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裡釣到這八種魚類要放掉,千萬不能拿回傢食用,自己釣的也不行

有很多朋友认为,在河里钓到的鱼归自己所有,只要钓到都可以拿回家食用,但在这我要遗憾的告诉大家,自然水域有些鱼类还真不归你所有,就算是自己钓到的也要放掉,不能拿回家吃,因为这些鱼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不可拿去买卖或食用,本文我们就来了解八种河里“

本文共計274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1分鐘。

有很多朋友認為,在河裡釣到的魚歸自己所有,隻要釣到都可以拿回傢食用,但在這我要遺憾的告訴大傢,自然水域有些魚類還真不歸你所有,就算是自己釣到的也要放掉,不能拿回傢吃,因為這些魚屬於國傢保護動物,不可拿去買賣或食用,本文我們就來瞭解八種河裡“不能吃”的淡水魚,如果你釣魚時無意間釣到記得要第一時間放生。

一、鬆江鱸魚

鬆江鱸魚又稱四鰓鱸魚,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淡水魚類,因肉質鮮美、文化歷史悠久而聞名,被譽為“江南第一魚”。鬆江鱸魚體長一般在10-15厘米,體型短胖,頭部寬大口裂較深,背部灰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有4條明顯的暗褐色橫紋,成年鬆江鱸魚的鰓蓋後緣兩側各有一對橙紅色鰓膜褶皺,看似“四鰓”(實際仍是兩鰓,此為擬態特症)。

鬆江鱸魚廣泛分佈於長江中下遊、錢塘江、閩江等流域的河口及沿海水域,現代由於棲息地被破壞、水汙染和過度捕撈等原因,野生鬆江鱸魚已極度瀕危,僅少量分佈於長江口、錢塘江口及浙江、福建部分河口。如今鬆江鱸魚現已被列為我國二級保護動物(2021年新版《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

二、金線鲃

金線鲃是一類小型淡水魚類,屬於鯉形目鯉科鲃亞科,金線鲃體側長有一條明顯的金色或銀色縱帶(因此得名“金線”),其頭部和口部可能具肉質觸須,用於在黑暗環境中感知環境,多數金線鲃生活在溶洞、地下河或與溶洞相連的溪流中,屬於典型的洞穴魚類,它們以水生昆蟲、藻類及有機碎屑為食,繁殖期多集中在夏季,產卵於石縫或沙礫中。

金線鲃主要分佈於我國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區域(如雲南、廣西、貴州等地)。金線鲃還有多個品種,例如滇池金線鲃,雲南滇池特有,當地人稱為“金線魚”,是雲南“四大名魚”之一,;撫仙金線鲃,雲南撫仙湖特有;多斑金線鲃,分佈於廣西地下河流域。金線鲃如今以被列入《中國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

三、胭脂魚

胭脂魚別名火燒鯿、黃排帆、鰭魚、屬鯉形目胭脂魚科,為胭脂魚屬下的唯一物種,是東亞特有的古老魚類。幼魚體側具3條醒目的黑褐色橫紋,形似斑馬條紋,背鰭短小。成魚體長可達1米,重達15-20公斤;體色隨年齡漸變為胭脂紅色,雄性繁殖期色澤更艷麗;背鰭高聳如帆,故稱“帆鰭魚”;體側扁,鱗片細密。口下位,呈吸盤狀,適於刮食藻類。

胭脂魚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中上遊(四川、重慶、湖北等地)及閩江水系,偶見於珠江部分支流,繁殖期在每年的3-4月,親魚溯遊至支流礫石灘產卵,卵具黏性,附著於石縫孵化。由於三峽大壩等工程阻斷洄遊通道,加上過度捕撈等原因,導致野生胭脂魚簇群銳減,如今胭脂魚已被列為國傢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

四、巖原鯉

巖原鯉別名:巖鯉、黑鯉、墨鯉,是一種我國特有的淡水魚類,屬於鯉科原鯉屬,因體色較深且棲息於巖石環境得名。巖原鯉體側扁,背部隆起,呈紡錘形,口下位,呈馬蹄形,有胡須兩對,成魚背部青灰色,腹部銀白,體側鱗片邊緣具暗色環紋,形成網狀斑紋;幼魚體側有黑斑,最大個體可達10公斤,體長超過80厘米。

巖原鯉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上遊及其支流,如金沙江、岷江、嘉陵江、烏江等,多棲息在水流湍急、底層多巖石的江河深水區,常活動於石縫或洞穴附近。巖原鯉和我們常見的鯉魚除瞭顏色沒有太大區別,如今巖原鯉《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2021年調整),也被納入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重點保護對象,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

