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釣大師稱號是否“真金白銀”?背後的小秘密不合理但合情
競釣大師稱號是釣魚圈裡唯一國傢承認的稱號,與國傢其他領域運動員待遇一致。均是在國傢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註冊的。
競釣大師稱號是釣魚圈裡唯一國傢承認的稱號,與國傢其他領域運動員待遇一致。均是在國傢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註冊的。
在2021年4月由國傢體育總局、中國釣魚運動協會等相關單位和組織舉辦瞭中國競釣大師授牌盛典,授牌情況簡述如下:
一、終身榮譽大師稱號:化紹新和易哲
二、特級競釣大師稱號:朱清、劉鬆鬆、劉志強、王兵、何海濱、賈東普、李震。
三、一級競釣大師稱號:王宇航、李超、王士新、楊春、王海寧、張建國、滕正偉、劉林、彭明華、張同富、馬焱、劉向陽、王忠嶺、鄭益村、趙訓林、吳文利、劉曉春、李喜東、劉赫楠、於明、侯國慶、龔平。
四、二級競釣大師稱號:獲得該稱號的有35位
五、三級競釣大師稱號:獲得該稱號的有200多位。
需要說明的是,在隨後的比賽中,馬焱由一級大師晉升為特級大師,劉濤由二級大師晉升為一級大師。另外,在三級大師中有三位女將,分別是廖燕、張裴裴、楊馨語。
關於大師晉級中背後的一些小秘密很多釣友都知道,那就是“放水”,當然也不是場場都出現這種情況。
大傢都知道大師晉級采用的積分製,在能累積積分的賽事中都分為三場來完成,如果一個選手在前期的比賽中積分無望,那麼就在後期比賽中故意“放水”給有希望積分的釣友,尤其是有希望晉級的釣友。參加這類比賽的彼此都熟悉,釣友間與人方便,與自己才能方便,所以這種現象就發生瞭。
這種事和合理避稅有一比,合情但不合理。表面看誰也沒有違反比賽規則,一切都是非常正常地在進行中,相互之間也能做到心照不宣,隻是圈外的釣友會懷疑,有這種現象的存在,是不是競釣大師的含金量會降低?
其實,能成為大師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都要對魚情、水情有比常人更深一層的認識,他們對比賽中發生的情況有豐富的應對變通能力,在某一方面還有超過常人的垂釣技能,都是通過一路的拼殺才能勝出的,就是偶爾有小小的瑕疵,也並不會影響到大師稱號的“含金量”,這些大師仍然能稱得上是“真金白銀”。
在某種程度上說,“放水”這件事從側面還反映出釣友間團結互愛、互相幫助的優良品行。成為大師,作為釣魚界的標桿人物,這種品行是首先需要必備的。
上面提到,“放水”現象也不是場場都有,是競釣圈背後的小秘密,同時也能得到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關鍵是對整個競釣比賽不會產生什麼大的影響,再說也無法禁止。
大傢對這些競釣大師、競釣比賽以及背後的“放水”現象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傢在留言區發表自己的意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