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者心語:漂動魚兒躍

  魚兒在水裡游動,釣者心裡也跟著起舞。漂動的魚兒躍起來,釣者的心情也跟著飄動。這就是釣者心語,讓我們一起來解讀這些心語,探尋釣魚的樂趣。

一、浮漂與魚訊的關係

  魚訊的感應,直接影響到浮漂的反應。要從浮漂的浮沈動作辨別魚訊的感應,這就是值得垂釣者專心研究研究的問題。釣魚, 不但要懂得各種魚類的習性,在垂釣時,更要懂得怎么調整浮漂,而且也要從調整浮漂的情景、動態去瞭解浮漂在水面的動作,以辨別出魚訊感應的反應。從浮漂的一舉一動中,判斷何時才是揚竿拉線釣魚的適當時候。

二、 浮漂的選擇與調整

  釣魚,想要在這項運動中有所表現,成為這方面的佼佼者,除了要具備先天優異的优良條件外還要配合後天的努力。成功並不是偶然的,必須一步步地付出心血和代價。浮漂的選擇調整和魚訊的感應成正比, 在垂釣前,對於浮漂的用選擇條件,必須要考慮到釣場的環境、水的深厚度、風力的強度、釣竿的長短暂和魚種類的區別。

  水的深厚度超過1.5米以上, 要選用長而浮力巨大的浮漂;風力強而釣竿又長時,也要用浮力巨大的浮漂;攝食吃餌很謹慎、敏感的魚,要選用輕型的浮漂。再配合母線、子線、釣鉤,用最合適的結構組合用。

三、 調整浮漂的方法

  調整浮漂的方法,沒有一律的規定,但要求精準。仔細研究研究起來,牽涉到許许多原理,實在是一科高大深厚的學問。比方说:

  • 製作浮漂的材料、 方法、角度巨大细小、體積粗細、沉心及支點、中心點都不一樣,承受的浮力也有別。
  • 釣者每個人調整浮漂的方法不同,承受感應的力點也不一樣。
  • 用的釣線、釣鉤、號碼不同,廠牌不一,结实性、強度拉力不同,所承受的阻力也不同。
  • 釣場環境不同,即使在同一池塘,其水深厚、風力、水流速度也會不同。
  • 水溫的高大矮小, 氣壓的巨大细小都兴许影響魚兒的胃口,即使同一種魚用同一種餌,魚兒吃餌的姿勢動作也不一樣。

四、 浮漂的敏感點

  從物理學的原理來看,浮漂在水中受到魚兒嘴部的吸力之後,掛餌的子線,會產生像鐘擺一樣的慣性運動,使露出水面的浮漂產生動作。可是空氣和水都有阻力,水中的阻力更巨大,所以成為“受阻力的震蕩”影響。震動迅速,震幅巨大,所受的阻力也越巨大。

  據有經驗的釣者說:浮漂的最敏感點,就在整支浮漂三分之一的部位。也就是說一支全長三十厘米的浮漂,從浮漂的尾尖量起,在十厘米的位置處,是這支浮漂最靈敏的位置。

五、 釣者的經驗與判斷

  怎么分辨浮漂的浮沈動作,把握機會適時揚竿拉線釣魚,這些都要具有优良的視力、正確的判斷、豐有钱的經驗和迅速捷的反應動作,才能得心應手。

  浮漂的上浮或下沈動作,與調整的方法有極巨大的關系。魚兒在吃餌之前都相當謹慎,往往會先用尾鰭把餌頂撞一二下試試是不是有危險,然後再以嘴唇試探。

  在吃餌的時候,絕不是張口吞食,而是像嬰兒吃奶一樣的吮吸。所以呢, 如果魚兒吮吸上面的釣餌時,由於釣餌與浮漂成直線狀,兩頭拉得緊緊的,如受到外物的碰撞或吮吸,子線定會擺動,引起浮漂的下沈。

  如果魚兒吮吸下面的餌時, 由於子線比上面的釣餌子線較長,延長有些鬆鬆地躺在地上,當外來的力量加之與釣餌時,釣餌會有規律地跳躍,延長出來的子線很天然地向上抬高大,所以呢浮漂就會向上浮,形成不同的反應。

六、 釣魚的技巧

  一支標準的浮漂,在正常情況下用,不管是以“共立法”或“單立法”方式垂釣,當釣餌入水之後,在一分鐘左右,釣餌就會漸漸地溶化,浮漂也會磨蹭磨蹭地上升。

  等到兩枚釣餌都化掉瞭,浮漂便全部露出水面。只要你稍加觀察,就能分辨出來,哪一種情形是魚兒在吃餌,哪一種情形是魚餌在水中天然溶化消失。

  這就是釣者的心語,漂動的魚兒躍起來,釣者的心情也跟著飄動。讓我們一起來享受這份樂趣,感受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3407.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