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調漂就是調整上鉤在水中的狀態!十個人九個錯!大學生階段

釣魚調漂,就是調整上鉤在水中的狀態。哪有這麼多花裡胡哨的說法。

釣魚調漂,就是調整上鉤在水中的狀態。哪有這麼多花裡胡哨的說法。還必須調五釣三,調四釣二。真的是越不會的人,越矯情!調漂首先要保證的是主線是垂直的。其次才是子線在水中的狀態。所謂的調幾目隻是個噱頭,調幾目對懂的的人來說,無所謂。千萬不要把能把浮漂調到幾目上,就當成自己會調漂瞭,你隻是剛剛學會瞭加減鉛皮。這個並不難,去個小學找個三年級小孩就能完成。釣魚的大學生階段,小學生勿擾!好瞭,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也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上幹貨!就是愣懟!讓那些釣魚的科學傢無路可走。

在開始之前,按照我們的老規矩先說一下釣魚的底層邏輯。身為一個合格的釣魚人,首先要做到的是隻信一點,那就是魚的密度決定一切。可以說隻要這個密度能達到。什麼所謂的天氣,什麼所謂的餌料。添加劑、線組的粗與細,浮漂的靈敏度等等,一切都不是問題。我們經常性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那就是在魚特別少的時候或者是窩子裡沒有魚的時候,懷疑我們的餌料有問題,懷疑我們的浮漂調整有問題。等到你換瞭一個魚特別多而且特別暴躁的地方。你會發現原來隻要有魚什麼都不是問題。

那麼我們調釣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為瞭不斷去適應魚的狀態和窩子裡魚的數量。比如窩子裡有50條魚的時候,重鉛到底你也能釣到。隻不過你的速度會很慢,因為魚要想讓你的浮漂發生信號,首先他把魚鉤吃到嘴裡,然後拖動你的鉛墜。而這個時候我們如果使用調五調三的話,魚把魚鉤吃到嘴裡,魚隻需要拉動你的餌料就可以瞭。不必再去克服你鉛墜的重量。所以這個才是我們調釣的目的。但是呢?重鉛到底在釣大魚和魚少的時候,卻有特效。所以!哪裡有必須調幾釣幾。一切都是圍繞著魚來決定的。

直接步入正題。

一、十個人,九個錯的地方!

1,你的主線是斜的。

主線是斜的,可以分很多情況。比如拋滿桿。就可以導致你的主線是斜的。比如重鉛找底可以導致你的主線是斜的。比如你的餌料比重突然加大,可以導致你的主線是斜的。而我們為什麼要特別註意主線是斜的?是因為它會導致你有口釣不到魚。或者是讓你的線組失去靈敏度。

我們很多釣魚人都認為魚在裡邊,於是拼瞭命的把餌料往中間去甩。那麼這個時候就會造成一種現象。餌料在前邊飛,浮漂在後邊追。按正常的道理來講,魚鉤是要在水中形成一個完美的半弧度,順利的回到浮漂的正下方。可是我們在上瞭餌料以後,一般來說我們的餌料都是要微微的大於浮漂浮力的,否則不就是釣浮瞭嗎?所以這就會導致我們的餌料會在水中提前落地。導致我們的整條主線都是斜的。

我們來舉個例子,比如今天我們浮漂調整的是五目。如果是空鉤狀態下不管你怎麼拋竿,魚鉤都會從半空中回到你浮漂的正下方。所以此時浮漂和魚鉤之間的重量是平衡的。可是當我們上瞭餌料以後,就會打破這種平衡。比如我們空鉤的時候,浮漂會在半水中露出五目。當我們上瞭餌料以後,浮漂有可能在隻能浮出三目或者是兩目。就是因為餌料的重量,打破瞭他們之間的平衡。會導致餌料比空鉤的時候在水中的擺浮的位置更低。就會導致餌料提前落地。而餌料一旦落地就會形成一個錨的作用。就不動瞭。

那麼此時在餌料在水中不動瞭,就隻能靠我們的浮漂自己去往前找,找到餌料的正上方。可是偏偏我們的餌料後方有魚竿的牽扯。所以餌料在往前走的時候根本就走不動。於是他隻能選擇原地下沈,去迎合著我們的主線傾斜。

那麼主線傾斜就會出現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有口打不中魚。即使我們感覺到瞭有口打不中魚,想釣的頓一點,向上推浮漂。那麼不好意思,你還是釣的比較靈。因為你的餌料和浮漂之間的這一條線還是斜的。這個子線永遠是斜著,而且是繃直的狀態。所以在主線是斜的這個狀態下,無論你怎麼上推浮漂,你釣的都非常、非常的靈敏。而且主線在水中,它的攔截面積會更大,這個時候隻要有魚蹭到瞭你的主線,你的浮漂就會有比較大的動作。這更會加劇我們的空桿幾率。

2,主線傾斜另一個壞處!

