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鯿魚隻能釣浮?難怪上的都是小傢夥,大鯿魚都“藏”在水底!
昨天有个钓友找到我,问江河里面的鳊鱼怎么钓,于是我就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前面聊的都挺好,就是聊到钓底钓浮时出了点问题。我给出的建议是一钩钓底一钩钓浮,嫌麻烦的话双钩到底甚至钓跑铅也行。然后钓友表示不太理解,因为他问过好几个钓鱼博主,得到的
本文共計1603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昨天有個釣友找到我,問江河裡面的鯿魚怎麼釣,於是我就分享瞭一些自己的經驗。前面聊的都挺好,就是聊到釣底釣浮時出瞭點問題。
我給出的建議是一鉤釣底一鉤釣浮,嫌麻煩的話雙鉤到底甚至釣跑鉛也行。然後釣友表示不太理解,因為他問過好幾個釣魚博主,得到的答案都是“鯿魚最適合釣浮”。
我想問問此時正在看文章的釣友們,你們覺得野釣鯿魚是釣底還還是釣浮好?看完文章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先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我的觀點是,鯿魚既可以釣浮、也可以釣底,但具體是釣浮好還是釣底好,這並不能輕易下結論,要看在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魚情下釣。
如果沒有前提,直接給出結論說鯿魚就是釣浮好,那是不負責任的。你們要是到一個陌生水域,實在不瞭解魚情,那就長子線+大鉤距,一鉤釣底一鉤釣浮,這樣不管魚在底部還是在浮都能兼顧到。
要是鉆牛角尖,非得在釣浮和釣底之間選一個,對於新手來說我更傾向於釣底,你不如直接裹個大鉛皮釣跑鉛,這樣還簡單、方便!
我詳細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給大傢說說哪些情況釣底哪些情況釣浮。如果說是釣養殖鯿魚(有餵養經歷的)、或者釣點資源很好鯿魚很多、再或者是鯿魚個體偏小,那你可以釣浮,使用飛鉛,像釣翹嘴那樣從2米水深開始釣,一點點往深瞭找,從水皮一直釣到水底為止。
反之,釣完全野生的鯿魚、釣點資源不怎麼樣、一天也就釣個幾條甚至還老是空軍,那就老老實實釣底。還有一種情況是你不想釣小鯿魚,就想搞鍋蓋鯿,也是釣底比較好。
就算要釣浮,也得釣深一點,釣離底10公分20公分這樣。我之前寫鯿魚的文章時就說過,我自己去釣鯿魚一般都是長子線+大鉤距,這樣底和浮都能兼顧到。
我從1米長的子線到2米多子線都試過,鉤距從5公分到10公分,再到20、30、甚至50也都試過,得出的結論就是,無論子線多長、鉤距多大,大一點的鯿魚多半都是吃的下鉤。
當然,我沒有說大鯿魚非得釣底才行,隻是如實分享瞭自己的經歷而已,也許是偶然、也許是我們這邊的鯿魚特別點,大的比較狡猾,就喜歡吃躲在水底偷偷找東西吃吧。
說一下調漂方法吧,這裡分享的是一鉤底一鉤浮的調法,特別簡單:
1、掛上玉米進行調漂,調全目,就是讓整個漂尾都露出水面。
2、在長子線上距離魚鉤5~10公分的位置包一小塊鉛皮,這塊鉛皮要把整個漂尾給拉入水中(稍微大一點沒事)。
3、上推浮漂,隻要浮漂露出水面就代表一鉤已經到底,正常我喜歡釣個三四目,但哪怕你釣個五六目,也是一鉤到底一鉤懸的狀態。
再說鯿魚的餌料窩料和釣法。常規的釣法就是嫩玉米打窩、掛嫩玉米釣,剛到釣點先打個幾勺,然後就是像釣翹嘴那樣利用打窩勺少量多次地補窩。
釣養殖鯿魚、或者鯿魚個體小、口很好的情況下,這樣玩沒毛病,但如果資源不怎麼樣,或者你隻想搞大傢夥,建議換個玩法。
要麼就是打隔夜窩,用老玉米打,窩量要重,基本都是10斤起步,可以打個20斤!不過這種玩法很多人接受不瞭,覺得是餵魚,那咱們換一種。
另一種方法是現打窩,這時就需要一些粉質的餌料加快誘魚速度,我之前分享過一個配方的:酒糟+麩皮+白面+菜籽餅+玉米,如果小魚比較多,這裡的玉米最好是用老玉米,留窩性會比較好。
最好是一次性把窩料打足,然後守著即可,不上魚可以不用頻繁補窩,上魚瞭(跑魚也是一樣)就打幾勺嫩玉米。這隻常規的窩料配方,優點是便宜、廣譜性好,而且打多瞭也不會死窩。
如果想效果更進一步,就需要自己略加調整,比如有些釣友同樣也是用麩皮白面為主做窩料,但他們不用酒糟、也不加菜籽餅,而是切一些香菜(或者榨汁)放進去,掛鉤也用的香菜。
再比如有些釣友喜歡用雞肝鴨肝或者雞鴨腸子打窩(掛鉤也是用內臟),效果就很好,是左右兩邊沒口就自己連桿的那種效果。
但這些比較有特色的窩料、廣譜性就未必比得上玉米、酒糟這些東西,意思就是用瞭以後要麼釣的特別好,要麼直接空軍~
文章就先寫到這裡,以上內容是我個人的看法,僅供大傢參考,如果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多多指教。
大傢在野釣鯿魚時喜歡釣底還是釣浮呢?你覺得釣浮上魚多還是釣底上魚多呢?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1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