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鯽釣魚技巧:高效調漂方法解析

冬季釣魚難度大,冬鯽釣魚技巧解析

冬季釣魚難度大,這是釣友的共識。在自然水域的大水面釣場,用懸墜釣法更是難上加難。筆者最近一周內兩次出釣,第一次遇好天氣是零蛋,第二次刮大風降溫卻有25尾的收獲,這其中的奧秘除瞭用餌這一因素外,主要是魚漂的調整不同所致。

浙東地區冬釣佳節,人工大河釣鯽競技

每年的一月份是浙東地區最冷的時候,但1月23日多雲、2~11℃的氣溫非常適合冬釣。約瞭同單位的四位釣魚人驅車30公裡去四竈浦以西的十塘江釣魚。這是一條最新圍塗後開挖的人工大河,寬百餘米、長10公裡,西接杭州灣跨海大橋。入冬以來許多釣魚人都在此河釣鯽,高手的收獲經常打破5千克的記錄。

新手出師不利,高手收獲豐富

我們四人僅二人有冬釣經歷,但都是首次在如此寬闊的大河裡實施懸墜釣法,所以原本就不存此次出釣有豐收的希望,小有收獲即可滿足,但上午兩個小時隻一人釣瞭2尾,其餘三人都未見魚漂動一下的現實徹底打碎瞭我們的希望,冬鯽並不那麼容易上鉤,要對付它們,我們還沒有足夠的本領!而難得發動一次集體活動,獲魚心動的思想使我們放棄瞭在此與魚繼續鬥智的決心,下午大轉移至建塘江水庫。結果也隻有筆者僅獲鯽、鯿各一尾,其餘都是光蛋。

釣點處無魚?高手收獲豐富的秘密

那麼是我們的釣點處無魚嗎?否也!上午與我們四人相鄰的兩位高手,一位是擅長野戰的王林榮,隻見他不時地從水中提起一尾尾大鯽;另一位是西漁俱樂部的高手孫傑鋒,拉餌釣底,一二分鐘一尾,魚雖小,但上魚率驚人地快,估計上午就有四五十尾入護瞭。二位高手相距約10米,我們就在他倆的旁邊和中間,也是5.4米竿,水底都是平坦的硬質泥,不存在釣位、釣點的因素。

失敗原因總結,高手釣法揭秘

回來之後 總結瞭幾條失敗的原因:1.誘魚不到位,釣點處無魚。天冷魚聚窩慢,在有風有流的情況下,一小團誘餌易被水沖走、難形成窩子;2.餌狀態不好。拌餌時未掌握好兌水量,一開始過於幹硬,後來加水又變僵,5分鐘後都未見漂自動升起,說明霧化性能太差,硬餌難引魚咬鉤;3.釣組的配備不適應冬鯽開口小,咬鉤輕微的特點,我的3號漂似乎也不夠靈敏,不用說其他幾位用的大號或粗尾漂就更沒有信號瞭;4.缺乏自然水域冬釣的耐心和信心,兩小時無魚訊就堅持不住,總想到高密度魚塘過癮。

第三天再問同場的兩位高手那天的收獲是多少?他倆的回答使我們既驚喜又慚愧,王林榮釣瞭62尾鯽,總重5千克;孫傑鋒150~160尾總重5千克以上。問這魚該怎麼釣?二位的釣法又不大相同,真使我們大開眼界。

高手釣法詳解,極端調漂法分享

王:1號主線、0.4號子線,3號“紅狼”竹腳長尾漂,調7目釣2~3目。堅持搓軟餌,魚漂不自動升起不換餌,咬鉤以150克以上的大鯽為主,漂訊幅度大。

孫:0.4號主線、0.2號子線,2號“達摩”,無鉤調1目釣2~4目,蛋奶香型拉絲餌,保持一定的拋竿頻率。魚訊幅度極小,我們幾位都未看出漂尾的異樣動作,他就已起竿有魚瞭。

據此我們幾個人沒有魚訊的原因還應加上一條:未能針對自然水域冬天的特殊魚情正確調漂。因為我們始終是調4~5目釣2~3目的常規不靈不鈍釣法,既不能適應大鯽狡猾、吃口刁、餌料狀態不佳難騙其上鉤的特點。兩位高手成功的實踐給我們提瞭個醒:在正常調漂效果不佳的情況下,不妨試一試二種極端調漂法:一是調低釣高,雙子線都鬆馳,以消除魚咬鉤時魚漂對魚嘴的反向拉力;二是調高釣低,甚至把下餌也稍稍提離水底,以動態誘魚咬鉤。

實踐極端調漂法,收獲豐富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別人的經驗在自己身上有否效果還得實踐來檢驗。1月30日再度去原釣點,然而天氣比上次糟瞭許多,陰天3~5℃,偏西風4~5級、陣風6級,水面始終波浪洶湧,走漂厲害。孫釣友的拉餌底釣法肯定不行瞭,隻有王釣友的搓餌動態還可以試行。0.6號主線、0.3號子線、1號oc鉤不變,魚漂換用4號碳腳“鱗影”調7目釣3目,餌用比重適中的香餌,一顆餌下沈2目,下鉤擦底釣走漂。持續誘魚一小時多,終於有魚陸續咬鉤,漂訊是下挫1~2目,其中有兩次一竿雙魚,下午收竿共有大小鯽魚25尾計2千克,雖然還未趕上王釣友,但自己已經很滿意瞭,因為收獲的不僅僅是這些魚獲,主要的還是野釣冬鯽的又一調漂技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87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