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海洋,愛護海竿。
海竿這玩意兒,雖然沒手竿那麼長,但結構可是比手竿複雜多了。每節竿子上都有導線環,不能隨便拉出來單放,這就給我們清潔竿體帶來了不少麻煩。那麼,該怎麼保護自己的海竿呢?今兒個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攜帶時的保護
出門釣魚或收竿回家時,要記得把繞線輪先卸下來單放,把幾支竿體放在一起。買竿時,每支竿梢都配有一個塑料保護套,有些人用完就把它丟了,或是在用過幾次後丟失了,他們認為套著竿梢麻煩。但實際上,這個保護套既保護竿梢,也保護導線環,防止導線環鬆動和與其他竿的導線環相碰。所以,一定要用保護套。若用魚竿包,就把竿子逐個擺齊裝入包裡。為了避免磕碰,也可把幾支竿子捆綁一下再裝包。
無論是騎車或乘車,都要注意防止竿體被擠壓,不要把竿體放到物件下面承受壓力。
使用時的保護
選擇海竿時,要根據所使用的餌團大小來選擇適當的長度。如果餌團過大,而竿子細小,在揮竿投餌時,竿梢承受的重力太大,容易造成斷線折竿現象。
拋鉤的力量不要過猛,用勁過猛也容易造成竿梢部折斷。
抽拉推入各節竿也應用力適度。各節竿抽出後應輕輕向左或向右擰一下,使竿節之間固定,避免鬆動;收竿時再向相反的方向擰一下,就可以輕易地收竿。抽竿時不能抽得過多,否則在收竿時會出現卡死收不進去的情況,尤其是在雨天使用時由於竿體有水,推入時會更為困難。若一時推入不動也不要性急,慢慢擰,用布包著竿體擰效果會好一些。
無論是往炸彈鉤上掛餌準備投鉤或是收線從鉤上取魚,都應先把竿子放到合適的地方,最好是架到竿支架上,若附近有樹也可靠樹讓竿體豎著,總之不能隨意平放到地上。特別是在釣著大魚的時候,釣魚人很容易因為興奮而踩壞竿子。
海竿上的導線環是金屬製作的,大多是鐵,再在外面鍍鋅,看起來很有光澤,但容易生銹。所以,每次收竿回來之前,一定要用軟布擦拭導線環及竿體,清除汙漬和水分。回來後應擰掉把柄部的堵頭,使竿體內的各節之間透氣,讓水分蒸發,保持竿體和導線環的乾燥,避免因潮濕而造成魚竿表層起泡,導線環生銹。
“丟卒保車”。因為海竿多用作底釣,所以經常出現鉤墜被水中的障礙物掛住收不回線的現象,無論怎麼拉拽,仍拉不回線。這時就要考慮用先保護竿不受損傷而寧願斷線跑魚的方法了。可擰轉竿體,讓竿梢等前幾節盡量多繞上一些線。由於竿上的線多了,就減輕了竿梢的承受力。這時再使勁拉線,線可能會斷,但不會損傷魚竿。若有可能的話,人可以下到水中去拽線,就更不會損壞竿子了。因為竿的價值遠比魚鉤魚線高,所以這時采取“丟卒保車”的方法是明智的選擇。
到了冬天,大多數人就不出門釣魚了,也就是釣魚人常說的該“封竿”了。“封竿”之前應把各支釣竿普遍檢查一遍,擦乾淨,把導線環上的灰塵汙物清除掉。
繞線輪,是海竿釣具中最為重要的結構,也是最為複雜的釣具。它由許多小零件組成,各個小零件“各司其職”,缺一不可。而且繞線輪的價值甚至比魚竿還高,所以應特別注意保護。
不釣魚時,繞線輪應單獨存放。有些人為了省事,收竿時不取繞線輪,這樣容易碰撞竿體,也易損壞繞線輪。每個繞線輪都應單獨用盒式或用袋裝好,避免相互碰撞。因為繞線輪上都有魚線,單獨包放也避免魚線互相纏繞。裝時雖麻煩一些,但用起來方便多了。
在往竿上裝繞線輪時,一定要使竿子上的上下兩個卡子卡緊輪腳,不能鬆動。萬一因鬆動而掉到地上,就有可能摔壞輪把或前面的半圓形的撥線架。若掉到沙、土中,沙子進到輪子裡就更麻煩了,會直接影響到使用的效果。
若對輪子的結構不太熟悉,千萬不要隨便拆卸輪子。拆了以後就裝不到原來的樣子,影響使用。若感到輪子出現了問題,需要修理,應請有經驗的朋友幫助拆卸修理,或送到漁具店請專業人員修理。
繞線輪在收竿時應擦試乾淨。
由於繞線輪內有許多輪齒,所以應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往輪齒中注入潤滑油,保養輪子。若是海釣,由於海水中含鹽分大,易腐蝕線輪內的金屬齒輪,因此,用後應用淡水沖泡線輪,先浸泡20分鐘,然後沖去海水,擦拭於水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j/6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