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野釣鯽魚,我發現瞭一條決定魚獲的規律
•
入门
九月一过,南方的日子渐渐起了凉意,夜晚已是盖得住被子的了。我家乡的小河里鲫鱼很多,但阴晴落雨,轻易不肯开口,钓多钓少似乎是取决于运气。但最近连续出钓,被我发现了一条重要的规律,鱼获见长。
本文共計468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2分鐘。

九月一過,南方的日子漸漸起瞭涼意,夜晚已是蓋得住被子的瞭。
我傢鄉的小河裡鯽魚很多,但陰晴落雨,輕易不肯開口,釣多釣少似乎是取決於運氣。但最近連續出釣,被我發現瞭一條重要的規律,魚獲見長。
在經常作釣的老釣點,一處絲草旁邊的空曠處,灑上一把酒米或是丟幾顆紅蟲蚯蚓顆粒,不一會兒就有三三兩兩的鯽魚從周遭的水草中冒將進窩。
但是鯽魚從來不肯咬鉤,無論是把商品餌料換成蟲餌,還是替換更精細的鉤線,都無濟於事。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魚不為瞭吃食,進窩幹嘛?吃食的話,為何隻揀散落的餌料吃而從不咬鉤?有時,我恍惚覺得這些鯽魚成精瞭。
從早上釣到下午四五點,鯽魚一直在,也一直不咬鉤,有兩次,吃過晚飯後,我接著夜釣到十點,想弄清楚魚到底什麼時候會開口,結果發現,天一黑鯽魚更加完全停口瞭,走運的話,或許能釣幾條黃辣丁。
假使不是看見一群魚,恐怕我也堅持不下去。最近幾天,終於被我發現瞭門道,原來鯽魚覓食的窗口是天黑之前的1個小時左右。之前之後,拋竿再勤密,釣得再認真都是空的。
而這個時間段絕大多數釣魚人都已經收竿回傢,容易被人忽略掉。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685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