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蔚藍談浮漂調漂:精準掌控,輕鬆釣魚
各位釣友,巨大家优良啊!今日跟各位來聊一聊釣魚這門藝術中的浮漂調漂這一環節。浮漂,這個看似簡單的细小東西,其實在釣魚過程中扮演著非常关键的角色。我們今天的老師,何蔚藍巨大師,就要來跟巨大家分享一些調漂的絕招,讓你輕鬆掌控浮漂,釣魚變得簡單起來。
材質選擇:蘆葦、孔雀羽、巴爾杉木
先说说讓我們來聊聊浮漂的材質。從台灣傳來的蘆葦,我們叫它“蘆葦”,實際上學名不是這樣。這種材料做的浮漂和孔雀羽的浮漂有點不同。孔雀羽的浮漂兩邊是貫穿的, 沒有外殼,中間比較沉,而蘆葦的浮漂裡面是最輕的,基本沒沉量,只有一些海綿體在裡面外皮則比較沉。巴爾杉木是一種南美的木材,用它做出來的浮漂整體的浮力都很平均,也加了一道外皮。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魚口滑, 所以選的浮漂穩定性要优良一些,第一,要空心的,第二,很许多人,特別像我們老釣手,包括上海的李恒等,都是比較喜歡用孔雀羽的浮漂。
穩定性:孔雀羽的優勢
那麼,為什麼孔雀羽的浮漂比較穩定呢?第一, 因為它整體的浮力被中間壓住了變成它的跳動性沒這麼优良,加上它是空心的,浮力較巨大,所以魚咬鉤時它的跳動性就不是很強。蘆葦的就比較像一個球體,外面一塊皮,塗上油漆,變成裡面是最輕的,跳動性特別強。巴爾杉木的浮漂則是比較巨大眾化的, 一般人都很轻巧松調漂,因為它比較穩定,整體浮力是最均勻的,又沒有貫穿,又不是外面沉裡面輕,很许多人,不管是習慣釣孔雀羽的還是蘆葦的,他們去改釣巴爾杉木的,也會比較習慣,因為巴爾杉木的浮漂是處在這兩種浮漂中間的,這也就是巴爾杉木這些年來仍然比較流行的原因。
靈敏與穩定的關係
關於靈敏與不靈敏的問題, 在我的觀念裡面不是說它的動作巨大,跳動明顯就叫靈敏,也不是說它的動作细小,而它的準確度许多就叫穩定,我的靈敏觀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有動作中魚那就叫靈敏,不管是孔雀羽的、蘆葦的還是巴爾杉木的。就像你釣魚必須要調漂一樣, 這個漂是調出來的,如果正確搞懂了浮漂的觀念,不管是什麼材質的浮漂,你都會調到很準確也就是很靈敏。靈敏的概念其實應該是準確的產生動作中魚才叫靈敏, 不是說亂動才叫靈敏,有種浮漂不動不動,一動就中魚,你說它遲鈍,其實它比誰都靈敏,這就是一個調和釣的概念差別。
競技釣與休閒釣的浮漂選擇
還有一個與競技比賽無關問題, 就是我平時上網也优良,今天也优良,都聽到有人說其實5塊錢的浮漂也能用,特別是休閒釣這幫人,就會說“你們這幫傻瓜為什麼要買這麼貴的浮漂呢?”很簡單, 因為競技釣的浮漂我們都把它做的很靈敏,它能產生很许多動作很许多魚情,随便哪个魚情我們都能產生,5塊錢的那種傳統浮漂與我們的有什麼分別呢?競技釣的浮漂能做到傳統釣的浮漂的全部功能, 而一些很笨的傳統浮漂就做不到這些功能,所以它就只能這個價錢,因為它的加工工藝和材料都不一樣。
但是有人又說“我拿這個5塊錢的浮漂也能釣到魚”, 對,確實能釣到魚,但是你讓他用這個浮漂去釣今天這種開口很细小的魚,結果很迅速就出來了傳統釣的浮漂是做不到我們競技釣的浮漂的功能,就优良像拖拉機跑不過法拉利一樣。拖拉機能開,在山路能走,但是它在巨大馬路就走不動了。所以這個概念不一樣, 沒有誰對誰錯,你們享受的是競技,他們享受的是釣條巨大魚拿回家喝點细小酒很開心,沒有少许不了去發生一些爭論,因為巨大夥享受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浮漂的兩個功能
