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其他釣友打窩上魚快,我一打窩就沒魚咬鉤瞭?看瞭分析秒懂

但要说有没有例外,还真有,那就是您瞅着那鱼一条条地进了窝,但就是不吃饵也不上钩,怎么办呢?的确有些情况是需要打重窝的,但那大多是大水大鱼,如果您

本文共計1014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5分鐘。

不打窩有魚打窩反而無魚上鉤咋回事?3句話總結到位,很多人不知。

釣魚時如能打出一個好窩,要麼上幾條大傢夥,要麼連桿停不下,一般來說這次釣魚基本都會欣喜而歸。但要說有沒有例外,還真有,那就是您瞅著那魚一條條地進瞭窩,但就是不吃餌也不上鉤,怎麼辦呢?本期《漁課堂》為大傢分析一下這個原因。

一、餌料霧化過度。

這第一個原因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其實霧化這東西並不是每次釣魚都需要,也不是釣什麼魚都要用的。即使在目標魚需要一定的霧化,也千萬別過度,一旦霧化過度,那些細小的餌就會在水下形成密集的一大團,人和魚的可見度都會大大降低,這就造成瞭魚發現不瞭魚餌,你說還怎麼咬鉤呢?

二、打窩過大過重。

有些釣友為瞭更高效地誘魚,不惜打出重窩、大窩,可是這種行為對漁獲來說有時候會適得其反。的確有些情況是需要打重窩的,但那大多是大水大魚,如果您在小水域野釣,費力打瞭重窩,效果肯定是有,不過魚面對吃不完的食物,它們還會光顧你魚鉤上那小小的餌團嗎?另外還一點,就是天熱的時候,重窩極易發酵變質,發酵的過程窩餌會吸氧,此時魚會因缺氧而輾轉到窩子外圍,如果你在重窩上釣瞭3、4個小時,很有可能那發酵後的味道把魚徹底全熏跑。

三、窩餌味型不當。

還有些釣友總嫌窩餌的味道不夠,總感覺誘不來更遠處的魚,於是就把味型調重,甚至不惜加更多的小藥。其實這個做法還不如打重窩,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在窩裡不會有任何魚。為什麼呢?因為味道重的窩餌,在四處發散的時候會逐漸減低味道,這的確對遠處的魚有好的效果,它們聞到後就會遊來,但離窩子近瞭則又會被那太沖的味道趕跑,不敢進窩。所以綜上所述,魚窩咱也打瞭,但要打得對打得有用,要讓魚窩成為釣魚事半功倍的利器,而不是事倍功半的累贅。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