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珠浮漂抗風浪、靈敏、醒目?不用不知道,一用嚇一跳

碰珠浮漂也叫對撞浮漂、撞珠浮漂,就是在普通立式浮漂的基礎上增加兩顆對撞醒目豆,即頂珠和浮珠,一般情況頂珠的顏色為紅色,浮珠直徑略大於頂珠並有多種顏色可選。這種浮漂商傢宣傳的優點是抗風浪、靈敏、醒目,單憑我們想象的確如此,尤其觀漂方面因加上瞭兩顆醒目豆,應該比加粗目觀漂更清晰。

碰珠浮漂也叫對撞浮漂、撞珠浮漂,就是在普通立式浮漂的基礎上增加兩顆對撞醒目豆,即頂珠和浮珠,一般情況頂珠的顏色為紅色,浮珠直徑略大於頂珠並有多種顏色可選。

這種浮漂商傢宣傳的優點是抗風浪、靈敏、醒目,單憑我們想象的確如此,尤其觀漂方面因加上瞭兩顆醒目豆,應該比加粗目觀漂更清晰。我瀏覽某多多平臺,僅一傢商鋪售出的就達10萬+,於是我也入手一支​,不用不知道,一用嚇一跳,正所謂“理想太豐滿,實用太骨感”。

為什麼我這麼說?經過我在“實戰”中的使用,分析如下:

一、針對碰珠浮漂的抗風浪性分析

不用我多說,多數釣友都知道一支浮漂抗風浪對我們垂釣的重要性,因為我們絕大多數時間是在露天環境中垂釣,也隻有天寒地凍之後少部分釣友才“轉戰”溫室大棚。在露天環境中垂釣,尤其是在江河湖泊,隻要有風就會有浪,就會有走水,隻是程度大小問題,更別說有自然流水的江、河瞭,遇到這種情況會換用傳統釣或鉛墜著底或跑鉛,有款抗風浪的浮漂,想想就美。

現實情況是:首先說頂珠,橫截面積不知要比普通浮漂的漂尖大幾倍,就是比加粗目也會大很多,那麼招風問題就凸顯瞭,浮漂傾斜的力度會更大,或幹脆被風推著走。再說浮珠,我們平時會看到水面的漂浮物會隨波逐流,浮珠同樣不能幸免,毫無疑問,走漂問題會更嚴重。

由此可見,說碰珠浮漂具有抗風浪性是合著眼睛臆想出來的。

二、針對碰珠浮漂的靈敏性分析

稍微有點物理常識的釣友都知道,物體之間產生摩擦有幾種方式,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其中滑動摩擦產生的摩擦阻力為最大,我們平時磨剪子、磨菜刀就是利用的滑動摩擦。

漂尾從浮珠中穿過,浮漂產生動作時與浮珠產生的摩擦就是典型的滑動摩擦,有的釣友會說這點摩擦阻力可以忽略不計,那麼請問你調釣加粗尾浮漂時為什麼把加粗部分露出水面不參加調釣目數,還不是因為加粗尾部分會增大排開水的體積,減弱浮漂的靈敏度,就是零點零幾克也要考慮進去,那麼換用碰珠浮漂為什麼多出來的阻力就要忽略不計呢?更何況這個產生的阻力並不比粗尾浮漂小。

所以說碰珠浮漂比其他浮漂更靈敏沒有一點根據。純屬無稽之談。

三、針對碰珠浮漂的易觀漂性分析

上面我們提到過,我們垂釣的環境絕大多數是露天環境,不論野釣還是黑坑,沒有一絲風的時段很少或說很短,更何況釣友還常說“無風不釣魚”,有風就會使水面起波浪,浮珠就會隨著水面的起伏而起伏,此時更不易觀察到魚的吃口信號,說真心話,還不如普通的浮漂好觀漂,如果產生的浪足夠大,還會淹沒浮珠,碰珠完全失去意義。

另外,我在使用中還發現一個毛病,在我拋投瞭大概20桿左右後,出現浮珠和頂珠黏連的情況,浮珠和頂珠的材質是使用泡沫物質,在對撞數次後極易產生變形或黏連,與原來設想的大相徑庭。

說碰珠浮漂比其他浮漂更容易觀察漂相,明顯是個偽命題。

四、其他存在的問題分析

有的釣友說碰珠浮漂免調漂,這個屬於無稽之談,它的調釣和其他浮漂並沒有區別,沒有優勢可言。再就是(三)中說到的遇到浪大時,浮珠會給頂珠一個向上的力,導致整個線組向上移動,無形中會產生“逗釣“的結果。

如果是守釣大魚或原來設想的讓釣餌為靜餌,嚇跑警惕性高的大魚就成立瞭,原來的設想會被打破,如果是搓餌還極易脫落。

五、綜合分析

通過以上四點分析,我們可知碰珠浮漂的弊端多多,如果要硬說它有優勢的話,也就是適用於溫室大棚,在這種調漂桶那樣的理想環境下使用,觀漂還直觀一些,但我們的釣友當中有多少釣溫室大棚,又有多少機會是在風平浪靜、水面如鏡的水域垂釣呢?

說到最後

碰珠浮漂在一傢店鋪就能賣到10萬+,估計是商傢的宣傳噱頭在起作用,買這款浮漂的釣友應該和我一樣​又一次​交瞭智商稅。建議那些想入手這款浮漂的釣友要三思而後行,雖然錢不多,但買來後成為壓箱底貨畢竟心裡會不爽。

我是​悠​​漁樂​好,酷愛釣友也喜歡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是我的初衷,感謝您閱讀的同時也期望得到您的關註和支持。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