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多年,我總結出瞭10條釣魚定律

许多时候,一丁点诱因就会将我深深吸引在河边,持续多天坚守,直到完全摸清钓点的鱼情才肯作罢。过后回想,发现钓鱼也就那么回事,始终是自己以往经验的重复,不过是偶尔加深了对的印象,错的烙印。

本文共計1666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許多時候,一丁點誘因就會將我深深吸引在河邊,持續多天堅守,直到完全摸清釣點的魚情才肯作罷。

過後回想,發現釣魚也就那麼回事,始終是自己以往經驗的重復,不過是偶爾加深瞭對的印象,錯的烙印。

許多釣魚規律在我以往的文章中早有提及,似乎不該再多講,但是與其自欺欺人說些有的沒的,還不妨把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心得再總結,復述一遍。

1,空軍定律

凡是別人都釣不到魚的釣點,不論癮多大,也不要貿然下竿。

千萬不要自視過高,認為別人釣不到魚自己能釣得到。魚不認識大師,釣技的高低隻是釣多釣少的區別,都釣不到魚,說明水情魚情有很大問題,走空幾率很高。

2,小雜魚定律

凡是小雜魚都不鬧鉤的釣點,不可久守,要果斷尋找新釣位。

野釣的第一要務就是先找到有小雜魚鬧鉤的釣位。一開始就有小雜魚鬧鉤的地方,釣獲目標魚的概率更大,因為小魚誘大魚,適合小雜魚生存的窩點大個體魚必然也能適應。反之,自始至終沒有小雜魚鬧窩,絕不是好現象,取得好魚獲的機會十分渺茫。

3,窗口期定律

野魚不是誘過來的,是等出來的,有其特定的覓食時間段,打窩誘不來魚,除非是魚本身從窩點經過。

不在魚的開口覓食窗口期,無論你拋竿多勤密、作釣多認真、耐心多持久,都無濟於事。窗口期一到,魚群像突然從水底淤泥中冒將出來,即使是大大咧咧的鉤線,也能稀裡糊塗連竿上魚,這時半小時的魚窩,抵得過一整天的枯守。

4,落葉定律

水面到處漂浮著落葉,無風,水表油質油膩,像蒙瞭一層灰塵,不要下竿釣魚。

這種情況下,魚被囚禁瞭一樣不動不食,連小雜魚都不活躍,任何魚種都休想釣好釣多。這往往是低壓天氣造成水中缺氧導致的魚口難開。唯一的解藥是等著起風,風吹過來,把水面所有的漂浮物一掃而空。

5,逃逸定律

拖鉤逃跑的大魚,繞來繞去,看似慌亂無序,最後卻總是會朝著某個固定的位置直奔而去。

這個地方深深刻在瞭魚的基因裡,一旦魚遇到危險,是它回去的傢,是它的出生地,是它的庇護之所。有經驗的老釣友總能在同一處地方找到丟失的浮漂或是拉跑的魚竿。

6,溫差定律

無論陰晴雨落,凡是水溫涼手,而晝夜溫差又大於8℃的日子,白天魚都不怎麼愛開口,相對集中在夜晚覓食。

從水溫下降的深秋開始,直到來年水溫尚未完全回暖的初夏,漫長的季節中,隻要是大晴天,魚口都食欲不振,永遠難釣多,要麼起浮四散而開,要麼有魚星而不開口。一年四季中,釣魚遵循“熱中釣熱,冷中釣冷”的規律,勝算更高,即夏秋高溫時,應選擇高溫天作釣,中午是多數魚的開口窗口期,冬春低溫時,應選擇陰雨天出釣,尤其要抓住早口。

7,七天定律

從發現某種目標魚好釣開始,連續不間斷出釣,好魚情的持續天數不會超過七天。

這基於魚類自身的習性,任何魚種出現近岸狂口的情況,都隻局限在其甩籽前後,是為補充恢復體能而瘋狂進食,這一過程恰好為時一周左右。除此之外,手竿的長度很少夠得著魚道。

8,兩小時定律

任何釣點,任何魚種,任何天氣,認真作釣兩小時,沒有目標魚出現,都應果斷放棄,這說明當天魚情不佳,再堅守往往也是徒勞。

這完全是經驗感悟,是從無數次作釣實踐中總結而來,初看似沒道理,實則極準極靈,錯誤率很低,甚至可以反推說,沒有兩小時誘不過來的魚,否則就是魚不開口,當然前提是要你會釣魚,有多年野釣經歷。

9,一切魚均可抽浮

隻要頻率抽得快,沒有魚不浮上來。

之所以要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實踐中絕大多數人都習慣於直接釣底。須不知,很多時候,釣浮才是獲得好魚獲的最佳釣法,畢竟任何魚種想要釣多,都必須將它們誘攏至離底搶食狀態。抽浮抽到鯉魚、草魚、鯽魚、黃尾等等都不是個例。

10,打窩定律

釣浮少打勤補,釣底一次打足;流水少打勤補,靜水一次打足。

浮魚以攻擊性魚種為主,很少沈底覓食靜態餌,保持長時間持續拋竿誘魚或連續補窩的方式更對應其覓食的習性。底層魚則相對喜靜,謹慎許多,頻繁的補窩,無形中會改變著水底的環境,從而使魚長時間不敢進窩開口。此外,流水講究窩料持久留魚的效果,靜水則可以釣浮釣底靈活切換,窩料始終沈在一處。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9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