五、芝麻劍

芝麻劍魚學名斑鳠,是屬於鲿科的一種淡水魚類,其魚體外形修長,頭部扁平,口寬大,共有4對須(頜須、鼻須各1對,頦須2對),背部呈灰褐色或青灰色,腹部為銀白色,魚體表面分佈不規則的黑色斑點(形似“芝麻”),故而得名“芝麻劍”,芝麻劍喜棲息於水質清澈汙染、水流較急的江河底層或石縫中,白天很少出來活動,夜間活動覓食較為活躍。

芝麻劍主要分佈於珠江流域,包括廣西(紅水河、柳江、西江等)、曾一度被稱為廣西的名魚,廣東(北江、西江)、貴州南部等地區,在越南、老撾等東南亞國傢的部分河流也有分佈。由於過度捕撈、水電站建設導致棲息地破碎化,野生種群數量銳,2021年,斑鳠(芝麻劍)被列為中國國傢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

六、金沙鱸鯉

金沙鱸鯉又稱金沙江裂腹魚或鱸鯉,是一種我國特有的淡水魚類,屬於鯉科鲃亞科。金沙鱸鯉體長而側扁,呈紡錘形,頭部略尖,口端位(口裂平直),下頜稍突出,背部青灰色或灰褐色,腹部銀白色,體側常散佈深色斑點或雲狀斑紋,尾鰭呈橙紅色或淡黃,背鰭和尾鰭邊緣略帶黑色。•鱗片:鱗片細小,側線明顯,貫穿體側中部。

金沙鱸鯉主要分佈於金沙江流域(長江上遊),包括雲南、四川、西藏交界地區,如雲南的麗江、迪慶,四川的攀枝花、涼山州等地,金沙江幹流及其支流(如雅礱江、普渡河、龍川江等),青藏高原東南緣的峽穀河流中,常見於礫石底質的水域。2021年被列入《中國國傢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

七、大鼻吻鮈

大鼻吻鮈又稱大鼻吻魚,是一種我國特有的小型淡水魚類,屬於鯉科鮈亞科。大鼻吻鮈魚體延長,側扁,頭部較小,吻部顯著突出且圓鈍(“大鼻”特症明顯),口下位,唇厚且具乳突,背部灰褐色或棕灰色,腹部銀白色,體側無明顯斑紋,側線鱗清晰,背鰭短小無硬刺,尾鰭分叉,鱗片中等大小,側線完全。為雜食性偏底棲魚類,以水生昆蟲幼蟲、藻類、有機碎屑等為食。

大鼻吻鮈主要分佈於長江上遊及其支流,如四川(岷江、沱江)、重慶(嘉陵江)、雲南東北部等水域,為我國特有種,未見於其他國傢。大鼻吻鮈喜棲息於水流較緩的江河中下層或沙礫底質區域,對生活水質的要求較高。由於棲息地破壞,水利工程(如築壩)、河道采砂及水汙染等,如今大鼻吻鮈已被列為國傢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

八、花鰻鱺

花鰻鱺又稱雲紋鰻鱺、大鰻,是一種大型洄遊性淡水魚類,屬於鰻鱺科。花鰻鱺體長呈蛇形,成年個體可達1.5米以上,體重可達20公斤,是鰻鱺科中體型較大的種類,成體背部深褐色或灰褐色,佈滿不規則的雲狀斑紋(形似大理石花紋),腹部淺黃色,幼體體色較淺且斑紋不明顯,頭長而扁平,口大且具細齒,背鰭、臀鰭與尾鰭相連形成連續的邊緣。

花鰻鱺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以南地區,包括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海南、臺灣等地的江河溪流(如珠江、閩江、瀾滄江),國外廣泛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熱帶至溫帶海域,包括東南亞(越南、菲律賓)、日本南部、澳大利亞東部及非洲東岸等地。2021年花鰻鱺以被列為國傢二級保護野生動物,野生的禁止捕撈、買賣和食用。

寫在最後:

除瞭上面說到的這幾種魚,還有不少珍稀的淡水魚類同樣是保護動物,如果你想要瞭解更多,可以自行在網上查看國傢野生動物保護名錄。最後也要提醒喜歡垂釣的朋友,釣魚釣到那些自己不認識,或者外貌長相比較特別的魚類時,最好是先查詢一番,弄清它們的身份,以免誤食瞭國傢保護魚類而被處罰!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2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