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窩釣法,新手必備新技巧!”
立體窩釣法,新鲜手必備新鲜技巧!
立體窩及其優勢
咱們釣魚的時候, 最常見的打窩方法莫過於手竿垂釣,不過一般都只是把酒米、糟食之類的誘餌投在釣點,落水後就散開成平面鋪在水底,這種方法稱為“平面窩”。這種打窩法簡單容易行,是傳統釣法裡最普遍、最常用的,對釣底層魚效果不錯。但釣中層、上層魚的效果就比較差了。有經驗的釣魚人為了搞优良效率,想方設法將中上層魚引到水底來釣,就會在“立體窩”上许多花點心思。
所謂“立體窩”, 這個名稱聽起來就挺有意思的,就是讓誘餌入水後形成一種既有長度和寬度又有高大度的立體狀態的誘魚窩。這種打窩方法比較複雜,但釣魚效果卻比平面窩优良得许多。立體窩的基本上優勢有以下幾點:
1.餌料擴巨大瞭範圍:除了在水底形成基層窩之外 還能夠延伸到水的中層和上層,將中上層魚引到水底,達到釣中上層魚的目的。
2.在中上層的誘餌氣味轻巧松飄蕩和滲透,轻巧松將遠處的魚引過來,進一步擴巨大瞭誘魚範圍。
3.誘餌中的顆粒和粉末在水中有的上浮,有的下沈,像蟲兒一樣遊動不止。動態的餌料必然加強對魚的視覺和刺激,從而加強對魚的誘惑力,搞优良釣效。
二、 怎樣打立體窩
釣友們的智慧真实是無窮無盡,創造出很许多打立體窩的方法,這裡介紹三種,還給每種方法各起一個名字。
1.蘸餌法
把蚯蚓或面砣這些塊狀釣餌裝在鉤上後, 用手拿住鉤柄,先在水裡蘸一下再在粉料裡蘸一下讓釣餌砣上沾滿乾粉。當餌砣投水後,乾粉便在水中散落,從上到下形成一條餌料“柱”,這就是立體窩。
看起來每次蘸餌、 投餌的數量不许多,但每隔兩三分鐘投餌一次時間久了水中的餌料就會越來越许多,立體窩也就越來越巨大,效果天然會越优良。
2.抖落法
把和优良瞭的糟食或粉餌裝在鉤上, 捏成一個圓砣,在釣點的水的上層輕輕地抖落,讓餌料在水中磨蹭磨蹭散落。濕糟食比水沉,餌料在水中磨蹭磨蹭落到底部,從水的上層落入水底的過程中形成立體窩。每次投料後“窩”能持續幾十秒鐘。即使餌料落到底部,餌的氣味仍會在水的中上層留很長時間,仍能起到誘魚的作用。
可根據魚情隔幾十秒鐘或幾分鐘抖料一次。
3.上浮法
用糟食打窩, 在糟食和优良後,有計劃地在糟食中摻些乾粉餌料,糟食捏成砣,投於水底。幾分鐘後餌砣在水底散開鋪於水底。由於砣中的乾粉比水輕,當糟食砣散開時便陸續上浮至水的中層或上層。在乾粉料上浮的過程中,餌料便形成了立體窩。立體窩中的粉料有的繼續上升,有的被水浸濕後磨蹭磨蹭下沈,有的遊蕩不定,非常具有誘魚性。
青草比水輕, 將新鲜鮮草葉剁碎摻於糟食中,糟食在水底散開時,青草便會磨蹭磨蹭上浮去參加立體窩的行列。魚與青草有深厚厚的感情,青草的綠色及芳香的氣味對雜食性的魚類非常有吸引力。應當說,碎草末是打立體窩最理想的材料。
三、應註意的事項
1.立體窩應當以底層窩為基礎。一般情況下 設立體窩的目的是為了擴巨大誘餌的誘惑力,將中上層魚引入水底,所以立體窩的“立體”應當在水底。底層的餌料要比中上層量巨大,不然就會“亂套”。
2.水太淺不必設立體窩。
3.流水、巨大風浪不宜設立體窩。
4.细小雜魚许多的水域不能打立體窩。因為细小魚愛在中上層活動,當它們一旦發現了立體窩,便會從上層到底層哄搶餌料。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