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釣大水面的自然水域,做足這四方面的工作,保證你能釣得爽
大水面的自然水域周邊的風景一般比較秀麗,在這樣的環境垂釣能讓人心曠神怡,如果再能連竿爆護野生大魚,不失為釣友們人生一大美事,隻可惜在魚資源日益匱乏的當下,多數時候是漁獲慘淡甚至參加“空軍”,算是在欣賞瞭美景之後留下的一絲遺憾。大水面的自然水域幾乎都遠離市區,需要駕車長途奔波才能到達,多數釣友在出發前都會去趟漁具店補充“彈藥”。
大水面的自然水域周邊的風景一般比較秀麗,在這樣的環境垂釣能讓人心曠神怡,如果再能連竿爆護野生大魚,不失為釣友們人生一大美事,隻可惜在魚資源日益匱乏的當下,多數時候是漁獲慘淡甚至參加“空軍”,算是在欣賞瞭美景之後留下的一絲遺憾。
大水面的自然水域幾乎都遠離市區,需要駕車長途奔波才能到達,多數釣友在出發前都會去趟漁具店補充“彈藥”。其實,為瞭不留或少留遺憾,有比去漁具店補充“彈藥”更重要的準備工作要做,我依據以往的作釣經驗總結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提前瞭解目標水域的魚情
如果是到不太熟悉的水域垂釣,當地釣友是最好的老師,如果能通過電話詳細諮詢一下水域裡魚的種類、大小、適口性再好不過,有時還會打聽出哪些位置出魚好,哪些位置出魚不好,從而得到第一手真實資料。
一方水土養一方魚,不同水域魚的習性差異很大,比如我們這裡的西部山區有一個規模較大的攔水壩,裡面的魚就認豆腐渣,用豆腐渣不論做窩還是加點黏粉當釣餌,都能釣得不亦樂乎。魚對其他餌料一概不感冒,你就是用昂貴的“慌食、無雙、鯉魚旗”,該“空軍”照樣“空軍”。
可見,根據自己僅有的魚情經驗來推斷魚情,很容易做出誤判。另外,就是經常光顧的熟悉水域,魚情也會因為天氣、季節的不同而發生變化。
所以你隻有充分瞭解清楚瞭目標水域的魚情,你出釣的勝算才能大;莽撞出行,靠的是撞大運,漁獲多少,是否空軍都是未知數。
二、一定要看當地的天氣預報
天氣、水溫、氣壓、風向等氣象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魚的活性,在大水面的自然水域尤其如此,而這些因素都能通過當地的天氣預報獲得,雖然有時不太準確,但作為參考還是不成問題的。
所以出發之前一定要看當地的天氣預報,一定要搞清楚目標水庫的天氣和氣壓等氣象情況,不能單單以以往釣友的漁獲情況進行推斷,昨天人傢釣得再不錯,並不代表你去瞭也能收獲頗豐,畢竟魚的開口好壞除瞭和你的餌料、釣法有關系之外,還跟諸多的氣象因素有莫大的關系。
三、製定出幾套作釣方案
上面所說的就是為瞭我們在出釣之前要對目標水域的魚情做個盡可能詳細地瞭解,比如釣什麼魚、怎麼釣、用什麼釣等等做到心中有數;但是通過當地釣友獲得的第一手魚情信息也不一定沒變化,收聽收看到的天氣預報也可能不準,加之我們判斷魚情的經驗欠缺,這些都會導致諸多的變數。所以最最重要的是要製定幾套作釣方案。
比如說應付小雜魚,大傢知道自然水域避免不瞭小雜魚鬧窩,我們可以根據小雜魚鬧窩的程度嘗試著改變釣法,先用搓硬餌、大餌,不行就鉛墜觸底或跑鉛;再不行,就用“珠珠”釣法……。
我在這種情況下出釣一般都備一支3.6米或4,5米的短竿,帶上兩副主線1.0的細線、袖鉤,在釣大魚實在無果的情況下,釣馬口、拉白條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四、“誘餌”重於“釣餌”
善釣者必善誘,怎麼把魚誘進窩點,在大水面的自然水域顯得尤為重要,諾大一個水面一般情況是水廣魚稀,如果不想法誘魚進窩點,想取得較好的漁獲勢比登天還難、
另外,我們臺釣用的釣竿長度有限,即使用10米的竿子,窩點距岸邊的距離也超不過20米,針對大水面來說仍然算得上是近岸,誘餌的重量級不夠,很難把魚誘進窩點。
還有,去大水面的自然水域垂釣一般路途遙遠,連續垂釣幾天的情況並不多,甚至打隔夜窩都是奢望。
所有這些都要求我們在誘餌上要下大功夫,所以我把第四方面需要做足工作的小標題定為“誘餌”重於“釣餌”。生活在自然水域的魚食物來源本來就不豐富,隻要能把魚聚到窩子裡來,此時用什麼釣餌就顯得並不太重要。
寫到最後
綜上所述,垂釣大水面的自然水域,我們隻要做足這個四方面的工作,一準能讓你釣得爽,不枉我們跑那麼遠的路,更不會留下什麼遺憾。
釣友們在出釣大水面的自然水域前有什麼更好的建議,歡迎在評論區進行分享!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yd/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