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威碳纖維再獲突破,量產T1100打破日本封鎖,做魚竿真的是副業
今年天元的洺將刷新瞭不少釣友的認知,一條魚竿售價2199起步,當然,它之所以賣的這麼貴,有很大的原因是所采取的碳纖維是日本進口T1100級,由於國內沒法生產這麼高級別的,所以人傢不僅漫天要價,還隻授權瞭國內幾個廠有權使用。碳纖維被封鎖魚竿本身的製作沒有太高的技術,滄州那一帶大把工廠,真正的核心在於原材料碳纖維的生產工藝。
今年天元的洺將刷新瞭不少釣友的認知,一條魚竿售價2199起步,當然,它之所以賣的這麼貴,有很大的原因是所采取的碳纖維是日本進口T1100級,由於國內沒法生產這麼高級別的,所以人傢不僅漫天要價,還隻授權瞭國內幾個廠有權使用。
碳纖維被封鎖
魚竿本身的製作沒有太高的技術,滄州那一帶大把工廠,真正的核心在於原材料碳纖維的生產工藝。這玩意從60年代研發後,由於重量輕,強度大,耐腐蝕,大規模應用在航天、體育設備上,諸如飛機、魚竿、自行車架。日本在這方面的研究尤為先進,以至於東麗的T系代號逐漸成為行業標準。比如說T800、T1000、T1100,T後面的數字越大說明強度越大。在過去的20年裡,美國、日本是采取瞭技術封鎖,國內的碳纖維非常艱難才從T300升級到T1000(國內T1000這兩年才量產,日本已有T1200試驗品),比人傢整整落後瞭兩代。
所以導致國內的漁具生產有個很奇特的現象,都以標榜進口碳纖維為榮,一開口就是我的產品是東麗的,但利潤大頭卻給日本拿走瞭,還時不時漲個價、斷個供。
光威T1100級碳纖維已經量產
但這種情況在明年將會迎來很大的改觀,光威復材在最近宣佈瞭,此前研發的T1100級別碳纖維已經通過驗收,並逐漸形成規模化生產。聽到這裡有些釣友會問瞭:光威復材和光威漁具有啥關系嗎?不但名字像,連商標都一樣。
其實兩傢公司是系出同宗,光威本身是山東的一傢魚竿廠,是搞漁具的,結果搞著搞著他們就發現瞭,國內的廠都是從日本拿原材料,然後自己做簡單的加工,利潤還有渠道全部受製於人。於是在1998,創始人光威改變瞭路線,開始自己研發碳纖維。剛開始想得比較簡單,搞出來的纖維自己用,用不完再賣,沒想到規模和水平越弄越大,07年直接拆分出一個光威復材,專攻碳纖維,直接把一個副業(碳纖維研發)變成主業。目前光威、神鷹、中簡是國內碳纖維行業三大巨頭,航天、軍工領域都有它們產品的身影。
光威魚竿為啥不用自己產的T1100碳纖維?
那為什麼光威自己有T1100級的碳纖維,旗下的漁具廠不用呢,反倒讓天元搶瞭風頭。道理很簡單,T1100是目前國內碳纖維的最高水準,剛剛搞定瞭一系列流程,目前的產量不會很高,肯定是優先供給航天、軍工等重要領域,至於魚竿這種娛樂器材,還需要排隊等等。但是從以往卡脖子的經驗來看,隻要國內研發出來瞭,那價格很快就會暴跌,到時候人手一把T1100也不是啥稀罕事。
光威復材在國內碳纖維領域大殺四方,而光威漁具給人的感覺有點低調,上陣子投資的釣王杯還弄出釣王作弊,很多釣友都質疑它內定人選。但正如崔秉亮說的那樣,單純是組織的人不專業,光威根本不屑幹這個,國內做漁具的,有一傢算一傢全綁一起,都沒人傢一個重。道理很簡單,大部分的漁具廠隻是負責組裝,光威是集研發和設計於一體,人傢的碳纖維都已經上飛機、上火箭瞭。往大瞭說,這叫突破封鎖,讓航天、軍工不會受製於人,往小瞭說,未來你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魚竿。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3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