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你空軍的主要原因是等大頓口或者黑漂!它是個大,不是傻子

野钓!你空军的主要原因是等大顿口或者黑漂!看完让你直接拍大腿后悔,白白损失了这么多次上鱼的机会!直击钓鱼人的灵魂!钓大鱼的朋友们,有的时候看到顿

本文共計397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6分鐘。

野釣!你空軍的主要原因是等大頓口或者黑漂!看完讓你直接拍大腿後悔,白白損失瞭這麼多次上魚的機會!直擊釣魚人的靈魂!釣大魚的朋友們,有的時候看到頓口幾乎都不去理會。一心隻想去打黑漂,釣鯉魚、大鯽魚的朋友幾乎小的頓口也不會去理會,一心隻想去打比較大的頓口。其實,這就是釣魚人的心病,他們能夠通過自己想釣的魚個體大小、自己使用的線組、魚鉤的大小去自動甄選要不要擡桿的時機。目標魚的個體越小,他們對浮漂動作的敏感程度越高。釣小鯽魚的時候,也許微微下頓都不擡桿。釣大魚的時候,浮漂連著頓,就剩個漂尖都不提桿。好瞭!還是那句話,不是釣魚人也寫不出來,不是釣魚人你也看不懂。

直接上幹貨!就是愣懟!讓那些釣魚的科學傢無路可走。

在開始之前按照我們的老規矩先說一下釣魚的底層邏輯,我們所謂釣魚,其實釣的就是魚的習性,而魚的習性就體現在釣位的選擇上。魚不可能隨隨便便就找一個地方停留,一條河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魚。魚既然要停留的地方一定是這個地方的水深,安全,食物,氧氣等滿足他的生理需求,所以他們才會自主並且大量的停留在這裡。如果你找不到這個地方,那麼你這個魚會越釣越難受。絕對不會有一個很好的收獲。你隻能釣到從這裡路過的魚。再說一個冷知識。釣路過的魚和釣魚窩裡的魚,它們兩個的吃餌狀態是不一樣的,過路的魚更體現為吃完餌料馬上就走。而且吃餌的狀態會更加謹慎。

而我們現如今很多釣魚人偏偏就有著靠餌料把魚誘過來的想法。其實這都是釣魚的視頻看多瞭,我們很多大師、主播在高密度的黑坑裡表演餌料的誘魚功能。他們是在用爆連的方式掩蓋另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魚的密度。當魚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以後,誰傢的餌料不是嘎嘎好使,誰傢的浮漂不是嘎嘎好使,而我們很多釣魚人偏偏就信,把這些所謂的爆連釣法、爆連餌料,硬生生的搬到瞭野外垂釣的環境當中,你覺得你能成功嗎?

直接步入正題!

一、釣大魚!

釣大魚的朋友們,似乎都有這個習慣,不黑漂不提桿。總是認為自己釣到魚個體大,這個魚隻要是真的想吃這個餌料的話,那麼他把餌料吃到嘴裡以後,轉身走的時候必然是黑漂的。甚至有的釣魚人認為這個漂不黑根本就不能打,有可能是魚在試探性的吃餌料或者是拿身體蹭的。雖然這麼說很有道理,但是這種理念也讓我們喪失瞭很多大魚真正吃口的信號。

我們在釣大魚的時候,最主要的一個特點是什麼?當然是我們的線組使用的比較大。我們的魚鉤使用的比較大。我們的浮漂浮力很大。那麼我們釣魚人想沒想過這個道理?一隻吃鉛10g的浮漂。這個魚把餌料吸到嘴裡以後,那麼他已經付出瞭很大的力氣瞭。如果在這個過程當中魚被我們的魚被魚鉤勾住瞭。那麼我們的浮漂就會出現連續的下頓。或者是直接黑漂瞭。可是這個魚如果沒有被我們的魚鉤勾住,而是在中途被魚吐出去瞭。那麼我們的浮漂也隻是簡單的體現為下頓信號。然後快速歸位。那麼我們的魚鉤能勾住魚嘴的概率又會是多大呢?

而且大魚有一個比較拿手的絕活,那就是涮餌。這個魚吸進嘴裡去,立刻吐出來。沒有危險瞭,再去吃。就連青魚這麼大的魚,都有把魚鉤吃到嘴裡再吐出去的習慣。況且!就算是魚把我們的魚鉤吃到嘴裡去瞭,那麼這個時候,我們不提桿,那麼這個魚就有時間去把魚鉤吐出去。但凡是我們的魚鉤沒有掛牢,那麼這條魚就跑瞭。我們經常遇到的那種,連著頓瞭兩三次,我們手都拿著魚竿瞭,準備再頓一下,或者黑漂就提桿。結果浮漂復位瞭,很長時間沒有動作瞭。釣大魚的朋友們一定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沒釣過大魚的人你還真的不能理解這個動作。這就是典型的魚吐鉤的過程。

所以!不管是我們釣大魚的哪種調漂方式,隻要是浮漂出現的有力下頓,隻要是能夠明確的知道是魚進嘴的信號,那麼我們就要提桿。雖然有錨到魚的風險,但是事實證明,如果每天隻打黑漂的話,那麼我們可能要連續空軍很多天才能釣一條。而這一條毫無例外是被魚鉤掛牢的哪一隻。這個時候,我們就要說一下釣大魚的兩種常見的調漂方式瞭。雖然我們常說釣大魚,哪一種調漂方式都無所謂。但是最起碼我們要知道哪一種調漂方式的最佳擡桿時間。

