常見淡水魚能活多久?從朝生暮死到百年孤獨,遇到老壽星建議放流
我们常见的淡水鱼种类并不多,当你从水中钓到一条超越常规体型的鱼时,或者在市场上购买到一条个体巨大的野生鱼时,是否和我一样,第一反应是要考虑这条鱼的寿命?
本文共計2704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1分鐘。

我們常見的淡水魚種類並不多,當你從水中釣到一條超越常規體型的魚時,或者在市場上購買到一條個體巨大的野生魚時,是否和我一樣,第一反應是要考慮這條魚的壽命?
作為一名釣魚佬,每次釣到一條超越常規體型的魚時,我總是在想,它在這片水域活瞭多長時間,逃避瞭種種“陷阱”,最終被我釣獲,它成功的度過瞭多個春秋。拋開它的味道和價值,我們該怎麼判斷一條魚的壽命呢?
今天,我們就來解開常見淡水魚壽命的密碼,來探尋一下那些朝生暮死和長命百歲的淡水魚,希望能夠讓大傢對魚類壽命有一個基礎概念。(雖然科普書籍中也存在很大爭議,如有爭議,請評論指正,謝謝!)
第一篇:餐桌上的春秋,釣魚佬的老朋友
最常見的淡水魚:鯽魚
野生鯽魚的壽命理論上在10—15年,但是因為種種原因,野生鯽魚通常壽命在6—8年,除瞭那些人跡罕至或者水域面積較大的水域,很少有鯽魚能夠活到第8年。
當然,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也有釣友在城市內河中,就釣到過十年的鯽魚,野生鯽魚生長非常緩慢,如果遇到半斤以上,身體渾厚、鱗片滄桑的大板鯽,那一定是這片水域的“老耍傢兒”。
銷量最大的淡水魚:草魚
草魚屬於中大型魚,它的理論壽命在20年—30年之間,但是也有許多超過30年的草魚,最出名的就是安徽“狀元魚王”,一條55歲的巨型草魚,體長1.4米,體重70斤,有人想要出五位數將它買走,但是,沒有症得魚主人同意。
眾所周知,草魚作為我國銷量最大的淡水魚,主要以養殖為主,而養殖的草魚,壽命不會超過5年,常規情況下,不會超過3年,因為養的時間越長,虧的越多,能一年出欄最好。
消費者不會因為草魚養的時間長就花更大的價錢,所以,養殖戶也不願意讓草魚在自己的魚塘中多待,因為多一天,就是一天的飼料錢,不餵就掉膘,賣不上好價錢。
而野生環境下,草魚沒有出欄危機,運氣好的話,就可以活到20年以上。
淡水魚的老壽星:鯉魚
鯉魚屬於中型魚,在正常的條件下,鯉魚的壽命通常可以活到40歲以上,是淡水魚中的老壽星,包涵錦鯉在內的鯉魚傢族中,最大記錄壽命是一條名叫“花子”的錦鯉創造的,“花子”整整活瞭226歲,這充分說明鯉魚在安樂無憂中的潛力壽命。
當然,作為我國“四大名魚”中的黃河鯉魚就沒有這麼幸運瞭,在身價倍增之後,幾乎要面臨滅絕的危險。
但這屬於人工參與,在那些人跡罕至的水域,鯉魚更像是一方隱士,偷偷活過百歲。
最悲慘的“巨型韭菜”:鰱鳙
鰱鳙是鰱魚和鳙魚的統稱,因為它們長得快,屬於大型淡水魚,所以,和青魚一起成瞭釣魚佬搏巨物的主要目標魚。
鰱魚和鳙魚屬於短壽魚種,壽命一般在7—8年,但是沒有人為幹預,可輕鬆活到10年—20年。
因為鰱鳙極易捕獲,那些養殖塘,包括水庫中,不會讓鰱鳙超過3年。
將水域中的鰱鳙清理完之後,再投放新魚,又會很快長大,像是韭菜一樣。
百年孤獨:黑魚
黑魚能輕鬆活活幾十年,假如能夠忍受孤獨,生在人跡罕至的荒野,能夠活過100年。
但是,即便是活瞭100年的黑魚,我們也很難認出,隻能感受到老態龍鐘,黑的發烏,身形已經變瞭,不再流暢。
而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黑魚就沒有那麼幸運瞭,雷強熱之後,大黑魚越來越少,雷蛙慢慢變成瞭雷蟲,忍受烈陽出去一天,上斤的黑魚都很少見瞭。
