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調四釣二瞭,浮漂太“笨”,怎麼都調不出大頓口!
先给各位粉丝老爷们汇报一下我最近的战况:最近一直用长竿钓翘嘴,鱼获嘛可以说是惨不忍睹,而且还一天比一天差,前天7.2米守了大半天,直接空军了,很难受。
本文共計1685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先給各位粉絲老爺們匯報一下我最近的戰況:最近一直用長竿釣翹嘴,魚獲嘛可以說是慘不忍睹,而且還一天比一天差,前天7.2米守瞭大半天,直接空軍瞭,很難受。
大的蹲不著,就隻能“欺負”小的瞭,於是昨天把7.2米的魚竿換成瞭3.9米,釣餌也從玉米換成瞭商品餌(拉餌)。結果嘛,哈哈,久違的笑容又回到瞭我的臉上,如下圖,這是小半天的收獲,小翹嘴為主。
在昨天的作釣過程中發生瞭一個挺有意思的事,我覺得可能對大傢有參考作用,就寫篇文章分享一下。
當天釣魚的人有好幾個,然後魚獲有好有差、空軍的也有,這是釣位和釣法的問題導致。比如我朋友是長竿釣玉米,他選的位置其實算1號位瞭,之前每次都不錯,啥魚都上,翹嘴也要比其他位置的大一些,但昨天不知為什麼魚口就特別差。
有一個釣友比較特別,用的也是短竿+拉餌,魚獲應該說不算差,但按他的話來說是“釣的比較難受”。因為我們這邊給口都是很幹脆的、浮漂動作也大,要麼一兩目大頓口,要麼直接拉黑漂。
隻有他的浮漂很墨跡出不來口,很多時候都是浮漂稍微動瞭一下,起竿卻有魚。
可能是實在受不瞭瞭,他就在那吐槽今天的魚口好輕,口難抓。
我們都挺意外,明明魚口挺好啊,可是說瞭他不信~
我離他比較近,他就看我的漂,隻看瞭2個漂相,就跑過來和我聊天,問我怎麼調的漂。
我說我是釣的浮,帶鉤帶餌調的4目,但釣浮時餌料的重量會影響目數,餌團大點可能就變成一兩目,餌團小一點就變成五六目瞭。
他釣的底,帶鉤調5目,釣3目。看瞭我的漂相以後,就懷疑是浮漂沒調好,問我要不要也改成調4目。
我說我釣浮你釣底根本就不是一個釣法(對象魚也不同),沒有參考意義,而且調5目和調4目在野釣來說能有什麼區別,總不可能因為差瞭一目,魚就拉不動漂吧!
講完調釣的事,沒等他回話,我就直接把原因給他指出來瞭,我說你那口出不來壓根就不是調釣的事,完全是漂太大、尾太粗,那漂尾都有我半個小拇指粗瞭,能出來口麼!
我說你換個小漂,漂尾細一點的,還調5目,看看會不會下去就黑漂。
說完立馬去試瞭,效果立竿見影!
其實類似的事情我碰到過好幾次瞭,很多釣友看別人都是大頓口大黑漂,自己的漂老是出不來大動作,總以為是浮漂沒調好,要麼浮漂太便宜(認為便宜的漂就鈍)。
便宜並不代表鈍,貴的也未必靈,像上述釣友那種情況,就算買個一兩百的漂,吃鉛太大、漂尾超粗,一樣出不來口。
夜光漂為啥鈍,因為大部分夜光漂的漂尾都很粗,你們去和常規的漂對比一樣就知道瞭。
釣大魚是沒有關系的,因為大魚咬鉤的力度大,不在乎漂尾粗個幾毫米,反正大多都是等黑漂。小魚力氣沒那麼大,它是吸食餌料,所以區別就明顯。當然瞭,小魚也看什麼品種,比如小翹嘴吃餌還是很猛的,嘴巴又大,經常叼著餌料跑。
有釣友喜歡問:粗尾漂怎麼調才能靈敏?
答案就是粗尾漂怎麼調也不會比細尾靈敏的,隻要你追求靈敏度,漂尾就是越細越好,隻不過有些人近視、或者用瞭長竿釣遠,實在看不清細尾,那沒辦法,隻能用稍微粗一點的,粗到你能清楚看到為止。
還有吃鉛量,理論上來說吃鉛量越小就越靈敏,但在實戰中吃鉛量的選擇需要考慮到水深、竿長、還有風浪等因素,不能一味用小漂。
正常4.5米以內的竿子,釣一兩米的水深,你用吃鉛1克左右的漂差不多,0.8克、1克、1.5克都行,想靈敏點就盡量往小瞭選。
4.5米、5.4米這類中等尺寸的竿,釣個1~3米的深度,你可以用吃鉛2~3克左右的漂。
6.3米以上,建議用3克以上的漂,哪怕還是釣一兩米的深度也用3克以上的漂,因為吃鉛小瞭拋不出去、落點不準。而且魚竿都已經用到這麼長瞭,也不可能去抽白條這樣的小魚,選大漂沒毛病。
這個東西沒啥標準可言,原則就是:先要能用,比如吃鉛方面要能拋的出去,能把線組繃直,漂尾粗細方面是要能看得清;能用瞭,再去追求好用,漂尾能看清的前提下,盡量選細一點的,而不是一上來就是超級加粗。
浮漂有很多參數,最重要的就是吃鉛量和漂尾粗細,其餘的不能說不看,隻是起不瞭決定性作用。
現在的製漂工藝很好瞭,而且這兩年漁具行業也特別卷,大傢都在拼價格,這對釣魚人來說是好事。
以前的浮漂,便宜的確實差,歪七扭八毫無同心度可言,而且釣幾次就爆頂的情況也常見,想多花點錢買個好漂吧,還得提防漁具店老板宰你。
這方面我是交瞭很多智商稅的,想起那些年的冤種人生,都是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4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