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鯽魚遇到這幾種情況,立馬掛上蚯蚓試試,會有意外驚喜!

有钓友问,秋冬季节钓鲫鱼,是用商品饵好还是用蚯蚓好?什么时候该用商品饵、什么时候该用蚯蚓?如果是玩传统钓(长竿短线),那肯定就不用考虑商品饵了,毕竟使用起来不方便,小鱼要是闹可以用摇三摇或者抖米钓法,面团、米饭都行,不闹小鱼可以直接用蚯蚓。

本文共計1612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有釣友問,秋冬季節釣鯽魚,是用商品餌好還是用蚯蚓好?什麼時候該用商品餌、什麼時候該用蚯蚓?

如果是玩傳統釣(長竿短線),那肯定就不用考慮商品餌瞭,畢竟使用起來不方便,小魚要是鬧可以用搖三搖或者抖米釣法,面團、米飯都行,不鬧小魚可以直接用蚯蚓。

而玩臺釣,我認為能用商品餌就不要用蚯蚓,因為商品餌可以邊誘邊釣,不需要補窩,蚯蚓則是釣一個少一個,另外魚情好的情況下,商品餌釣的更快!

野釣鯽魚出現這幾種情況,一定要掛蚯蚓試試

第一種情況是打瞭窩沒有直接釣,而是等瞭一段時間後再下竿,這時候我建議頭幾桿用蚯蚓。

玩傳統釣的話,打瞭窩多半是要等的,少則半小時多則一小時。玩臺釣可以不等,因為商品餌味道大、有霧化,咱們抽頻率肯定是比窩料誘魚要快。

如果你是玩的臺釣,但打瞭窩沒有直接釣,而是等瞭一段時間,那麼等你去釣的時候很有可能下面已經有魚瞭。要是窩子裡有大板鯽,頭幾桿往往是大的先咬鉤。

蚯蚓是天然餌,它的適口性也要比商品餌要好,魚吃蚯蚓不容易吐鉤、哪怕你起竿不及時也不太會跑魚。所以當你打完窩沒有直接釣,而是等瞭半小時一小時再下竿,剛開始建議掛蚯蚓,把大的釣上來以後再換回餌料。如果釣瞭十分鐘沒有口,或者隻有小的,也可以換回餌料。

第二種情況:降溫後的幾天,可以直接用蚯蚓釣

降溫當天一般好釣魚,而後面的幾天就不好釣瞭,如果降溫當天口特別好,明顯要比平常釣的多,那麼第二天你再去那個位置魚口肯定差,很有可能浮漂一動不動。

這種情況下蚯蚓、紅蟲要比商品餌好很多,我建議不用開商品餌,直接活餌死守就行瞭,能釣一條是一條。你們要是不信,也可以開一點拉餌試試看。

我遇到這種天氣,一般是取一瓶蓋酒米,混合等量的商品餌,加點水做成幹散餌,然後以搓餌的形式抽到窩點(要搓小團不要搓大團,魚活性差的時候大團的東西不愛吃)。

窩子做好等半小時至一小時後再釣,直接掛蚯蚓或者紅蟲,蚯蚓必須要短要小,掛整根,用紅蟲也是掛一兩根。不要釣太靈,建議小跑鉛(子線一定要短)。

第三種情況:碰上輕口魚也是用蚯蚓好

降溫後的那幾天,魚咬鉤率很低,就算吃餌口也很輕,但並不是隻有降溫才能碰上輕口魚。有時候天氣明明很不錯,但魚咬鉤還是很墨跡,也不知道為什麼。

找不出原因沒關系,找到對策把魚給釣上來就完事瞭,對付輕口魚,小鉤細線小漂肯定是少不瞭的,其次就是要用活餌,用同樣的裝備掛活餌魚給口肯定會更大一些,而且用活餌釣魚吐鉤率也低,不容易跑魚。

你們下次可以觀察一下,用商品餌去釣這種輕口魚,魚鉤每次都隻是掛很薄的一點嘴皮,但凡起竿稍微重一點就拉破嘴皮跑魚,

釣這種輕口魚時,咱們也是掛整根的小蚯蚓,和上面說的降溫後的玩法一樣,

第四種情況:釣完快要收竿的時候

如若不是有重要的事,咱們肯定不會在魚口很好的時候收竿,肯定是沒什麼口瞭、很長一段時間不上魚瞭才考慮收竿。

沒口、不上魚並不代表窩子裡沒魚,隻不過是窩子裡魚少瞭,剩下那幾條比較謹慎,或者是窩子裡的魚不是饑餓狀態,所以覓食欲望不高。

這個時候你用商品餌確實不好釣,但換上蚯蚓紅蟲就不一樣瞭,可能下去就是一個銷魂大頓口。這一現象在秋季、初秋不常見,但在深秋以後很常見,我遇到過多次。

用商品餌釣,咱們浮漂一般是調三四目或者更高,蚯蚓比較輕,可能壓不下那麼多目,所以當你換上蚯蚓的時候需要在子線上包一塊鉛皮,不需要太重,能把浮漂壓入水中即可。鉛墜包上鉤下鉤都行,距離魚鉤2~3公分就可以,

換上蚯蚓後先拋到窩子正中心,等一兩分鐘不吃就逗一下,不吃再逗一下,再等一兩分鐘不吃就重新拋竿。這樣釣個幾桿如果沒口,那就釣窩邊,半徑50公分以內都可以下鉤。

最後溫馨提示:

現在還不算特別冷,那些掠食性魚還沒完全停口,有時候你釣著釣著突然沒口瞭,窩子裡安靜到連小魚都不鬧,很有可能就是掠食性魚進瞭窩。此時也可以換上蚯蚓試試,不吃就逗,多逗一逗可以引起魚兒的註意、刺激他咬鉤。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