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後這5個位置千萬別釣!老釣手在偷偷換地方
今日立冬,往年立冬一过,会发现原本爆护的钓点没口了?你以为是饵料问题,其实很可能是你的钓点选错了!水温骤降让鱼的习性发生巨变,有些位置已经成了"空城",继续死守只会白白浪费宝贵的作钓时间。
本文共計1241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5分鐘。

今日立冬,往年立冬一過,會發現原本爆護的釣點沒口瞭?你以為是餌料問題,其實很可能是你的釣點選錯瞭!水溫驟降讓魚的習性發生巨變,有些位置已經成瞭\"空城\",繼續死守隻會白白浪費寶貴的作釣時間。
下面,你的老釣友悠漁樂好就給你說說立冬後這五個位置成瞭“空城”,千萬別釣,老釣手都在偷偷換地方。
一、淺灘區域:曾經的食堂,現在的空城
立冬前還是魚群覓食天堂的淺灘,如今已是魚去灘空。隨著水溫持續下降,淺水區溫度變化劇烈,魚兒早就轉移到溫度更穩定的深水區瞭。七年立冬第二天我在水庫釣魚,看到幾位釣友還在執著地釣淺灘,結果一整天都難得見一口。
記住這個規律:當早晚水溫差超過5℃時,淺灘基本就可以放棄瞭。這時候的淺灘就像個漏風的房間,魚兒可不會在這裡挨凍。
二、迎風岸:美食雖多,但太冷清
雖然下風口會堆積食物,但立冬後的寒風會讓這片水域溫度驟降。魚兒雖然貪吃,但更怕冷。它們寧願待在溫度穩定的背風區,也不會為瞭吃點東西而\"感冒\"。
建議選擇背風向陽的灣汊,這裡既能避開寒風,水溫也相對較高。有時候隻需要換個十幾米,魚情就天差地別。
三、進出水口:活水太冷,魚兒繞行
立冬前還是黃金釣位的進出水口,現在反而要謹慎選擇。新註入的水體溫度太低,魚兒都會避開這些冷水區。特別是進水口,簡直就是個\"天然冰箱\"。
如果非要釣進出水口,記得選在距離口子下遊十米開外的緩流區。這裡水溫相對穩定,又是食物沈積區,往往藏著避寒的魚群。
四、光水面:無處藏身,魚兒不敢來
沒有水草、石塊等障礙物的光水面,就像個毫無遮掩的廣場。在寒冷的冬季,魚兒為瞭安全絕不會在此久留。它們更喜歡待在有遮蔽物的地方,既能躲避天敵,也能抵禦寒冷。
找那些有水草、倒樹或者石塊的位置,這些地方往往能留住魚。記住:立冬後的魚,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安全感。
五、陡坎外側:溫度太低,魚在裡側
很多釣友喜歡釣陡坎外側的深水,但立冬後這裡溫度往往太低。聰明的魚兒會躲到陡坎內側的緩坡處,這裡水深適中,溫度也更適宜。
去年立冬那天出釣,我特意選瞭陡坎內側作釣,結果連上三條大板鯽。而釣外側深水的釣友,整整一天都毫無建樹。
那為什麼上述五個位置沒魚瞭?就是因為魚是變溫動物,它們的活動完全受水溫支配。立冬後,它們會本能地尋找溫度最穩定、最舒適的區域。那些溫度變化大、水流急、沒有遮蔽的地方,自然就被淘汰瞭。
那麼我們應該選哪些位置呢?背風向陽的深水區是第一選擇。水深2.5-3.5米最為理想,這個深度水溫相對穩定。有水草或障礙物的位置也很不錯,既能保溫又能提供安全感。
如果找到水下有暗草或溝坎的位置,那簡直就是找到瞭魚的\"冬季公寓\"。這些地方往往藏著整群的越冬魚。
寫到最後,立冬後的釣魚,更像是一場溫度追逐戰。當我們放下執念,開始用魚的視角思考時,就會發現:不是魚不開口,而是我們找錯瞭地方。記住,最聰明的釣手不是技術最好的那個,而是最懂魚的那個。這個冬天,讓我們一起做魚兒肚子裡的\"蛔蟲\"吧!#頭條創作嘉年華#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866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