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大鹹水湖—青海湖,湖裡面都有什麼魚類?會不會有大鯊魚?
我们拿出闻名国内的西湖来对比的话,首先要知道西湖的面积仅仅是5.6平方公里,口算能力强的人现在已经算出了答案,青海湖的面积是西湖的817倍。
本文共計2424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0分鐘。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內陸鹹水湖,湖水容積743億立方米,湖水面積4650平方公裡。
什麼概念呢?
我們拿出聞名國內的西湖來對比的話,首先要知道西湖的面積僅僅是5.6平方公裡,口算能力強的人現在已經算出瞭答案,青海湖的面積是西湖的817倍。
杭州西湖
並且,青海湖是一個隻進不出的湖,上遊有源源不斷的新水註入,是一個正在長個子的“孩子”,僅2022年到2024年兩年時間,青海湖就“長大瞭”40平方公裡,差不多是七個西湖的面積。
雖然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鹹水湖,但是與裡海相比的話,就又變成瞭小弟弟。
但是,青海湖與裡海一樣,都是鹹水湖,裡海中有很多動物都屬於海洋動物,有鮭魚、鱘魚等800多種海洋動物,並且還有海豹這樣的海獸生存,除瞭長在內陸,屬於湖以外,和普通淡水湖區別很大。那麼我國的青海湖裡面,會不會也像裡海一樣存在著海洋生物呢?畢竟青海湖也是鹹水湖。
首先我們要瞭解一下裡海,裡海原來就在海中,是海的一部分,地殼發生運動後,裡海從大海中分離到瞭內陸,裡面的海洋生物本身就存在,專傢稱這種被擱淺到內陸的湖為“海跡湖”,大概意思就是在湖在周圍,有海的跡象,屬於湖的特性,曾經的海,被擱淺成瞭湖。
而我們的青海湖與裡海不同,青海湖是典型的內陸湖,並一直就在內陸,還是為數不多的高原湖。
以前的青海湖並不是鹹水湖,曾經它是屬於黃河的一個支流,青海湖的水通過倒淌河流入貴德盆地,並在此處匯入黃河,一路向東,洶湧澎湃。
後來,同樣也是發生瞭地殼運動,倒流河被拔地而起的新山峰封死,青海湖再沒有河道可以外泄,從此正式從外泄湖變成封閉湖。
成瞭封閉湖之後,湖水逐日蒸發,而溶解鹽無法通過水蒸氣蒸發,留在瞭湖水中使湖水的含鹽度不斷提高。並且流入到青海湖的河流中,河水中也帶著山間巖石風化所產生的溶解鹽類物質,久而久之,青海湖就變“鹹”瞭。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青海湖二郎劍的遊輪
既然原來的青海湖是與黃河相通的,那就一定會有魚逆流而上,在青海湖中生存下來,也就是說,青海湖裡的“成員”,註定是淡水魚。
提到黃河,大傢首先想到的就是黃河大鯉魚瞭,因為黃河中的鯉魚非常出名,貴為我國四大名魚之首,人盡皆知。
不僅如此,黃河中的鯉魚是有歷史的,民間有詩雲: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那黃河中的鯉魚會不會再地殼運動之前,從倒流河逆流而上,闖進青海湖呢?
顯而易見是不可能的,鯉魚頂水而上,到瞭寧夏中衛、青銅峽等地時,就不會再往上遊走瞭。
因為鯉魚不是冷水魚,再往上走的話,全年最高水溫才20度,不適合鯉魚生存。
也就是說,鯉魚能生存的地方,距離青海湖還有600公裡。
既然如此,那能頂水上去的魚,一定是冷水魚,否則,即便是上去,也很難生存繁衍。
那麼青海湖中到底有沒有鯊魚呢?如果沒有的話,抓條鯊魚放進去,鯊魚能活麼?
當然沒有鯊魚,如果抓條鯊魚進去,在沒有驗證鯊魚能不能適應之前,放進去鯊魚的人,就要去踩“縫紉機”瞭。
因為青海湖裡面,有一種魚非常出名,因為味道非常好,大傢非常喜歡吃,導致青海湖旁的漁民過度捕撈,直接給它吃成瞭瀕危物種。
後來,經過國傢一系列的救援,青海湖湟魚的數量才逐漸恢復,時至今日,為瞭保護青海湖湟魚,三年前,又一次為期十年的禁漁開始瞭。
青海湖湟魚的學名叫青海湖裸鯉,是非常名貴的淺灘冷水魚,喜歡生活在淺水區,所以,大規模捕撈非常容易造成物種的滅絕。
並且,青海湖湟魚與青海人有著“過命”的交情。
據當地人講,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末,一場自然災難降臨到這塊大地上,當地部門迅速在青海組建瞭捕魚隊,一場浩蕩的青海湖湟魚開發正式開始。
三年時間很快過去,在這三年自然災害期內,捕撈隊在青海湖中打撈出來的湟魚數量達到瞭7.29萬噸,這些湟魚被政府分發到各個生產隊,再有生產隊挨傢挨戶的分給大傢。人們就是靠著吃湟魚,度過瞭艱難的三年自然災害。
也正是青海湖的湟魚,讓青海人度過瞭這個難關,青海湖湟魚也算是間接的救助瞭青海的千傢萬戶。
經歷過那三年災害的青海人民不會忘記青海湖湟魚,也會把這件事情講給兒孫,一代代傳下去。
青海湖湟魚也因此,被當地親切的稱為“救命魚”。
三年自然災害,沒有吃瀕危的青海湖湟魚,卻為何在自然災害後,數量開始大幅下降呢?
打魚人有句話叫:魚過千層網,網網都有魚。
經歷瞭千層網後的青海湖湟魚,數量上急劇下降,主要原因有三個。
1、註入到青海湖的幾個支流中,修建瞭水壩。
青海湖湟魚是洄遊性魚類,它們達到繁殖條件後,就會逆流而上,到支流的上遊產卵,青海湖的鹹水無法繁殖。
而水壩的修建,徹底斬斷瞭青海湖湟魚的繁殖之路。
2、市場需求和人性的貪婪,商品化後的湟魚比“救命”捉的還要狠。
到瞭七十年代末,很多人開始嗅到瞭金錢的味道,開始瞭大規模的捕撈青海湖湟魚,並且,這些行為是個人行為,具體打撈量很難計算清楚。
越是少,越是寶,路過青海,不嘗嘗青海湖湟魚,那就等於白去瞭。
直到八十年代,才逐漸開始有瞭保護青海湖湟魚的意識。
3、雖然有瞭保護意識,但是工廠排汙,汙染瞭湟魚的棲息地。
八十年代開始,工廠如同雨後春筍,不管是什麼工廠,能產生效益,就是好工廠。
很多汙染性工廠,才是破壞水資源的罪魁禍首。
但凡是冷水魚,對水質的要求都不低,汙染後的水體,就是青海湖湟魚的“墓場”。
現在,青海湖湟魚屬於國傢二級保護動物,並且,數量上,已經得到瞭很大恢復,在青海湖庫區,隨處可見,幾乎達到泛濫的地步。
但是因為青海湖湟魚的“國傢二級保護動物”的頭銜沒有摘掉,仍然是不能食用的,更不能去釣、去網。
我想,可能是因為青海湖湟魚的生長速度太慢導致的,據說青海湖湟魚一年隻能長50克,這樣算下來的話,十冬齡的青海湖湟魚的個體隻能長到一斤。
這種青海湖的“救命魚”您見過麼?您覺得青海湖湟魚的功勞大不大?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是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