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出現沒信號中魚、有魚打不到等問題,建議換換子線,一招解決
文:独钓寒江雪编辑:独钓寒江雪关于长、短子线的话题,很少有人会专门列出一期来讲解。首先,子线的长短,对于很多钓鱼人来说,是无所谓的。当然也有一些对子线精通的钓友,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默默无闻。而精通台钓的“大师”,他们专注的是饵料,因为子线,真
本文共計2400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0分鐘。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關於長、短子線的話題,很少有人會專門列出一期來講解。
首先,子線的長短,對於很多釣魚人來說,是無所謂的。當然也有一些對子線精通的釣友,他們早已經習慣瞭默默無聞。
而精通臺釣的“大師”,他們專註的是餌料,因為子線,真的不賺錢。
有錢的地方,才有人氣。
不僅很少有人去講解子線的選擇,甚至還有一些“大師”故意混淆視聽,讓大傢產生一種“釣魚危機論”,釣不到魚,就是不行,釣不到魚,不是技術不行,是餌料不行。
很多釣魚新手,一根線組都弄不明白的時候,把心思全都用到瞭餌料上,最終,每個釣魚人都應該給這些混淆視聽的“大師”點贊。
因為在他的主導思維下,很多釣魚新手都在短時間內,晉級成“大師”,並不是釣魚大師,而是餵魚大師。
餌料在釣魚中的作用確實很大,一款好的餌料,不可能把十米開外的魚誘過來,但是一款不好的餌料,能把十米內的魚熏跑。
言歸正傳,咱們把話題回歸到子線上,很多釣友對子線的長短沒有概念,並且購買的時候,都是選擇的成品子線,隻看線號,不看長短。
其實,在釣魚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我們釣到大魚的時候,溜魚過程中,經常性的斷子線,有人說正常啊,因為主線號大,子線斷瞭很正常,其實並非如此。
比如,我們的窩子內已經聚到瞭很多魚,卻始終是一口都沒有見,浮漂也不動,卻能在無意間提竿換餌的時候,發現中魚瞭,還是正口,為什麼?
再比如,窩子下面有魚,鯉魚星、鯽魚星不斷出現,可是在釣魚的過程中,一直都是小白條咬鉤,好不容易浮漂坐穩,上鉤的不是鰟鮍魚就是麥穗魚之類的小雜魚,心中無線疑惑,鯽魚、鯉魚去哪瞭?
……
這些問題大多都是子線選錯瞭,隻要明白子線的原理,就能一招解決這些疑難的問題。
長、短子線的區別
類別  | 長子線  | 短子線  | 
長度  | 雙鉤中較長的魚鉤距離八字環的長度達到30厘米以上的,我們習慣性的稱之為長子線。  | 雙鉤中較長的魚鉤距離八字環的長度小於25厘米的,我們習慣性的稱之為短子線。  | 
入水狀態  | 因為長度較大,在拋竿的過程中,從雙鉤入水之後,就會形成比短子線更大的擺幅,雙鉤飄落的過程更加生動優雅。  | 因為長度較短,在拋竿的過程中,雙鉤入水後,使用短子線的雙鉤會緊緊的跟著八字環,行程比較倉促。  | 
優點  | 1、長子線會因為長度的問題讓餌料在水中擁有更大的擺幅,動作比較自然,對表層、中層的魚誘惑性大,給出咬鉤的時間足。 2、在溜魚的過程中,看起來是整條魚線、魚竿都在整體性的控魚,實則是各自分工,到瞭子線這裡,就是從八字環到魚口中的魚鉤,這之間的距離越大,分擔的力就越小,這是因為魚線的延展性,所以,長子線對大魚更具優勢。 3、魚鉤距離八字環的距離長,降低魚的警惕性,對大魚來說,效果更好。  | 1、短子線因為子線夠短,能減少落水後的行程,相對長子線來說,沒有擺幅或者擺幅更小,能有效的降低表層或者中層非目標魚的截胡。 2、短子線給出的信號更快,浮漂反應更加及時,隻要魚輕輕一吸餌,浮漂馬上給出動作,對於滑口魚來說,休想再偷吃餌料。更短的子線帶來瞭更精準的窩子,頻繁的打頻率抽出來的窩子比較小,能更精準的作釣。 3、冬季魚口輕、水流大、風浪頻的時候,魚的吃口謹慎,即便是短子線,也要盡量用小線,尤其是鯽魚,小號短子線,蹭蹭中魚。  | 
缺點  | 1、長子線會過濾掉一些信號,尤其是野釣,有時候,看著浮漂沒有動作,揚竿卻能中魚。 2、調漂容易搞錯,尤其是新手,雙鉤之間的鉤距大點,調漂就可以讓人犯迷糊。 3、風大的時候,長子線很容易和主線纏在一起,影響作釣。 4、更容易掛底,且不抗走水。  | 1、短子線的信號靈敏,但信號太靈敏不見得是件好事,尤其是野釣的時候,底層小雜魚太多,根本釣不到目標魚。 2、針對大魚的時候,子線太短,延展性會小很多,更容易斷線跑魚。延展性是魚線的伸縮性,把手用力的拽魚線的時候,就會發現。  | 
建議  | 在釣大個體魚的時候,要選擇長子線,除瞭鯉魚、青魚外,半水釣草魚、鰱鳙更要選擇長子線。 除瞭長子線的延伸性大之外,長子線的擺幅更大,釣半水的時候,雙鉤的鉤距可以加大到50-80厘米,這樣把控的水層更大。  | 目標魚是鯽魚、滑口魚的時候,可以使用短子線。 表層的雜魚,比如說白條魚太多的時候,短子線更具避開白條魚的優勢。 水底有流水,可以直接換短子線。  | 
長短子線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並不是說長子線一定好,也不能說短子線一定好,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子線。
接上面的問題。
溜魚經常斷子線,那是因為子線太短,幾乎沒有什麼延展性,靠自身的拉力硬抗,所以很容易斷。
如果是環境不允許使用長子線的話,那解決辦法就是加大子線的線號,前提是我們的主線要抗得住。
我們的窩子中有魚,浮漂卻沒有信號,揚竿換餌的時候,卻無意間中魚瞭,為什麼?
因為我們的子線過長,在調漂的時候,沒有調準確,可以重新調漂。
沒有調好的時候,雙子線或者彎曲,或者躺底,雙子線隻要沒有繃直,就會出現很大的盲區,除非大型魚吃死口,別的情況,很難出現漂像。
尤其是鯽魚,咬鉤後在口中涮餌,浮漂根本沒有動作,而恰在這個時候揚竿,刺中瞭魚,浮漂絲毫沒有反應。
應該重新調漂,不適合大、小跑鉛,一般是雙鉤觸底,但是盡量調成單鉤觸底。
長子線調靈,短子線調頓。
說到這裡,大傢明白長短子線的差異瞭吧?事雖小,造成的後果卻很大,所以說,細節決定成敗。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畢竟人海茫茫,相見是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10368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