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野釣是短竿的天下,長竿基本上告別瞭魚獲

还在为长竿深水钓不到鱼而百思不得其解吗?是不是玉米和商品饵料都不好使?我不只一次看到,大鱼围在岸边伸出水面的树条下面转圈圈,成片移动的鱼星就是它们在水底活动的表象。夏季野钓就是短竿的天下,深水没鱼,挥汗如雨抛长竿的可以休矣。

本文共計685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3分鐘。

還在為長竿深水釣不到魚而百思不得其解嗎?是不是玉米和商品餌料都不好使?我不隻一次看到,大魚圍在岸邊伸出水面的樹條下面轉圈圈,成片移動的魚星就是它們在水底活動的表象。

夏季野釣就是短竿的天下,深水沒魚,揮汗如雨拋長竿的可以休矣。這時候不要扯什麼大魚出深水,一寸長一寸強的論調,也不要故作高深扯什麼釣無定律,魚獲會給你打臉的答案。你原以為的天氣熱,魚會藏在深水遠處的水底,不過隻是一廂情願的認知。

釣魚先要學會找魚,尋找魚活動的軌跡,可以通過魚星來判斷魚的行蹤。夏季水溫升高,魚的活性高、食量大,但陽光直射,光禿禿的大水面此時是藏不住魚的,就是有魚星,也是浮著不吃食的主。吃食的魚不起浮,無論水多深,魚群始終靠近岸邊遊弋覓食。隻有在水底食物較少時,商品餌料才好釣魚,魚有東西吃就難釣。

尤其是多雨的夏季,茂密的草叢旁、低垂水面的枝條下、大樹的陰涼處,反而是魚流連忘返的落腳點。這些地方食物充足、隱蔽性強、水溫適中,水體溶氧高,更適合魚活動棲息。想通過打重窩的方式強行把魚誘攏來是不可能的,而且過多的窩料發酵還極有可能造成水底缺氧,進一步惡化魚情。

魚要逐漸遷徙回至深水,至少要到中秋前後,這時水溫達到一年之中的峰值,河水水位經過整個夏季的暴曬,明顯下降,近岸水淺,深水底水溫合適溶氧量高,除瞭早晚光線暗淡時魚群冒險靠近岸邊覓食,其他時候都集中深遠處躲藏,此時早晚應釣近,白天隻能釣深遠。

總之,夏季野釣,越是大水面的地方越要用短竿出釣,越想釣大魚越要釣得近,一切遵循就近就淺尋找合適的釣點的原則,魚竿以4.5米內為宜,釣深1至3米之間,隻要是看不清水底的地方都可能下竿取得好魚獲。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