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友圈有個怪現象,提倡釣鈍但都買高靈敏度浮漂,原因何在?

釣友們在小雜魚多或遇有走水的水域垂釣,還有遇到特殊天氣或者釣滑口魚時等很多情況下都需要釣鈍,而且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於是乎釣友圈提倡釣鈍似乎成瞭一種趨勢。但大傢在買浮漂的時候很註重靈敏度,都願意買到靈敏度高的浮漂,甚至花大價錢入手孔雀羽、蘆葦材質的浮漂,這是不是和釣鈍相矛盾呢?靈和鈍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在垂釣的調釣中涉及靈和鈍有很多因素製約,比如:子線長短以及在水底狀態、線組粗細、浮漂形狀、浮漂吃鉛比

釣友們在小雜魚多或遇有走水的水域垂釣,還有遇到特殊天氣或者釣滑口魚時等很多情況下都需要釣鈍,而且能取得較好的效果,於是乎釣友圈提倡釣鈍似乎成瞭一種趨勢。但大傢在買浮漂的時候很註重靈敏度,都願意買到靈敏度高的浮漂,甚至花大價錢入手孔雀羽、蘆葦材質的浮漂,這是不是和釣鈍相矛盾呢?

靈和鈍是相對的兩個概念,在垂釣的調釣中涉及靈和鈍有很多因素製約,比如:子線長短以及在水底狀態、線組粗細、浮漂形狀、浮漂吃鉛比以及浮漂漂尾的粗細等。其中的浮漂靈鈍在整個釣組的靈鈍上起著不可或缺作用,但調整線組釣鈍時,需不需要靈敏度高的浮漂,這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闡述。

一、釣鈍中不需要高靈敏度浮漂的情形

有些時候的釣鈍僅僅使用不靈敏的浮漂就可以實現,比如調釣的一鉤躺底一鉤輕觸底,因使用瞭粗尾浮漂或自身較重的大浮漂,就可以過濾輕微的吃鉤信號。原因是使用粗尾浮漂時根據阿基米德定律,浮漂下行排開水的體積增大,需要的力量要增大;浮漂自身較重或橫截面較大時讓其由靜止到運動所需的力量同樣要增大,自然可以過濾小雜魚咬鉤時的輕微信號。

當然瞭,如果調釣成雙子線彎曲、鉛墜著底或者使用跑鉛釣法時,再使用不靈敏的浮漂會加重整個線組鈍的程度。很多釣友為瞭達到這種效果,便使用不靈敏的浮漂。

二、釣鈍中需要靈敏度高的浮漂的情形

所謂靈敏度高的浮漂就是那些細尾、瘦身、自重輕、吃鉛比大的浮漂,用非常小的力量就可以打破線組的平衡,讓浮漂表達出動作來。

在釣鈍中如果需要設置峰值就用到瞭靈敏度高的浮漂,比如鉛墜著底釣法,當咬鉤魚的力量隻要能使鉛墜發生移動,浮漂就立馬顯現信號;再如跑鉛釣法,隻要是魚能拖動鉤餌,因使用瞭靈敏度高的浮漂,吃鉤信號同樣能立馬顯現出來。這兩種情況中使鉛墜發生移動和能拖動鉤餌的力量就是峰值。

大傢知道,魚的個體大小往往預示著吃鉤的力度大小,吃鉤的力度突破峰值,預示著魚的個體達到瞭一定的程度,利用釣鈍中設置峰值可以達到小中取大的目的。由此可見,釣鈍時高靈敏度浮漂還是大有用武之地。

三、綜合分析

通過以上兩種情形的闡述讓我們知道瞭設置成釣遲鈍時靈敏度高低的浮漂都可能用到,並非所有釣鈍都需要低靈敏度浮漂。

另外,一支浮漂是否靈敏是擺在面前,客觀存在的,在購買這支浮漂的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是不可逆的,你買瞭一支粗尾、自重大、漂肚橫截面積大或者吃鉛比小的浮漂,你無法讓它變成靈敏度高的浮漂,除非可以退換。

同時,在上述(一)中說的不需要高靈敏度浮漂時如果用高靈敏度浮漂,完全可以通過子線彎曲程度、躺底鉛墜重量等方式加大峰值,而在(二)中的情況,需要高靈敏度浮漂時低靈敏度浮漂卻無法代替。

所以說,釣友圈提倡釣鈍但大傢都買高靈敏度浮漂,這件事就見怪不怪瞭。

寫到最後

雖然大傢都喜歡去買高靈敏度的浮漂,但i建議大傢更關註的應該是什麼時候需要釣鈍,以及鈍的程度,即上面所提到的”峰值“。

一支浮漂不論它是低靈敏度還是高靈敏度,隻有在會用的人手裡才能物盡其用,發揮出它最大的效能。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