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洗睡吧,野釣想指望“小藥”增加上魚率,這件事就是個“笑話”

文:独钓寒江雪编辑:独钓寒江雪这些年野钓资源每况愈下,很多钓鱼爱好者迫不得已,选择在饵料之中添加一种药水,其实说白了,这种药水就是添加剂,美其名曰“小药”。为什么要添加这种“小药”呢?

本文共計2519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1分鐘。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這些年野釣資源每況癒下,很多釣魚愛好者迫不得已,選擇在餌料之中添加一種藥水,其實說白瞭,這種藥水就是添加劑,美其名曰“小藥”。

為什麼要添加這種“小藥”呢?

“小藥”的出現,最開始是在競技賽中,非公餌(大傢使用共同的餌料)比賽的情況下,各種釣魚競技大師為瞭增加賽分,開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在餌料上大下功夫。

後來出現瞭幾款耳熟能詳的“小藥”,這些添加劑又慢慢的傳入到黑坑之中,大傢都在信奉原塘顆粒的時候,已經有獨具慧眼的釣友開始在原塘顆粒中添加“小藥”。

因為“小藥”獨特的香味,對養殖的魚來說,誘惑性極大,就算是“無限回鍋魚”,都是整天吃糠的料,哪裡品過“細糧”,當小藥開始全面盛行之後,“盤老板”變得簡單起來。

開黑坑是要賺錢的,不賺錢陪釣友們玩呢?於是,黑坑老板也想到瞭對策,那就是按人頭放魚,這樣總有人會虧。

後來,又發現虛報放魚數等等各種招式,一開始非常湊用,後來,大傢見怪不怪,把魚塘稱之為瞭黑坑,釣友們便成瞭魚,黑坑就是老板的鉤,薑子牙釣魚,願者上鉤。

時至今日,就連黑坑的“狂口魚”,都不再相信小藥瞭,因為嘴被紮的次數太多瞭,隻有那些剛從養殖場拉回來的新魚還能上幾次當,那些滑口魚也變成瞭老油條。

那麼為什麼說小藥對於黑坑還勉為其難,野釣的話就成瞭“笑話”瞭呢?

人有人的性格,魚同樣也有魚的性格。

我們拿一條鯉魚來講,大傢都知道,鯉魚是非常膽小的。

野釣能釣出十斤大鯉魚的,幾乎都不是手竿,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一條小鯉魚從出生開始,就聚集成上萬條的魚群,初生牛犢不怕虎,它們剛出生的時候,就會面臨很多天敵。

雖然不會直接與我們釣魚人切磋,但是我們比較討厭的蝦虎魚、白條魚都是能將它們團滅的重量級選手,還有很多水生生昆蟲,都是它們的天敵。

凡是那些膽子大、體型弱的小魚,統統會成為天敵們的口中餐,那些沒有被淘汰的魚看到同伴被水蠆(chai,讀四聲,是蜻蜓的幼蟲)吃掉,就會慢慢學會謹慎,這是一輪來自大自然的淘汰。

當躲避瞭水鳥、昆蟲、魚類的捕食之後,能夠活下來的小鯉魚終於在東躲西藏中長到瞭一兩重,它們的身體開始進入瘋狂生長階段,對食物的渴求也在此時到達瞭頂峰。

這個時候,一兩大的小鯉魚終於有瞭與我們釣魚人交鋒的第一次機會,一條又一條小鯉魚前赴後繼的吞掉我們的魚鉤,我們經常會出現鯉魚連竿的現象,但是都是半斤以下的個體。

而大鯉魚,幾乎很難再出現連竿瞭。

那些看到同伴被釣走的小鯉魚開始對食物產生謹慎的第一步,那些願意吞鉤的鯉魚死性不改,放回去之後,它們還敢再接再厲,而那一批沒有咬鉤的謹慎小鯉魚終將長成河中最大的個體。

