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釣魚的盡頭是空軍,裝備的盡頭是馬紮!

老陈的竿包里躺着两支进口鱼竿,据说花了他大半个月工资。可最近每次出门,他的手总是不自觉地摸向墙角那个褪色的小马扎。"带着这个,心里反倒踏实。"这话听着有点矛盾,但仔细想想,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记得去年夏天在河边遇到个老爷

本文共計1353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老陳的竿包裡躺著兩支進口魚竿,據說花瞭他大半個月工資。可最近每次出門,他的手總是不自覺地摸向墻角那個褪色的小馬紮。\"帶著這個,心裡反倒踏實。\"這話聽著有點矛盾,但仔細想想,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

記得去年夏天在河邊遇到個老爺子,就帶瞭個馬紮和一根沒有品牌的“黑棍”魚竿。我正擺弄著新買的威海品牌竿,他那邊已經連著上瞭三條鯽魚。問他有什麼訣竅,老爺子就笑:\"魚哪認得什麼品牌不品牌,它們隻管吃不吃你的餌。\"這話說得我一時語塞,手裡的釣竿突然就不香瞭。

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現在的漁具界,動不動就是\"納米塗層\"、\"石墨碳素\"、\"智能探魚\",新名詞一個比一個唬人。價格嘛,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有個釣友開玩笑說:\"買竿的時候總覺得自己是鄧剛,開釣瞭才發現是薑太公——等的都是願者。\"這話雖然誇張瞭點,但確實說出瞭不少人的心聲。

其實釣魚這事兒,裝備多瞭反而容易分心。上周在野塘就看見個老釣友,用的還是二十年前的玻璃鋼竿,餌料就是自傢和的玉米面,結果愣是把旁邊那些裝備精良的年輕人給比下去瞭。你說氣人不氣人?

說到\"空軍\",這可能是每個釣魚人都繞不開的話題。但仔細想想,空軍的次數多瞭,反倒能悟出點門道來。十次空軍的教訓,有時候比一次連竿的經驗更寶貴。那些整天抱怨沒魚口的新手,可能還沒明白,釣魚的樂趣本就不全在漁獲上。

我認識幾個老釣友,他們的裝備簡單得可憐,就一個小馬紮,一根老竿子。奇怪的是,他們很少抱怨\"空軍\"。有時候一坐就是一天,收竿時沒魚也樂呵呵的。

後來我才想明白,他們圖的可能就是水邊的那份清凈,是晨昏交替時的那份光影變幻,是和老友閑話傢常的那份愜意。

有個場景我一直記得很清楚。那是個暴雨過後的傍晚,夕陽把水面染得通紅。一位白發老者坐在馬紮上,用一根竹竿釣起條巴掌大的鯽魚。他解鉤放生的動作特別從容,比旁邊那些擺弄著幾千元裝備的年輕人要淡定得多。那一刻我突然覺得,釣魚的最高境界,或許就是這樣返璞歸真的狀態。

現在的漁具市場越來越熱鬧,各種高科技裝備層出不窮。但有意思的是,真正的高手往往用的都是最簡單的裝備。他們可能早就看透瞭,魚才不在乎你的竿子有多品牌,它們隻關心你的餌料合不合胃口。

有時候我在想,釣魚這個愛好,說到底是在釣自己的心境。剛開始的時候,誰不是追求更好的裝備?後來又開始追求更多的魚獲,更大的個體。但慢慢地,很多人會發現,真正讓人上癮的,其實是水邊的那份寧靜,是等待時的那份期待,是和朋友分享的那份快樂。

說到這個,不得不提我認識的一個釣友。他以前也是個裝備黨,儲物間裡擺滿瞭各種高級貨。可最近兩年,他出釣時的裝備越來越簡單。上次見他,就帶瞭個馬紮和一根老竿子。我問他怎麼想開瞭,他笑著說:\"帶著這麼多東西,累得慌。現在這樣多好,說走就走。\"

這話讓我想起小時候,跟著叔叔去釣魚。那時候哪有什麼高級裝備,就是一根竹竿,幾個鵝毛浮子,挖點蚯蚓當餌。可那時候的快樂,現在想起來都覺得特別純粹。可能這就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歸簡單,回歸那個最初的狀態。

可見,釣魚這件事,裝備固然重要,但絕不是最重要的。下次在河邊,要是看見有人就帶瞭個馬紮,可別小瞧人傢。那可能是個隱藏的高手,或者,是個已經參透釣魚真諦的明白人。畢竟,能在水邊坐一天而不覺得無聊的人,多半已經找到瞭屬於自己的那份快樂。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0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