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溫後鯽魚口輕,釣鈍還是靈?都不對,這樣做才十拿九穩

昨晚降温厉害,清晨起来,我看见二楼客厅的墙角边掉落了一层冷死的蝶蚊,那是我整个热季打扫房间的烦恼的根源。天气凉快起来了,水温也降了,小杂鱼安稳了许多,野钓鲫鱼的好时机到了。但在我们作钓鲫鱼时,很容易就能发现,此时鱼口变得很轻,因此晓得正确调

本文共計586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3分鐘。

昨晚降溫厲害,清晨起來,我看見二樓客廳的墻角邊掉落瞭一層冷死的蝶蚊,那是我整個熱季打掃房間的煩惱的根源。

天氣涼快起來瞭,水溫也降瞭,小雜魚安穩瞭許多,野釣鯽魚的好時機到瞭。

但在我們作釣鯽魚時,很容易就能發現,此時魚口變得很輕,因此曉得正確調整勝算更高。比如夜釣時,變色漂往往不見變色,浮漂不動或隻是輕微上頂一目,偶爾提竿卻能中魚。

針對魚口輕小,籠統地說釣靈或釣鈍都不準確,首先你得準備一套精細的線組,隻有線組足夠精細才能感知魚口,拋開線組談靈頓,無異於緣木求魚。

作釣鯽魚,通常主線不可大於1.0,頂好是0.8,子線不可大於0.6,頂好是0.4。2號袖鉤也足夠應付得瞭大板鯽,鯽魚釣上來口是閉合的,不必擔心鉤小跑魚,而鉤大瞭擋口是一定的。同時選用一支足夠靈敏吃鉛量小於1.8克的浮漂,也是必須,鉛越大就越出不瞭信號,這跟調釣無關。

水溫低瞭,魚的食量也小瞭,窩料切記不可打多,一把酒米足夠,否則魚吃到鉤餌的幾率就低。

在註意瞭以上這些細節之後,才能奢談調釣。如果釣得靈,比如鉤餌微觸底,甚至浮漂隨流水輕微走動,此時靈敏度是有瞭,但有魚訊提竿多無魚。反之如果釣得鈍,八字環觸底,被動抓頂漂死口動作,遇到大個體鯽魚還好,要是小鯽魚居多,就會錯失掉許多魚口。

在無數次的實踐中,我發現空鉤調平水,帶拉餌釣二、三目是理想的調釣方式,此時大小兼顧,中魚率最高,下頓口是上鉤中魚,浮漂緩慢上頂是下鉤中魚。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6771.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