主線傾斜的另一個壞處就是嚴重的剝削瞭我們釣組的靈敏度。我們大傢想一下,雙鉤餌料都錨定在水裡。而且雙子線都是繃直的狀態下,此時如果魚吃瞭我們的下鉤,隻要他不遊出我們下鉤子線的這個長度。你的浮漂可以說沒有任何的信號。因為我們的上鉤還在水中錨定著。同樣的道理,如果魚吃瞭我們的上鉤。隻要他不遊出上子線的範圍,你的下鉤還是在水中呈錨定作用。你的浮漂還是不能正確地反映出信號。

我們再來說餌料突然間加大,就比如我們使用拉餌調漂,搓餌釣魚也會產生和拋滿桿這樣一樣的道理。重鉛到底也差不多也是這個道理。

怎麼驗證我們的主線是不是傾斜的呢?那就是往前推魚竿,如果你的浮漂出現瞭長目數。毫無疑問你的主線就是斜的。那麼我們怎麼來避免這種情況呢?首先就是不拋滿桿。最好是6、7分幹最好。或者是拋滿桿,在浮漂立起來之後迅速回撤魚竿。然後等到浮漂到位以後,在前送魚竿讓浮漂正常的回到餌料的正向方。當然這個回撤一般最起碼也要50厘米左右。

二、調漂就是調整上鉤在水中的狀態。

其實臺釣調漂就是調整上鉤在水中的狀態。下鉤都是要躺底的。我們上邊已經說瞭。上鉤和浮漂是垂直的狀態,是我們釣魚最好的狀態。那麼上鉤在水中的各種形態,才是我們釣魚人真正該關心的東西。就比如上鉤的餌料很重,在水中會成一個錨定的作用。那麼此時下鉤就會有盲區。而這個盲區一個是兩個鉤距的問題,一個是一整條子線的問題。如果下鉤落在上鉤的左側,魚從左側吃餌的話,那麼它隻需要把你兩個鉤距拉出來,你的浮漂就會有動作。可是如果魚從右側來,那麼他把魚鉤吸到嘴裡以後,隻要他不遊出整條子線的範圍,你都不會有任何信號。

上鉤在水中的另外一種狀態。那就是上鉤懸浮,下鉤觸底。這種情況是釣底的時候最靈敏的時候。可是這是相對的,對人靈,那麼對魚就是頓!因為它擋口。確實能釣到第一入口動作,但是中魚率低,顯然不是我們要求的狀態。

上鉤在水中的另一種狀態。上鉤在水底微微觸底,或者微微離底!這種釣法確實也能夠讓魚一吃餌料,浮漂就立刻出現信號。但是這個要對我們的餌料重量和魚鉤的重量做到的很精細。一般人做不到。誰又能保證餌料上的一樣大呢?所以!這種狀態是想象中的。

所以!隻要你的線組上隻要有錨定的點,不管是鉛墜還是餌料。那麼你就會有盲區的存在。那麼我們怎麼去解決這個問題呢?一,如果非得要使用雙鉤的話,那麼我們就要讓我們的下鉤餌料變得更加鬆散。變得更小。這樣才能讓魚在吃到我們的餌料以後,餌料能夠迅速的破開,讓魚鉤的鉤尖露出來。這個時候才有更多的機率把魚的嘴掛住。當魚轉頭逃跑的時候,就會給我們浮漂產生非常漂亮的頓口。二,那就是直接把上鉤去掉,直接單鉤通線垂釣。這個方法是目前來說能夠有魚吃餌,浮漂就會有動作的最好方式。隻不過他少瞭一隻魚鉤,讓很多釣魚人感覺到很難接受而已。

單鉤通線,魚鉤是直接綁在主線上的。那麼隻要我們的浮漂和魚鉤之間的這一段主線是垂直的。那麼隻要下鉤的位置發生瞭移動,你的主線就立刻會發生信號。不管是上浮還是下頓。可以說隻有這種方式。才能釣到魚進口的第一動作。其他的所有方式都不可能。

我們簡單的說一下單鉤通線的靈敏點在哪裡?單鉤通線的靈敏點其實就是在下鉛皮的位置上。下鉛皮距離我們的魚鉤越近。我們的線組就越靈敏。就比如這個魚從上方來吃我們的餌料。魚把魚鉤吃到嘴裡以後,擡頭的時候,我們的下鉛墜和魚鉤之間的距離越短。魚隻要稍微一擡頭,我們就能出現上頂的信號。而如果這個鉛皮距離魚鉤15公分以上,那麼魚需要上浮15厘米,我們的浮漂才會出現上漲的信號。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6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