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漂過長:影響靈敏度,易受幹擾,易丟失。調短、固定、防幹擾。
魚漂長目的三個原因及解決方法 。魚漂為什麼會自動漲目? 我們在懸墜底釣時,釣著釣著,突然浮漂自動高出一目二目,這也就是所謂的自動長目瞭。可能初學者也許會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他們所學到的、聽到的釣魚知識都是說浮漂不可避免都要“吃水”,連釣線也會少量吃水,所以浮漂目數越釣越少才對,怎麼會自動長目呢?
可浮漂長目是客觀事實,但由於各種原因,浮漂自動長目的真相被釣手自己給掩蓋瞭,所以感到疑惑不解,其中也包括一些老釣手。少量的長目誤以會是釣點有深淺或者自己調的釣目不準;更換過腦線以為是腦線加長瞭;也有釣者認為釣點魚多,魚托住瞭魚鉤沈不下去瞭。但在這裡,其實分析魚漂自動長目的真正原因有三個,我們應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才能保持釣組原有的靈敏度,才能釣出好的效果。下面就是魚漂自動長目的三個原因及對策:
一、水底的水密度增大使鉤餌變輕
這種情況往往在競技魚場或高密度魚塘休閑釣時發生,野釣較少。釣手連續不斷拋餌引魚,商品粉餌霧化,大批魚進窩攪動,使水底的水質變得混濁不堪,水的密度下層比上中層加大,鉤餌到達這裡所產生的浮力自然就增大,浮漂就到不瞭原定的釣目。也有的釣場,底部淤泥和殘存的食料較厚,魚爭食新餌時不斷攪動使其水底同樣變濁。
應對方法有四種:1、在懸墊上加少量鉛片,釣目不變;2、改變原定釣目,延長水線、上移浮漂;3、減少鉛片加大調目釣離底;4、不改變調目和釣目,但拋鉤離開餌窩中心區域、改釣窩邊沿,過一段時間再釣中心區。
四種方法各有各的特點,根據大師和高手們的經驗,采用後面二種方法通常較好。
二、水面有懸浮物,風線沒有沈下去
調漂時壓線入水,釣的過程中遇到油汙等懸浮物,風線漂在水面上沈不下去,或者水淺怕驚魚不敢壓竿入水,致使釣目擡升。這個原因比較好理解,但應對方法如果出錯,將帶來負面效果:原來魚訊雖少總還有,調錯瞭方向有可能一點魚訊都沒有。比如原先釣二目,魚咬鉤很有規律,長目到三目後,情況變壞,那麼此時應把浮漂往上移一目改釣四目,而不能往下移一目試圖恢復釣二目。否則會適得其反,把已經上擡餌鉤再提高,進一步惡化瞭魚就食的良好條件。當然主線用比重大的碳素線不壓竿,風線也能自然沈下去,這種情況就不會存在瞭。
三、釣線的延伸
尼龍線具有較大的延伸性,這是釣友都有體驗的。與彈性不同,延伸後的釣線不會再縮短。當釣到大魚或者連續釣上較多較大規格的對象魚後,釣線不可避免的都要延伸一定的長度。浮漂以下的主線和腦線的延伸反映到魚漂上就是長目。釣點越深,長目現象就越明顯。所以釣者在關註腦線的同時,要十分註意主線的使用壽命。釣線延伸引起的自動長目後果大多是魚訊變少、擡漂增多、魚易脫鉤等。應對的辦法就是重新找底復核一下,下移浮漂,找到最佳釣目就可以解決。
釣漂長目的影響與解決之道
魚漂長目這個現象,對於我們這些釣友來說,實在是夠麻煩的,不是嗎?你剛調好漂,準備享受釣魚的樂趣,結果漂突然就長目了,這讓你怎麼釣?釣漂長目會影響到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影響到釣組的靈敏度,讓你難以捕捉到細微的魚訊;還會容易受到外界幹擾,比如風吹草動,漂就亂擺;最嚴重的,是容易丟失魚,魚咬鉤了你都感覺不到,那豈不是白來一趟?所以,我們必須要解決這個問題,才能釣得爽,釣得好。
解決釣漂長目的問題,並不容易,需要我們多花點心思,多嘗試幾種方法。上面提到的那三個原因,對應著三種解決方法。第一種原因是水底的水密度增大使鉤餌變輕,這時我們可以加少量鉛片,或者改變原定釣目,延長水線、上移浮漂,或者減少鉛片加大調目釣離底,或者拋鉤離開餌窩中心區域、改釣窩邊沿。這些方法各有各的優點,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的方法。第二種原因是水面有懸浮物,風線沒有沈下去,這時我們應該把浮漂往上移一目改釣四目,而不是往下移一目試圖恢復釣二目。第三種原因是釣線的延伸,這時我們需要重新找底復核一下,下移浮漂,找到最佳釣目。
釣漂長目的問題,雖然讓我們頭痛,但並不是無法解決的。只要我們多學習,多實踐,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當然,除了上面提到的那三個原因和對策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可能導致釣漂長目,比如浮漂本身的質量,如果浮漂質量不好,那麼就很容易長目。還有,我們在調漂時也要小心,如果調漂不當,也會導致釣漂長目。所以,我們在選擇浮漂和調漂時,也要多加注意。
總而言之,釣漂長目這個問題,並不是無法解決的。只要我們多花點心思,多嘗試幾種方法,就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我們要享受釣魚的過程,不要過於在意外界因素的干擾,这样才能真正體會到釣魚的樂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