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種受保護的淡水魚,釣到可別吃!釣魚人稱它們為“牢底坐穿魚”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在江河湖库等自然水域里钓到的鱼都可以吃,理由是这些属于公共资源,谁钓到就归谁。不过在这我要遗憾的告诉大家,自然水域里有些鱼类即使是你钓到的也不能吃,因为它们受到国家保护,本文就带大家认识一下受保护的十种淡水鱼,钓鱼人称它们

本文共計1457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自己釣到的魚能隨便吃嗎?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在江河湖庫等自然水域裡釣到的魚都可以吃,理由是這些屬於公共資源,誰釣到就歸誰。

不過在這我要遺憾的告訴大傢,自然水域裡有些魚類即使是你釣到的也不能吃,因為它們受到國傢保護,本文就帶大傢認識一下受保護的十種淡水魚,釣魚人稱它們為“牢底坐穿魚”,釣到不認識可別拿回傢吃!

一、芝麻劍(斑鳠)|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芝麻劍體長可達1米,頭部扁平,體表無鱗呈灰褐色,密佈芝麻狀黑色斑點,口部具4對觸須。主要分佈於我國廣西紅水河、左江流域,貴州南盤江亦有少量分佈。因喀斯特洞穴棲息環境遭破壞,野生芝麻劍種群數量銳減,2021年被列入新版保護名錄。

二、巖原鯉|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巖原鯉體側扁呈菱形,背部隆起明顯,鱗片邊緣具黑環,尾鰭下葉鮮紅色。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上遊重慶至四川宜賓江段,烏江、嘉陵江有殘存種群。由於巖原鯉生存繁殖期需急流環境,水電站建設導致產卵場消失90%以上,大傢釣到可要認真分辨,它和普通鯉魚樣貌非常相似。

三、長薄鰍|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長薄鰍體細長如鰻,具11-15條垂直斑紋,口裂延伸至眼後下方,最大個體可達3公斤。主要分佈於我國長江中遊湖南、湖北江段,洞庭湖水系為主要棲息地。長薄鰍為底棲性魚類,對水體透明度要求極高,泥沙淤積致其瀕危,如今很少看到。

四、多鱗白甲魚|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多鱗白甲魚體側銀白具金屬光澤,背鰭前緣具鋒利硬刺,唇部特化為吸盤狀結構。主要分佈於我國陜西漢江、渭河流域,河南丹江口水庫上遊溪流。多鱗白甲魚是一種含文化底蘊的魚類,在古籍記載裡的“丙穴魚”,在唐代曾是皇室貢品。

五、稀有鮈鯽|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稀有鮈鯽為小型魚類體長僅6-8厘米,側線鱗不完全,體側具藍色縱帶。主要分佈於我國雲南滇池、陽宗海特有物種,現存人工保育種群。稀有鮈鯽還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在全球僅存3個自然種群,是研究魚類適應性進化的活標本。

六、四川裂腹魚|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四川裂腹魚肛門至臀鰭基部裸露無鱗,體被細鱗呈青灰色,具黑色斑點。主要分佈於我國大渡河、青衣江上遊冷水溪流,海拔2000米以上區域。四川裂腹魚如今面臨很大的生存困境,原因是由於冰川融水減少導致棲息水溫上升,自然繁殖率不足5%。

七、暗色唇鯪|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暗色唇鯪唇部肥厚外翻呈吸盤狀,體背灰黑腹部銀白,背鰭具鋸齒狀硬棘。主要分佈於我國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廣西左江、右江仍有少量存活。 暗色唇鯪也是非常稀有的淡水魚類,國傢還建立那佐暗色唇鯪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

八、撫仙金線鲃|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撫仙金線鲃體側具金色縱紋,頭部觸須退化,眼睛退化成小黑點。主要分佈於我國雲南撫仙湖深層水域,夜間上浮至淺水區覓食。撫仙金線鲃還曾被認為滅絕,不過幸運的是,在2009年重新發現12尾活體。

九、東方墨頭魚|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東方墨頭魚頭部具吸盤狀結構,體表黏液豐富,背鰭邊緣呈橙紅色。主要分佈於我國海南島南渡江、昌化江水系,現存於鬆濤水庫保護區。東方墨頭魚專食巖石藻類,是以鰱魚、鳙魚一樣,能起到維持水體清潔的關鍵物種。

十、鱸鯉(金沙鱸鯉)|國傢二級保護動物

鱸鯉口裂達眼後緣,下頜前突,體側散佈黑色雲狀斑紋。主要分佈於我國金沙江幹熱河穀段,雲南麗江虎跳峽區域尚有種群。具2020年監測數據顯示,鱸鯉的自然種群數量已不足5000尾,也是比較稀有的珍稀魚類之一。

寫在最後:

自然水域裡不是所有魚類釣到都能吃,喜歡垂釣的朋友要多留個心眼,在江河湖庫裡釣到那些沒見過,或長相比較特別的魚類時一定要細心謹慎分辨,以免傷害誤食那些受保護的魚類被處罰,大傢切記!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