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鯉魚,近三天為何無魚咬鉤?

野釣鯉魚,近三天為何無魚咬鉤?這問題像是一塊難解的疙瘩,讓多少釣友抓心搔腦。釣魚本就是講究時辰、天氣、餌料,還有那點運氣的玩意兒,缺了哪個,那鯉魚就愛跟你不對付。三天沒有一條魚理你,不是餌料不對胃口,就是天氣不給面子,再或者說,魚兒們正在忙著別的,哪有精神跟你玩呢?咱們就來掰扯掰扯,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餌料:魚兒的嘴巴,最愛什麼?

野釣鯉魚不開口,首當其衝的往往是餌料問題。釣鯉魚的餌料五花八門,蚯蚓、紅蟲,這些活鮮鮮活,魚兒最是難以抗拒。哪個鄉下小孩沒抓過蚯蚓,用一根小繩子拋出去,看那蚯蚓鑽進土裡的模樣,再提著去找老輩要魚餌。紅蟲更是神奇,小紅點點,卻能引來大鯉魚。玉米、麥粒,這些農家常見的東西,扔進水裡,也能吸引不少鯉魚前來覓食。自然餌好是好,但用起來講究技巧,得會觀察水情,知道魚兒在哪個層位活動,否則扔一簍子,魚兒在下面,你餌料飄到上面,那不是白費功夫麼?

商品餌料就實在多了,九一八、螺鯉、天下鯉、瘋殺鯉,這些名字聽起來就帶勁,說明書上寫得天花亂墜,扔下去就能釣個盆滿盡裝。但實際上,這些餌料用久了,魚兒也會覺得厭倦。特別是那些建築工地的混混,你天天扔一樣餌,他們還不就摸透規矩了?所以,有時候得來個反轉,不要光靠商品餌,自己也動動腦筋,用點麵粉、玉米粉、黃豆粉,加上點香料,自製一個餌料。這樣不僅成本低,還能給魚兒點新鮮感。記得我那個時候,還沒啥商品餌,就帶著一小袋麵粉,找個好地方,用點麵包屑、點麥麩,混上點蚯蚓汁,搓成小團團,扔下去,那效果,別提多好了。魚兒來了,還圍著你轉,恨不得把你當成神仙一般供奉。合理用餌,這是釣魚人最基礎的技能,不然,再好的釣點、再精緻的鉤組,也沒用。否則,三天不開口,那不就等於白跑一趟麼?嚴重時,甚至可能完全沒有口,讓你空手而歸,面子都不好看。

溫度:魚兒的體溫計,指數多少最合適?

野釣鯉魚不開口,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溫度。魚兒跟人一樣,也有體溫計,那就是水溫。釣鯉魚的最佳溫度是21~27℃,這個溫度下,魚兒吃飽了睡,睡醒了吃,生機勃勃。可要是溫度低於5℃,那魚兒就蔫了,食欲也跟着下降,水溫越低,吃得越少。等到水溫低於5℃,魚兒就完全停止攝食,進入半休眠狀態,這時候你去釣,就是白費口舌。我還記得有一年冬天,天氣特別冷,河水都結冰了,我硬是拉著朋友去野釣,結果呢?扔了半天餌,魚兒連動都動彈一下,那感覺,比上上課還枯燥。魚兒在冬天就是這樣,水溫低,它們就躲起來,不願出來活動,更別提吃餌了。

溫度高於30℃時,魚兒的食欲也會下降。這跟人一樣,天太熱了,誰有精神吃東西?魚兒也是這樣,水溫太高,它們就躲在深水處乘涼,吃個飽就睡,怎麼會理你呢?所以,釣魚也要看天氣,選個溫度適宜的日子去釣,這樣才能有收获。記得有一次,夏天太熱了,我選個中午去釣,結果魚兒躲得比谁都厲害,半天沒見一條。後來我改變策略,等到傍晚天涼了再去,那效果,別提多好了。魚兒出來覓食了,鉤組一動,就有一條上來。魚兒在21~27℃的水溫下,才會活潑潑地吃飽了睡,睡醒了吃,這時候你去釣,才能有收穫。否則,水溫不對,魚兒不吃,你再怎麼努力,也是徒勞無功。

氣壓:魚兒的晴雨表,指數多少最開口?

