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四忌”:急釣、硬釣、亂釣、夜釣

釣魚,本是一種悠閒的活動,但在實踐中,如果不得其法,便如盲人摸象,勞無功憲。尤其釣鰱,有幾個「忌」字,要是碰上了,那真是白忙活一場。這裡就來講講這幾個忌,一個個講清楚,讓你下次出釣時,少走彎路。

一忌水溫低

鰱魚這種魚,挑溫度高低的。它們最喜歡的水溫,是在22到32℃之間。要是水溫到了這個範圍,釣餌放得對,釣法也夠好,那鰱魚見了餌,自然會湧上來。但要是水溫低於20℃,鰱魚咬鉤的機率就會降下來。等到水溫到了17℃以下,那鰱魚基本上就不見了影,不咬鉤了。可別以為這樣就沒法釣,雖然鰱魚是濾食性魚類,喜歡喝水裡的東西,但如果你用的是那些容易散開成霧狀的釣餌,而且那裡蟹魚又多,偶爾還是可以釣到幾條的。所以說,水溫這件事,得放在心上,是釣鰱成功與否的關鍵。

盛夏,正是釣蟹的好時節。初夏或者秋天,如果水面比水底還熱,鰱魚就會浮上來活動。要是水溫到了17℃,鰱魚還是有可能咬鉤,但那時它咬鉤的力氣很輕,你得用帶漂釣浮的方法,才能從漂子輕微的晃動中察覺到。這時候的釣法,也和夏天不一樣。夏天鰱魚咬鉤,是叼著餌料扭頭就跑,表現為拉黑漂或者拉倒海竿,釣手要是沒看到這種情況,可以不提竿。但要是看到,那上鉤的機率幾乎是100%。可到了17到20℃的時候,鰱魚咬鉤就特別斯文,只是拱、嘬,餌料叼在嘴裡,不正經攝食,這時漂子表現為輕微晃動,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釣手切莫錯過機會,應該立即提竿,上鉤串可達60%左右。要判斷準確,上鉤率還可能高一些,這跟盛夏釣鰱的情況很不一樣。

炎熱的盛夏,許多釣友都喜歡早晚垂釣,中午睡一大覺。其實夏天中午也是釣鰱的好時間,不過這時水面溫度太高,釣手應該將釣餌下到1.5米左右的深度。如果水深在1.5到2.5米之間,就可以直接釣底。鰱魚在釣餌的引誘下,會沈底攝食。要是水太深,就要選在鰱魚適合的水層下鉤。釣手可以通過幾個深度進行試釣,以尋求最佳深度。

二忌天氣悶

許多有經驗的釣鰱者都知道,鰱魚不怕熱,就怕天氣悶。悶,就是氣壓低,水裡缺氧,鰱魚最不耐缺氧。有時人還沒感覺到憋氣,但鰱魚已經不咬鉤了。

水裡的氧氣,大部分是靠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產生的,少部分是靠從空氣中溶解進來。晚上沒有陽光,光合作用就消失了,水中的氧氣要么被魚吸取,要么為其它原因分解,所以下半夜到天亮這段時間,水中的氧氣通常是不足的。如果趕上天氣悶,又沒有風,在鰱魚密度大的池子裡,就可能出现翻坑的情況——鰱魚浮在水面,嘴將嘴伸出水面從空氣中吸氧。要是缺氧嚴重,輕則昏迷,重則死亡。

解決缺氧的方法有天然的,比如太陽出來,水生植物經過光合作用產生氧氣。刮風將水吹起浪花,也能將空氣中的氧氣溶解在水裡。人為的方法是開增氧機,將水推動或者使它噴飛散落,讓空氣中的氧氣溶於水;也可以開動水泵強制池水流動,使水的上下層交換,均衡水的自氧量。

外出釣鰱,如果趕上天氣悶,尤其是雷雨前濕悶的天氣,鰱魚一般不會咬鉤。即使鯉鯽等底層魚,它們耐缺氧的能力比鰱鳙強一些,但在濕悶天氣缺氧的時候,也一樣不咬鉤,缺氧嚴重時同樣會昏迷或者死亡。

還有一種情況:開始釣鰱鳙魚時,上鉤的情況不錯,但在釣餌、場地等方面毫無變化的情況下,鰱魚突然不咬鉤了。釣手必定會從多方面去尋找不咬鉤的原因,比如改變釣點、改換釣餌,甚至改變垂釣方法,作瞭許多努力,但鰱魚仍不咬鉤,這時釣手往往會忽略瞭天氣變悶促使鰱魚不咬鉤的原因。雷雨前的悶,有天象的症兆,有些明顯的悶濕,人也能感受到;但有时候,人還沒有察覺到,而鰱魚已經感受到了,它們的表現就是不咬鉤。遇上這種情況,只有等待氣壓低天氣悶得到解除,才有可能釣到鰱魚。如果這種悶濕天氣不轉變,鰱魚是不會咬鉤的。所以說,悶熱缺氧,實為釣鰱之大忌。

三忌深水釣鰱

這裡所說的深水忌釣鰱,是指在深水中忌用底鉤釣鰱。如果水深在2.5到3米,多撒些酸味較重的誘餌,有可能引誘鰱魚沈底攝食,這時用底鉤也能釣到鰱魚。但如果超過這個深度,或者在更深的水底,那基本上就是釣不到鰱魚的。

四忌酸臭味過重

這裡主要是指用酸臭餌釣鰱而言。

提到酸臭餌能釣鰱鳙時,個別釣友有種誤解:認為鰱鳙釣餌癒酸癒好,癒臭癒佳。於是他們將目光投向那些奇酸異臭之物。有的尋求酸味物質時,選用醋精、檸檬酸等化工產品;選用臭味物質時,甚至使用人畜糞便作釣餌,這實在是不可取,這些東西所帶病菌很多,釣手自己易為感染,而且這些汙穢之物會造成對環境的汙染,有礙文明垂釣。也有些人用酸臭味極濃的餌釣,偶然釣上鰱魚,但這畢竟不是好釣餌。鰱鳙所喜愛的是帶微酸微臭的釣餌。在使用酸臭餌料時,其酸臭的濃淡程度,還受當時氣溫和垂釣水域水的肥瘦的影響。氣溫高和在肥水中釣鰱蟹時,酸臭味應稍為濃一點。由於釣場情況不同,所以釣手每到一個新的水域垂釣時,應該先少量調製釣餌作試釣,根據魚咬鉤的情況,對酸臭味進行調整。

釣鰱這件事,看似簡單,實則有許多門道。水溫低、天氣悶、深水、酸臭味過重,這幾個忌,要是碰上了,就得採取相應的措施,或者暫時避開。否則,那真是釣魚釣魚,釣得滿頭包,一點釣餌都釣不回來,多冤枉啊!所以說,要想釣得多,避忌是關鍵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29309.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