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浪來襲別收竿!這幾種魚正“熱情”等你釣,錯過再等一年!
#认证作者激励计划#入夏之后,太阳炽热得仿佛要把大地烤化,河边不少钓友都在抱怨:“这天儿热成这样,鱼估计都热得不想吃食了。”但上周,我在38℃的高温下,于水库坚持了一下午,最后还是收获了半护鱼。其实,有些鱼很特别,天气越热,它们越活跃,专门
本文共計159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認證作者激勵計劃#入夏之後,太陽熾熱得仿佛要把大地烤化,河邊不少釣友都在抱怨:“這天兒熱成這樣,魚估計都熱得不想吃食瞭。”但上周,我在38℃的高溫下,於水庫堅持瞭一下午,最後還是收獲瞭半護魚。
其實,有些魚很特別,天氣越熱,它們越活躍,專門挑酷熱難耐的時候覓食。今天悠漁樂好就把這些“高溫活躍”的魚種分享給大傢,錯過這段時間,可就太可惜瞭。
先說說草魚,水溫低於27℃時,草魚相對安靜,可一旦水溫升高,它就像變瞭個樣,成為十足的“幹飯王”。因為水溫越高,草魚的新陳代謝越快,就像一臺高效運轉的割草機,對水草的需求大增。
釣草魚時,中午可以去樹蔭或蘆葦叢附近,悄悄拋幾片嫩蘆葦葉做誘餌,不出半小時,往往就會有動靜。窩料方面,可以提前用酸奶浸泡玉米粒一晚上,打窩時再添加一些天然水果提取的果酸,這對解決草魚高溫沒胃口很有效。
而且,熱天裡草魚不愛待在水底,釣浮時把鉤下在離底30公分處,隻要看到漂下沈,很可能就是中魚的信號。
鰱鳙也是不怕熱的魚種,30℃的水溫對它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甚至水溫再高些,它們會更開心,因為水溫升高,浮遊生物大量繁殖,它們張嘴就能吃到豐富的食物。
釣鰱鳙時,要選擇淺水區,1 - 2米的水層為宜,這裡溶氧量高,鰱鳙喜歡在此活動。浮釣時,把漂調淺,將霧化餌捏得鬆散些,把鉤子藏在餌裡,方便鰱鳙吸食。窩料發酵到微微發酸帶點臭味就行,類似餿豆腐的程度,這樣能吸引周圍的鰱鳙前來。
還有啊,大晴天而且沒風的時候,那可是釣鰱鳙的好時候。別的魚可能因為天熱都藏起來瞭,但鰱鳙不一樣,這時候它們正撒開瞭歡找吃的呢。
天熱得讓你覺得釣魚沒啥戲的時候,別灰心,不妨去試試釣翹嘴。翹嘴這魚啊,水溫在18到30℃的時候,吃東西可正常啦。到瞭午後,它們還經常追著小魚群跑,這時候水面上就會有“炸水”的情況,可有意思瞭。
要是想釣翹嘴呢,可以每隔5分鐘就用嫩玉米打一回窩,每次抓一小把就行。玉米粒掉進水裡的動靜啊,能把翹嘴吸引過來搶著吃。釣的時候用全飛鉛釣法,把鉛墜挪到漂座下面,讓餌料一入水就開始往下落。這麼做能引得翹嘴在半道就來咬餌,經常浮漂還沒立穩呢,就被翹嘴拖著跑啦。
而且,不僅大水庫有翹嘴,小河溝裡的翹嘴雖然個頭小,但數量多,釣起來也能收獲滿滿,還能做成美味的油炸下酒菜。
在兩廣和海南地區,三伏天可是羅非魚的黃金季節。32℃的水溫對人來說酷熱難耐,但對羅非魚而言,卻是活力滿滿的好時候,它們活性高,咬鉤也很兇猛,連竿爆護並不少見。
釣羅非魚,要用腥味濃烈的餌料,比如用雞肝泥拌鴨飼料,這種腥味刺鼻的餌料,羅非魚卻十分喜歡。釣點選擇在近岸淺灘1米左右的渾水區,鉤子要比平時大兩號,千又5號起步,因為羅非魚咬鉤幹脆,常常直接黑漂。
夜釣羅非魚效果也很好,在淺灘掛上熒光棒,羅非魚的吃口比白天更瘋狂。
黑魚和黃顙魚也不容小覷,在氣壓低、天氣悶熱的時候,正是它們活躍的時候。這兩種魚的鰓部有所退化,能通過吞空氣呼吸,所以在低氧環境下反而更興奮。
釣黑魚和黃顙魚,要找草洞、石縫這些地方,黑魚喜歡藏在蘆葦根附近伏擊獵物,黃顙魚則愛鉆爛泥底。用活蚯蚓在洞口輕輕抖動,很容易吸引它們咬鉤。如果看到水面有黑魚冒泡或探頭換氣,可以用蛙餌直接拋到它面前,發現咬鉤就迅速揚竿。
夜釣黃顙魚時,豬肝是很好的餌料,切成條泡出血水,黃顙魚聞到味道會主動前來。
此外,還有一些通用的技巧。在高溫天釣魚,時機比位置更重要,清晨5 - 8點、傍晚7點以後,魚口比較好;中午時段,鰱鳙和翹嘴相對活躍。溶氧對魚的活動影響很大,入水口、下風口、流水區的含氧量較高,魚會聚集在此。
開餌時添加一些天然果酸,能提升餌料對魚的吸引力,就像給魚喝瞭酸梅湯,能改善它們高溫下的食欲。
由此可見,高溫並非不能釣魚,換種思路,針對這些在高溫下活躍的魚種,調整釣法,同樣能收獲滿滿。與其抱怨天氣炎熱,不如嘗試去釣這些“熱不怕”的魚,說不定草魚正等著吃你的玉米,鰱鳙被酸臭餌吸引,黑魚在草洞期待你的挑戰。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2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