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種咬鉛,一比一精配”

垂釣這門藝,講究的就是一個“精配”字。什麼叫精配呢?就是要根據魚種的不同,來調整咬鉛的搭配,讓釣組和魚的習性對上,才能搞优良上鉤率。下面我就來跟各位聊聊,各種魚種咬鉛的搭配之道。

海釣篇:拉侖、 青魽、紅魽、煙仔虎、花飛之類的遊速狂人

這些魚種都是海釣的常見對象,他們像海中的遊俠,身軀流線型,泳速極迅速,基本上以掠食為主。這類魚在水中游動時,常常是不歇着的,所以釣組的漂動要隨著水流,一點也不能死板。

釣組的咬鉛要平均分配,不能太集中,這樣魚兒才能夠輕鬆咬到。我們能這樣算,比如說子線長度是1米,那麼咬鉛的間隔就能設定在30公分左右。這樣一來,魚兒在遊動時,不論是從哪一個方向咬到,都能夠輕鬆咬到子線。

淡水釣篇:臭肚、 白達仔、雀鯛、刺規之類的“懶洋洋”魚

這些魚種在遊動時,總是“勝似閑庭信步”,吃食時也许多半是隨波逐流。對付這些魚,我們要用的釣組就要有點特別了。

一般來說,這些魚的咬鉛要用巨大一些的浮標,並將配沉集中在子線的末端。這樣,當魚兒吃食時,浮標會有較巨大的反應,讓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咬訊。

但這也並不是說,我們就能隨便選擇一個地方就下竿。這些魚许多半會在水流較磨蹭的地方活動,所以我們要找白沫帶、反撥潮區這類的地方去垂釣。

狂放釣篇:豬哥、 吊仔之類的狂放魚

這些魚種的特點就是“狂放”,不咬則已,一咬就是一巨大條。對付這些魚,我們的釣組要特別強調一點,就是要柔軟。

我們能將鉛位分段, 讓子線能夠在水中自在流動,這樣魚兒在咬到子線時,就不會因為過於剛结实的線材而受到阻力。

這時候, 咬鉛的數量要盡量減少许,並將位置靠近浮標,這樣才能夠少许些魚兒的戒心,搞优良上鉤率。

細嚼磨蹭咽釣篇:黑鯛之類的磨蹭吞吞魚

這些魚種吃食時, 常常是“玩”餌,讓我們看得眼花繚亂,但就是咬不到。對付這些魚,我們要用的釣組就要特別輕巧。

釣組的咬鉛要盡量減少许, 並在接近釣鉤的地方加一顆很细小的咬鉛,這樣就能將細微的魚訊加以放巨大,讓我們能夠及時發現咬訊。

同時, 我們還要盡量減少许殘存浮力與釣組的阻力,這樣魚兒在吃食時,就不會感受到太巨大的阻力。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5678.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