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旁人尖叫的小鉤細線搏大魚,主、子線是怎麼搭配的?

我們在網上會不時地看到有小鉤細線釣上來大魚的消息,很多釣友嗤之以鼻,認為那是不可能的,隻是想博人眼球而已。其實小鉤細線搏大魚也並不是不可能,隻需要主線和子線的搭配合理,再就是有嫻熟的遛魚技術。

我們在網上會不時地看到有小鉤細線釣上來大魚的消息,很多釣友嗤之以鼻,認為那是不可能的,隻是想博人眼球而已。其實小鉤細線搏大魚也並不是不可能,隻需要主線和子線的搭配合理,再就是有嫻熟的遛魚技術。

怎麼樣的合理溜魚,網上的有關文章介紹不少,我們這裡不再累述,這裡隻想單獨說說子線和主線怎麼搭配才算是合理搭配?,怎麼搭配才不容易切線?

大傢都知道,在正常的情況下配置線組都是主線線號要大於子線線號,這樣一旦拉力超過峰值會切子線,從而保護主線上的浮漂和鉛墜安然無恙,換一副子線就又可以正常垂釣瞭,但有兩種情況會威脅到主線的安全,有切主線的可能性,原因是兩條子線加起來的拉力會大於一條主線的拉力值。

一是當釣點有雜草、樹枝等障礙物時,一鉤掛魚一掛障礙物,這時提竿兩根子線都有受力的可能,一般來說,總有一根緊一根鬆,兩根都緊同時受力的情況不多,雖然不多但也會有,那麼這時兩根子線的拉力就靠一根主線來承擔,這種情況下就有可能切主線。

二是當“搭橋”時,所謂“搭橋”就是一鉤鉤住魚嘴,另一鉤鉤住魚鰭或魚的其他部位。這時兩根子線同時受力的可能性很大,一鬆一緊的情況反而倒少瞭。那麼這時也是兩根子線的拉力靠一根主線來承擔,同樣會有切主線的可能。

有的釣友或許會說:如果把兩條子線的號數加起來小於主線的號數,單根子線的號數仍可設定小於主線號數,這樣不就解決問題瞭嗎?這樣理論上可以,實際操作不行,我們可以做個如下實驗。

用“1+0.6”線組和“2+0.6”線組同時釣獲同樣重量的魚,“2+0.6”線組容易切子線,而“1+0.6”線組堅持的時間要長,反倒不容易切子線。

其實,這裡涉及到一個主線延伸性的問題,越粗的主線延伸性越差,而主線的延伸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子線,就像軟桿子護線是一個道理。我們這時對“2+0.6”線組比“1+0.6”線組容易切子線就很好理解瞭。

由此可見,主線和子線的線號差距越大越容易切子線,鉤掛障礙物或出現“搭橋”情況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情況下是一鉤中魚,所以有經驗的釣手在釣大魚時往往設定子線小於主線一個線號,釣小魚時由於所用的主線本身就不粗,所以設定子線小於主線零點幾個線號就可以。

另外,一個線組的主線和子線建議使用同一品牌的,不同品牌釣線的延伸性存有差異,避免出現因延伸性的差距而導致的切線。

線組的合理搭配是小鉤細線搏大魚的基礎,再加上嫻熟的溜魚技術、合適調性的釣竿,在垂釣中很有可能讓不可能變是可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