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葦和納米兩種浮漂誰更優秀?野釣想看清魚口,浮漂別選錯!
如果有人問我浮漂對釣魚來說重不重要,我肯定毫不猶豫的回答重要,畢竟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魚兒從進窩開始後的一系列動作都得依靠浮漂來反映
但要是有人問好的浮漂是不是一定能夠更好的反映魚口,釣更多的魚,那問題就比較復雜瞭
在我看來,與其說“好”不如用“合適”二字來形容更加恰當,今天咱以冬季野釣為例,來談談如何選擇合適的浮漂蘆葦和納米兩種浮漂誰更優秀?野釣想看清魚口,浮漂別選錯!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冬天魚
如果有人問我浮漂對釣魚來說重不重要,我肯定毫不猶豫的回答重要,畢竟浮漂是釣魚人的眼睛,魚兒從進窩開始後的一系列動作都得依靠浮漂來反映
但要是有人問好的浮漂是不是一定能夠更好的反映魚口,釣更多的魚,那問題就比較復雜瞭
在我看來,與其說“好”不如用“合適”二字來形容更加恰當,今天咱以冬季野釣為例,來談談如何選擇合適的浮漂
蘆葦和納米兩種浮漂誰更優秀?野釣想看清魚口,浮漂別選錯!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冬天魚口輕、魚口弱應當用靈敏度高一些的蘆葦浮漂,有放大信號的作用
但一支浮漂的靈敏度可不單單由材質決定,還有大小、長短、形狀以及調釣的影響,換句話說一支納米或巴爾衫木雖然材質上比不過蘆葦,但隻要大小合適、調釣得當,照樣能很舒服的看清魚口
反觀納米,雖然各方面性能都不太出彩,但卻有著其他浮漂無法做到的優勢,即穩定。
我說的穩定不是表現在傳遞信號上,而是作為我們使用者來看的。
納米有著“永不吃水”的優點,即使野釣操作不當魚鉤紮進漂身導致破裂,也不影響使用,這就是穩!
同時納米由於材料普通、製作方便,所以價格也不高,大部分人都能承受,不像蘆葦和孔雀羽,好一點的要一兩百
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選擇浮漂,要少花很多冤枉錢
1、釣什麼魚、用多長的桿決定瞭浮漂的吃鉛量,靈敏度雖重要,但準確拋投才是前提。
我記得以前提過選擇浮漂有個簡單的公式,即水深加大線的線徑再除以2,得出的數字就是吃鉛量。比如1米水深,1號大線,(1+1)÷2=1也就是用1克吃鉛量的浮漂即可
當然這隻能作為參考,假如用6.3的魚竿,1克吃鉛顯然太小瞭
2、確定價位再去挑品牌
不要沒有目的的選漂,前面第一條確定瞭浮漂的種類和大小,然後你要想好價位再去挑材質、品牌
如果想買9.9包郵的浮漂,這個價位的孔雀羽和蘆葦好不到哪去,買隻納米或巴爾杉木的比較合適
如果預算一兩百這個價位已經算高瞭,市面上那麼多品牌,得好好斟酌一下,別花瞭大錢買瞭垃圾貨
價格預算不高,同時又想很好的反映魚口怎麼辦?
那就要在其他方面多註意,比如吃鉛選小一點,浮漂細長一些(阻力小),調釣準確一點
在垂釣的時候也得做到心中有數,比如靈敏的漂反映出兩三目的動作,稍鈍一點的浮漂隻是下頓一目或者上下點動,什麼漂相、何時提桿才能中魚得多多測試
每一隻浮漂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如何讀懂它才是釣魚人應該去做的事情。
我不贊成“一隻浮漂釣天下”的理論,更不同意買一堆浮漂的做法
若是長期在某一個地方作釣用來用去也就那麼幾隻漂,我覺得買個一兩套足夠瞭
一套1.0、1.5、2.0吃鉛,一套2.0、2.5、3.0吃鉛,足夠用瞭,這個範圍大小通殺,不管你是長竿短桿、靜水走水也都能適應
聲明:文中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需刪除請及時聯系,內容由釣魚閣小飛原創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3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