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到這兩種魚,釣友們當成小雜魚,卻是很多養魚人夢寐以求的奢望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最近,釣魚的時候。
尤其是上午,魚不吃餌,在水面上追逐、嬉戲。
文:獨釣寒江雪
編輯:獨釣寒江雪
最近,釣魚的時候。
尤其是上午,魚不吃餌,在水面上追逐、嬉戲。
縱然餌料再誘魚,也無濟於事。
但是,我多數時候是不死心的,繼續慢慢上推浮漂,開始釣浮。
離水底十公分的地方,有青梢咬鉤。
青梢魚
這就是青梢魚,很多人叫噘嘴鰱,你們那裡怎麼叫它?
釣離底有一個弊端。
輕微走水,無法把控,順水流向下,並且餌料霧化在不同地方,不夠精準。
再上推浮漂,到離低30公分,有另一種魚咬鉤。(我釣的水深是1.2米左右)
有另一種魚咬鉤,我以為是白條,而其實,它的名字叫長鰭鱲。
我釣的長鰭鱲
釣起來的時候,看著很像白條,我不屑一顧的想要扔進水裡,旁邊有個釣友說,我@這是鱲。
然後從座位上站起來,走過來拿著魚看,說瞭句,長鰭鱲。
我知道長鰭鱲,卻不知道這片水域就有,曾經開瞭一個溪流缸,網上買過,超級漂亮,身上波光粼粼,猶如金絲楠木。
上面是我釣的軍魚,下面是我釣的長鰭鱲
於是,我又做瞭嘗試,發現長鰭鱲停留在離水底30到50厘米的水層,而且,我們釣出來的長鰭鱲除瞭在繁殖期外,很容易和白條弄混淆。
別人溪流釣到的長鰭鱲
就這樣被混淆後,也隻有很少的釣友發現,原來自己所在的地方是有長鰭鱲和寬鰭鱲的。
當瞭解到鱲的魅力時候,部分釣友就開始買魚缸養鱲瞭。
我也一直沒有在意,可能錯過瞭很多長鰭鱲,溪流缸後來改成水陸缸,因為養的鱲在我們當地,我一直感覺沒有這種魚。
我釣的長鰭鱲
因此,我在想,我當做白條,直接捏著鉤甩到水裡的長鰭鱲,恐怕也不在少數,於是,我開始特意釣長鰭鱲,雖然不多,但是還是有的。
我釣魚,佛性,遇見好看的,立刻收下,不好看的,放掉,活魚桶裡,優中選優。
最後。
隻留下一條,其它的魚,還有任務在身,回水裡繁殖去吧。
典型的外貌協會。
拿回去,放在魚缸裡,先試探著壓壓箱底,釣的多瞭,再開一個溪流缸。
下面那隻長鰭鱲嘴上受傷瞭
我們拉過白條的釣友都知道,這種魚,上鉤後亂蹦亂跳,沒有倒刺的鉤,很容易脫鉤。
所以,我換上瞭倒刺的鉤。
於是,釣上來的長鰭鱲,嘴上就會留下傷口。
當然。
我所釣的水域,是白條泛濫的水域,作釣有一定困難。
長鰭鱲的嘴大,我用大鉤,去鉤的時候,留下的傷口更大。
用小鉤,白條很容易吃死口。
用重鉛,用大號浮漂。
沈水快,在用大鉤,隻能委屈求全。
盡管如此,仍很難在白條叢中取到長鰭鱲。
我釣的長鰭鱲
我之前在溪流裡釣到過幾條軍魚,就用很早閑置的魚缸養起來。
我釣的軍魚個體不大,可以和長鰭鱲養在一起,於是,就混養瞭。
軍魚,頃刻間,就黯然失色瞭。
我釣的長鰭鱲
身上波光粼粼的花紋,長長的臀鰭非常漂亮。
另一種魚叫寬鰭鱲,也同樣的漂亮,甚至很多養原生魚的玩傢都傻傻的分不清。
寬鰭鱲
也是非常的漂亮,人們稱它們為溪流精靈。
想瞭解寬鰭鱲的釣友可以在今日頭條上搜索一下,裡面有詳細的介紹,而我釣的寬鰭鱲並不多,拿回傢很難存活,一般情況下都是即釣即放。
我除瞭在溪流裡釣馬口的時候碰到過寬鰭鱲,在大河道裡,釣馬口的標點,都沒有遇到過寬鰭鱲,你們呢?怎麼稱呼長鰭鱲和寬鰭鱲呢?是溪哥還是桃花魚?
大傢釣到過這兩種魚麼?
享受當下的快樂,因為這一刻正是你的人生。我是獨釣寒江雪,一個沈迷於江河湖泊的釣魚人。
記得點贊收藏呦,並轉發出去!謝謝朋友們!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0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