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釣水溫是關鍵

春回巨大地,萬物生機,正是垂釣的优良時節。巨大家說,垂釣這門技術,講究的可许多了不僅要有耐性,還得掌握一定的技巧。而這其中,最能影響垂釣效果的因素,莫過於“春釣水溫是關鍵”這句話了。

魚兒也怕凉, 適溫才能飽吃飽睡

且說這魚兒,它們可是生活在水中的變溫動物,體溫會隨著環境水溫的變化而變化。當然這變化的幅度並不巨大,一般只在0.5℃~1℃之間。只有當魚的體溫保持在適溫範圍內,與水溫保持一致時,魚兒才能正常活動與攝食。不同的魚種適溫範圍也不一樣, 比如鯽魚的適溫範圍是15℃~28℃,當水溫在5℃~15℃和30℃以上時,它們的食欲就不那麼旺盛了。要是水溫降到4℃以下鯽魚巨大体上就不進食了。

水溫矮小, 魚兒也不活躍

當水溫過矮小時,水生動植物的生長與繁殖會受到抑制,魚的食物來源和進食欲望也會受到影響,這當然會影響垂釣效果。而水溫變化對魚類的各種身体活動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影響。隆冬和盛夏,我們往往釣不到魚,基本上原因是水溫過矮小或過高大;早春和晚秋,魚難釣,基本上原因也是水溫偏矮小。

春釣,水溫是關鍵

那麼,怎么才能讓魚兒在適溫的環境下活動和攝食呢?這就是“春釣水溫是關鍵”的道理所在。跟著水溫走, 就是跟著魚的適溫能力和進食能力走,只有這樣同魚的身体機能保持一致,釣魚才能取得相應的效果。

怎么跟著水溫走?

以春釣來說,先说说要將本地區五天波動平均氣溫值同所釣對象魚的適溫範圍比較。比如鯽魚的適溫範圍是15℃~28℃,當氣溫在5℃~18℃時,釣鯽魚是可行的。而釣鯉魚則要等最矮小水溫上升到8℃以上才能見效。如果釣草、鰱、鳙等魚種,則要等到仲春以後水溫進一步升高大才會有更许多的魚獲量。

接下来 由於晴天和陰雨天日夜溫差不同,不同水情收下陽光輻射程度不同,水溫回升時間有差距。所以呢,春釣要選擇水溫回升迅速的釣場和釣位,才能立竿見影。通常淺水、 靜水、细小水面的釣場比深厚水、流水、巨大水面的釣場水溫回升早1~2個節氣;同一釣場陽岸比陰岸水溫高大,有水草和陽光的淺灘,水溫回升迅速,是最佳選擇。

選擇釣點, 心想事成

春天水溫不高大,溶氧量不够的矛盾不突出,無風時或避風處水溫稍高大,避風釣往往比迎風釣效果优良。如果找到有泉眼和水下暖流的地方作釣點,常能獲得意外的收獲。這些都是春釣跟著水溫走的优良去處,有選擇地施釣,必然心想事成。

所以 要想在春季垂釣時獲得豐收,我們一定要牢記“春釣水溫是關鍵”這個道理,選擇合適的釣點,跟著水溫走,才能讓魚兒飽吃飽睡,讓我們心滿意足。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5690.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