它們從小就養成瞭謹慎的習慣,對食物有絲毫異味都會產生警惕,這也是為什麼它們能長大的原因。

雖然躲過瞭我們的魚鉤,但是可視錨魚器及非法捕撈總會讓它們無處遁形。

它們嗅到我們餌料上的小藥,就會像有條件反射一樣,產生警惕之心。而歐釣鯉卻能用最簡單的餌料釣到更大個體的鯉魚,除瞭本身讓鉤子懸浮之外,更重要是食物的天然性,讓大鯉魚放鬆瞭警惕。

即便是換成鯽魚,或者其它魚種,也是同樣如此。

很多釣友的疑惑:

1、為什麼視頻中,有人用餌料加點他們的“小藥”就能爆護。

2、有人在餌料上加點“小藥”,按在水邊的石頭上,魚就會來瘋搶。

3、有人在流水的河邊,把加瞭“小藥”的餌料放在岸邊,魚就會瘋狂的跑過來。

關於這三個問題,是一個發展的順序,下面會逐個回答。

1、首先拆穿第一個問題。

最開始,買小藥的人,會承包一個高密度養殖塘,也或者是租借一下,然後會找出一個地方進行“裝修打扮”,打扮成野外的模樣。

然後呢?

拍一段在野河中的段子,告訴你在找釣位,最後定在瞭這個地方,隻要鏡頭一切,就是野外,一拍水,就是高密度養殖塘。

一圈全是綠蘿?

這種地方釣魚,腦子都不需要帶,隻要有鉤就行,掛個草葉子,也能爆護。

他這樣做,目的就是讓大傢相信他的“小藥”有奇效。

然後大傢才會爭先購買,等我們買回來,釣不到魚的時候,那就是我們當地的資源不行。

人造野外環境

2、第二個問題更簡單

因為釣魚還需要“裝修”,並且很多人都“露餡”瞭,浮漂都沒有調好,拋竿都很拙劣,一看就是沒有釣過魚的半吊子,居然能發明出來讓魚哄搶的“小藥”?

騙不到人後,他們不再演瞭,直接用開好的餌料上加小藥,連大環境都沒有,直接放在水邊。

不用懷疑,這水邊,還是之前的高密度養殖塘,市面上任何一款餌料都會產生哄搶的效果。

3、再進化版

第一和第二都被大傢拆穿瞭,這年頭,人越來越難騙瞭。

他們想到瞭第三招,進化版。

不能再在高密度養殖塘做廣告瞭,每一塊角落疙瘩大傢都認識瞭,老演員瞭。

一定要走出去。

可是外面的資源,大傢是很清楚的,釣友們想盡辦法,都很難爆護。

他們想來想去,想到瞭一個地方,溪流。

玩過溪流釣的釣友都清楚,找好地方,像馬口、鱲、鮈、溪石斑等等的溪流魚,吃食極其瘋狂。

他們便找到這樣的小河,隻要把餌料放在溪流旁邊的水裡,溪流的魚就會遊過來哄搶,造成一種他的“小藥”很牛的錯覺。

其實,單開藍鯽就很無敵瞭,不信可以看看面筋餌,那味型淡的多。喜歡溪流的釣友,可以試試用藍鯽打窩,用藍鯽兌水,開成粥狀的餌料,裝在瓶子裡,一次倒在水面上一點,下遊會像鍋滾瞭一樣,並且喜歡玩微物釣馬口的路亞釣友也可以試試。

野釣的重點就是資源,我們的目的是休閑,所以,不要試圖增加魚獲。

有人說資源不好也能釣的多,這是謊言,他要麼是在彰顯自己的技術,以後好賣釣具。要麼就是想顯示自己餌料,以後好賣“小藥”。

資源不好,技術再高,餌料再誘魚,也無濟於事。

既然我們選擇瞭野釣,就把心態休閑化,一旦迷上“小藥”,那鐮刀已經掛在脖子上瞭。

當然,合理的運用“小藥”,也會讓野釣錦上添花。餌料廠傢知道我們用不好,加多會死窩,所以在我們使用的商品餌中,商傢已經添加過瞭,不需要我們再另外添加。

“小藥”從來不是空軍的解藥,既然如此,何必大費周章呢?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是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