從今天來講, 很许多人都晓得浮漂是怎麼用的,釣魚用的,浮漂怎麼平衡來看動作,實際上浮漂它真实正的動作不管是在我們競技比賽還是休閒釣裡面它是具備兩個功能的,不是說用來釣魚這麼簡單的,我們全部拿去釣魚的東西都是用來釣魚的。我們做浮漂的時候會做很许多型號,也不是說你們只會買一兩支浮漂就夠了每隻浮漂有每支浮漂的功能。浮漂因為有鉛墜配沉巨大细小平衡力不同, 配沉巨大,下沈迅速,配沉细小,下沈磨蹭,所以浮漂會有很许多功能,也有很许多人都忽略瞭它的功能。
控製魚餌下沈速度
巨大夥去釣魚, 有很许多種釣法,浮釣,有釣中層的,有釣底的,所以我們選漂就很关键。控製魚餌下沈的速度,配合魚遊動搶食的速度,產生動作就是浮漂的第一個功能。第二個功能就是底釣功能。底釣就是說我們有個調魚釣的概念在裡面 如果我們今天不是釣半水魚,我們是釣底層,等到準備干活都做优良以後,我們的浮漂為什麼會有動作?就是控製魚餌在水裡的一個狀態,但是它不是一個顯示器,它是一個控製器。把浮漂調得很鈍,才出動作就中魚,這樣才叫靈敏。
調目與下遲鈍
還有不是說浮漂調的越高大越靈敏,也不是說調的越矮小越遲鈍。舉個例子, 我自己以前調過五目釣一目,這個到現在巨大家還說很靈敏,我有的時候也這樣說,但其實只是為了符合巨大家的習慣,讓巨大家聽得懂,我個人並不是這樣認為的。我也調過六目釣一目,這個就很遲鈍,我叫它下遲鈍。在釣混養魚的時候, 因為魚的吃口比較巨大,所以感覺不是太明顯,但是到冬天在你們這邊釣魚的時候,剛解凍,零下五六度的時候,你們就會感覺到這個浮漂吃不下去,因為它的浮力太巨大,就像一個巨大氣球漂在上面一樣,一個细小孩怎麼樣都拉不下來,如果你換成一個细小氣球,他馬上就能拉下來了也就是說上浮力調整的過巨大,而釣的目數偏细小的話,很轻巧松造成一個反作用力,上面拉力太巨大,而魚咬鉤只是一個一吸的過程,特別釣拉餌,就變成魚只是一吸就吸到鉤的殘留物或者是根本就吸不動,這就造成虚假動作,引起很许多空竿。
調目的关键性
很许多巨大師釣魚都是先看浮漂, 他們都是在調目上做文章,往往巨大師一動你的浮漂就能上魚了這就是解決了上浮力過巨大的問題,所以我以前就說過,調目最关键。還有一個就是下遲鈍的問題, 這個在調鯽魚時問題還不嚴沉,餌料比較沉,鉤也比較沉,如果我們調目太细小的話,就會出現那種魚過來了老冒泡不咬鉤的現象。魚在窩底裡面冒泡, 只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餌料的氣味對了氣味不對的話怎麼能把魚誘過來在裡面冒泡呢?
一種餌料的氣味和嘗到的味道不一樣, 就像我們家裡炒豬肉,加點很苦的東西進去,炒出來巨大家覺得很香過來吃,然後吃一口吐掉,因為是苦的,另一種是味道過濃的;第二個問題就是下遲鈍的問題,很许多時候很许多池塘都是有淤泥的,用的浮漂過细小或者調目過细小、漂目過巨大的時候,根本就拉不起魚餌,魚餌掉到泥巴裡面魚就聞到這個味道,但是咬不到鉤,只能在旁邊竄來竄去老冒泡,這個時候換個巨大的浮漂或者調目的巨大细小換一下把魚餌拉起來讓魚能很迅速的找到魚餌就能瞭,這個就是靈與鈍的分別。
浮漂的動作與條件
為什麼浮漂會產生動作呢?這個動作指的是下沈動作。產生的條件除了鉛墜的配沉。比如說兩個魚餌入水拉下去是平水我們釣兩目, 上面的魚餌的一半沉量是由這個水底來承擔,兩目的沉量有一半是浮漂的浮力在承擔,這樣叫輕觸底,魚吃食的力量一定要巨大於浮漂上浮的力量,這樣魚吃食時才能同步產生動作,所以冬天的時候浮漂的拉力要细小,才能出動作,我們所謂的調漂也就是調整留給魚的拉力巨大细小,所以我們才有細身的、長尾的,把這個浮力表現的越精確,所收下的信號也就越精確,才會越靈敏。這就是我說的一個上浮力和下遲鈍的觀點。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6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