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時容易“切線爆竿”?主要由這五個原因導致,新手釣魚技巧

钓鱼经常会遇到切线爆竿的情况,眼看着快要到达嘴边的大鱼跑了,这个时候钓鱼人都非常痛心!

本文共計1144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5分鐘。

釣魚經常會遇到切線爆竿的情況,眼看著快要到達嘴邊的大魚跑瞭,這個時候釣魚人都非常痛心!很多釣友覺得隻有釣到大魚才會切線爆竿,其實原因不止這點,也可以說這個原因的占比並不高,本文我們就來瞭解一下,釣魚最容易導致切線爆竿的五個原因,如果你釣魚時也是這樣錯誤的去操作,那麼不妨看一看做出正確的調整。

第一個原因: 釣具使用不匹配

線組搭配是垂釣的基礎功課,卻時常被釣友忽視,主線與子線拉力值失衡是最典型的失誤,常見於使用同號數或子線過粗的情況,某釣友曾在釣獲15斤草魚時,因主線3.0搭配子線2.5,導致主線斷裂痛失大魚!

正確的黃金法則是:子線號數應為主線0.6-0.7倍,如主線3.0配子線2.0。還有魚竿調性選擇同樣是個關鍵,最忌諱的是用較硬的魚竿搭配細線組,這就猶如在“瓷器店裡耍大刀”,軟竿細線應對大魚更顯優勢。

第二個原因: 拋竿手法不正確

不規範的拋竿動作是切線爆竿的主要原因,競技釣手常說釣魚“拋竿見真功夫”,常見的錯誤包括甩大鞭式拋投、拋滿竿等,這些動作會使釣線承受超出設計負荷,承受不住瞬間的沖擊力導致切線或爆竿。

正確的拋竿應像太極拳般剛柔並濟,持竿手肘下沈,利用竿梢彈性將餌料彈出,預留1-2米風線餘量,給擡竿和遛魚留下足夠的空間,當遇到大魚的時候,這個緩沖距離也是能否把大魚釣上岸的關鍵。

第三個原因:遛魚時操作失誤

遛魚也是導致切線爆竿的原因,很多釣友,尤其是剛學釣魚的新手,釣到魚後喜歡生拉硬拽,常犯的錯誤有,立竿直立或收放角度過大形成“拔河”現象,控製收放失度導致沖擊力無法釋放,不能預拌魚沖擊的方向等。

正確遛魚操作應遵循“四兩撥千斤”原則,保持竿身60-80度夾角,通過左右擺竿消耗魚體力,當魚外沖時側向倒竿化解,用魚竿的韌性去配合,記住,魚竿最大承受力在竿體中段,巧妙運用杠桿原理方為上策。

第四個原因:釣線老化不更換

釣線也有它的使用周期,不是不斷它就可以繼續使用,再好的釣線也經不起歲月摧殘,比如紫外線、摩擦、化學腐蝕是釣線三大天敵,長時間都會導致釣線老化,長期未更換的主線在魚的沖擊下很容易發生斷裂。

建議大傢每次釣完魚後應檢查釣線,如果發現線體已呈鋸齒狀或磨損,應該及時更換,長時間放置(使用過)的釣線也要定期更換,尚未使用的新釣線,存儲時應該放到幹燥避光的環境下保存,可延長使用壽命。

第五個原因:釣魚不瞭解環境

釣魚時要提前瞭解水域環境,最重要的是觀察水底有沒有障礙物、亂石等,這也是導致切線爆竿的原因,水底樹樁、亂石、暗礁等障礙物可瞬間割斷釣線,湍流區作釣需增加鉛墜配重。

曾有釣友在橋墩處中獲大鳡魚,因忽視橋墩棱角導致切線,或者在快速擡竿瞬間,魚鉤掛到石頭導致爆竿切線,建議大傢開釣前用重鉛找底探查地形,障礙區改用細線以免掛底,流水環境采用跑鉛釣法,讓線組始終處於可控狀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3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