野釣鯉魚不開口,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氣壓。氣壓這玩意兒,雖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卻是影響魚兒吃食能力的關鍵因素之一。氣壓會影響水的溶氧量,水中的氧氣多,魚兒才會活潑,吃飽了睡,睡醒了吃;氧氣少,魚兒就會變得萎靡不振,吃個飽就睡,怎麼會理你呢?從氣壓值上看,釣鯉魚最佳氣壓是990~1005百帕。氣壓越高,水的溶氧量就越多,魚兒就越活潑,吃食能力就越強。但這也不是絕對的,還要看氣壓變化。

從氣壓變化上看,要選氣壓驟升或連續升高的天氣。氣壓驟升,說明天氣轉好,水中的氧氣也會增加,魚兒就會出來覓食。氣壓連續升高,更是大好局面,魚兒會活潑潑地吃飽了睡,睡醒了吃,這時候你去釣,才能有收穫。氣壓值低、氣壓驟降或呈下降趨勢時,魚兒食欲不高甚至不開口。這時候你去釣,就是白費口舌。我還記得有一次,天氣預報說氣壓要下降,我還不死心,硬是拉著朋友去野釣。結果呢?扔了半天餌,魚兒連動都動彈一下,那感覺,比上上課還枯燥。後來我才知道,氣壓下降,水中的氧氣就少,魚兒怎麼會吃飢餓呢?所以,釣魚也要看氣壓,選個氣壓高的日子去釣,這樣才能有收获。

產卵:魚兒的忙季,這段時間不開口正常得很!

野釣鯉魚不開口,還有一個情況,那就是魚兒正在忙著產卵繁殖。這種現象在春末夏初最常見,原因是鯉魚一般在每年4~6月份分批次產卵。產卵時,雄魚會追逐雌魚,有時甚至會跳出水面,那模樣,別提多生動了。此時鯉魚的攝食積極性非常低,它們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繁殖上,怎麼會理你呢?等繁殖期過後,就是釣鯉魚的黃金時間,一直到深秋才因水溫降低而逐漸停止攝食。我還記得有一年春天,看到一條大鯉魚正在產卵,那模樣,別提多生動了。雄魚在前面引路,雌魚跟在後面,一個衝上去,一個衝下去,那速度,比競賽選手還快。我還沒來得及反應,就看到一大片的魚卵飄在水面上。這時候,魚兒正忙著繁殖,哪有精神吃餌呢?所以,如果你在這個時候去釣,就是白費口舌。

魚兒在產卵期,就像人們忙著辦事一樣,沒有精神吃飢餓。等繁殖期過後,魚兒會恢復正常的摄食習慣,這時候你去釣,才能有收获。所以,如果你在春末夏初去野釣,發現魚兒不開口,也不要灰心,這是正常的現象。可以改變策略,找個別的釣點,或者換種餌料,等到繁殖期過後,再來釣,那效果,別提多好了。魚兒在繁殖期過後,會恢復正常的摄食習慣,這時候你去釣,才能有收穫。

野釣鯉魚不開口,原因很多,有餌料問題,有溫度問題,有氣壓問題,還有產卵繁殖問題。釣魚人要懂得觀察天氣,了解魚兒的習性,才能提高釣魚的成功率。三天不開口,不要灰心,可以改變策略,找個別的釣點,或者換種餌料,等到天氣轉好,魚兒恢復正常的摄食習慣,再來釣,那效果,別提多好了。記住,釣魚本就是講究耐心和細心的玩意兒,不要急躁,不要灰心,總有一天,你會釣到滿滿的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555.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