重鉛到底。很多釣大魚的釣友們在釣大魚的時候,都喜歡重鉛到底這種方式。沒有問題。但是隻要是我們的浮漂出現瞭信號,那麼隻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魚在吃餌的時候,被我們的魚鉤掛住瞭。然後拖動鉛墜移動位置。換句話說,隻要你的浮漂下頓瞭,就說明魚已經被魚鉤掛住瞭。如果你不擡桿的話,那麼就有可能讓魚吐出去。所以,這種情況下,完全是可以擡桿的。而且中魚的概率是比較大的。另一種就是蹭線。魚的個體很大,他在我們窩點裡遊動的時候,尾巴或者身體是會蹭到我們的線組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加長我們的子線。拋竿以後,把我們的魚竿往後拉一下,讓我們的子線拉直,這樣就可以有效的降低魚蹭到我們主線的概率。懸墜釣。不管你是調幾目,釣幾目。隻要你的鉛墜是懸起來的,那麼有力的頓口就可以理解成魚進嘴的信號。所以!提桿就可以瞭。

二、釣小魚。

首先如果你沒有合理搭配浮漂、線組、魚鉤的能力,那麼就別把靈敏度太當回事。為啥一直要說這個問題呢?是因為很多人存在著很大的誤導。1.0的浮漂確實比2.0的浮漂靈敏。但是如果你搭配的是3.0的主線呢?搭配的是10的伊勢尼呢?那就不靈敏瞭。真正的高手是哪個方面都搭配的比較好,而不是隻抓住個調漂,來回的折騰。這不就是典型的自行車破胎,換車鏈子嗎?

浮漂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讓鉛墜懸起來,一種是讓鉛墜躺下。哪一種都可以。隻不過,如果你想讓浮漂懸起來的話,那麼你就要保證您今天釣的這個魚,能夠把你的子線吸彎曲,我們都知道,要想讓我們的浮漂產生信號,那麼魚在吸我們的魚鉤的時候,子線就必須要彎曲。這樣才能帶動我們的鉛墜下降,從而帶動浮漂下降。所以,如果你的子線很粗的話,那麼你的浮漂就不會出現那種比較大的頓口。一種是讓鉛墜躺在水底。那麼這個時候,隻要是我們的浮漂出現瞭動作,基本上都是魚已經把魚鉤吃到嘴裡去瞭。然後帶動著鉛墜出現的信號,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還有什麼理由去不提桿呢?是要等魚在水中擺頭,然後把魚鉤吐出去在擡桿嗎?

三、核心。

所以?釣魚的核心到底是什麼?說真的是魚鉤。首先是足夠的鋒利。千萬不要說線粗瞭對魚有影響,這麼大的鋼鉤子放進魚的嘴巴裡,他能不知道嗎?那不是笑話嗎?它一定是感覺到以後迅速吐出去。那麼吐出去的這個過程,如果掛不住魚的嘴巴的話,說什麼也是白扯。就算是你的鉛墜是懸起來的,魚吸餌的時候你能看見。如果沒掛住魚嘴的話,那麼你的浮漂一樣會快速的回位。況且你看到的頓口一定是魚吸餌的時候嗎?這就說到瞭我們線組的盲區。

我們現在使用的子線雙鉤都是有盲區的。如果你上鉤的餌料大於你浮漂的浮力,那麼你的盲區就存在瞭。上鉤的餌料就像一個船錨一樣停留在水底,那麼這個魚吃到我們下鉤以後,隻要他不把你的下子線拉直,你的浮漂就不會有信號,所以你看到的信號很多時候都是魚把魚鉤吃到嘴裡以後轉頭離開的信號。這個盲區其實就是你兩枚魚鉤之間的距離和一整條直線的。距離比如下鉤落在瞭上鉤的左側,那麼魚如果從左側來,它隻需要吸動你兩個魚鉤之間的距離。就可以把你的子線拉直,那麼你就可以有信號。如果魚從右側來魚需要把你的魚鉤叼在嘴裡,遊出你整條子線的距離,你才能有信號。

其次是餌料。這就要求我們要使用的餌料一定是入口即化的餌料。那麼什麼餌料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目前為止隻有極個別的狀態餌或者是散落。散落的餌料在魚一吸入進水的時候會迅速的散開。那麼自然而然我們魚鉤的鉤尖就露出來瞭,我們很多釣魚人喜歡搓大球,把整枚魚鉤都包裹在魚餌裡。那麼這個魚餌如果再硬、再黏。魚把魚鉤吸到嘴裡以後,會吐出去的更容易,因為你的魚鉤根本就沒裸露在餌料的外邊。

最後是魚鉤的個體。這也要求我們釣魚使用的魚鉤一定要大。線組對釣魚信號的影響,我們上邊已經說瞭,確實線組系能夠有效的彎曲,讓我們的浮漂產生信號。當線索出瞭以後,他會擋在魚的外邊。可是你的魚鉤一定不能小。魚鉤小就意味著它在魚嘴中的形成更小。那麼你的魚鉤勾住魚的嘴巴的概率就小。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釣大魚的時候往往使用的魚鉤都很嚇人。而往往這些被我們認為不會釣魚的人使用的魚鉤很大的人往往能釣到魚。它的好處我們就不說瞭,不跑魚。強度更高等等。就單單這一個能夠增加掛住魚嘴的概率,就是小鉤達不到的。尤其是在配合著鉛墜觸底的這種釣法更是絕配。

好啦,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jq/65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