主要原因就是很多人釣到之後,據為己有。
尤其是那些春夏釣青窩、黃窩的釣魚佬,釣到後,毀掉的是一整窩黑魚。
……
魚的“年輪”,怎麼看出魚的年齡。
關於魚齡的判斷,首先要看體長體重,以及頭身比例,食物匱乏之地,魚體重雖小,身子沒有長,但是頭長瞭,頭明顯大,和身體不成正比。
另外一種比較科學的看法就是魚鱗,魚鱗和樹木是一樣的,樹木上有年輪,魚鱗上也有。
魚鱗上的魚鱗也是一圈一圈的,夏、秋進食較多,生長較快,多一年,鱗片上就會多一個顏色較深的圈。不過,從鱗片上看年輪,需要借住放大鏡等儀器。
第二篇:朝生暮死的“短命鬼”,美艷不可方物
這些魚生命雖如曇花一現,卻如曇花一樣,將最美的一面留給瞭這個世界。
說是朝生暮死,其實是一種誇張的說法,如同李太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但是這些“短命鬼”確實活不長,很多養魚愛好者為它們的短命感到惋惜。
各種鱲(lie)美麗的凋零:
鱲是養魚愛好者的心頭好,尤其是溪流缸,沒有鱲就沒有靈魂。
同樣,鱲也是溪流釣愛好者、微物路亞愛好者的最愛。
但是相比於釣魚佬,養魚愛好者對鱲的死亡稱為美麗的凋零,因為雄鱲在發色之後,就即將面臨死亡,將最美的一面呈現之後,就會凋零。
野外環境下的鱲壽命多半在一年半,春季的砂石縫中,鱲的卵孵化出來,從魚苗長到亞成,已經是深秋瞭,它們會躲在深水石縫中度過嚴寒。
冬去春來,它們從石縫中遊出,開始瘋狂覓食,讓身體達到最佳狀態,然後頭上開始長出追星,臀鰭發紅並變得很大,像是一隻花翅膀,側身的花紋開始變得非常明顯,顏色極為絢麗,真有醜小鴨變成大天鵝之感。
隨後,雄性鱲便開始追逐異性,在砂石中孕育出下一代後,它們的身體開始逐漸變得僵硬,遊姿開始顯得愚笨,有的躺在水底,與世長辭,有的還沒來得及多看這世界一眼,便被天敵擒拿……
小型鰟鮍(一場狡猾的交易):
有很多小型鰟鮍,壽命不足一年,當然,這是在野外的環境下。
如果是被人飼養到魚缸中,很多小型鰟鮍的壽命也不會超過3年,因為鰟鮍種類繁多,所以,不乏會出現一些“老壽星”,即便被稱作是“老壽星”,那也是相對於鰟鮍傢族來說的,壽命也很難超過5年。
年輕時釣魚(大概40年前),因為缺乏科普類知識,釣到瞭大鰭鱊(daqiyu)後,便認為是普通鰟鮍,趕快放生,並認為是鰟鮍王,那時候我周邊常見的鰟鮍有兩種,一種是彩石鰟鮍,一種是高體鰟鮍。
鰟鮍的一生,都在與河蚌勾心鬥角,它們從河蚌中睜開眼睛,從河蚌殼中遊出,看到瞭這個世界,與兄弟姐妹們一起迅速躲進水草。
隨後,一場優勝劣汰的大淘汰機製開啟,隻有少數鰟鮍能夠成功越冬,大部分鰟鮍的壽命都將在嚴寒到來之際消亡。
夏日裡,令釣魚佬都恐懼的“鰟鮍大軍”到瞭第二年春季,已經所剩無幾,它們借著春季的溫度和食物迅速恢復體能,然後開啟“尋蚌之路”,沒有你追我趕,沒有雌雄之交,隻要是發現河蚌,不管雌雄,都會沖上去一頓嚯嚯。
這一場看似酣暢淋漓的“虐蚌”活動,其實雙方都是受益者,鰟鮍將下一代成功“托孤”給瞭河蚌,它們在河蚌軟糯的體內進行孵化。
而於此同時,河蚌也將自己的下一代成功托付給瞭鰟鮍,河蚌的幼體叫勾結幼蟲,在鰟鮍朝著河蚌受精產卵時,河蚌將自己的幼崽射在瞭鰟鮍的身上,鰟鮍便在不知不覺中,成瞭勾結幼蟲的燃料。
……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是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449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