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人不會區分“大跑鉛和小跑鉛”?花2分鐘瞭解一下
有钓友留言要我讲一下什么叫大跑铅、什么叫小跑铅,这个之前写过,可能钓友没看到之前那篇文章,或者是刚刚关注我的新朋友。没看过不要紧,我再说一下就是了,正好这段时间也是用跑铅最好的时候,等到再冷一些,大跑铅就不那么好用了(小跑铅全年都能用)。
本文共計1529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有釣友留言要我講一下什麼叫大跑鉛、什麼叫小跑鉛,這個之前寫過,可能釣友沒看到之前那篇文章,或者是剛剛關註我的新朋友。
沒看過不要緊,我再說一下就是瞭,正好這段時間也是用跑鉛最好的時候,等到再冷一些,大跑鉛就不那麼好用瞭(小跑鉛全年都能用)。
還有我也想借此講一下為什麼有些釣友總是用跑鉛釣不著魚,比如窩子裡光冒泡不咬鉤。很多釣友可能覺得是跑鉛太鈍瞭,魚吃鉤浮漂沒信號,其實不是這樣的。
大跑鉛和小跑鉛的區別(一)
區別很簡單,一個鉛大一點、一個鉛小一點而已(這裡指的是同一套線組、同一隻浮漂)。小跑鉛是需要調漂的,常規調法是不帶鉤調,調成平水也就是浮漂和水面齊平或者露一個尖尖。
調好後掛上鉤子和餌料,往上一點點推漂,隻要浮漂能露出水面就可以釣,至於露出一目兩目還是三目這個都是可以的。考慮到野釣水底不會很平,加上我們看漂要方便點,一般建議2~3目會比較好。
使用小跑鉛,線組在水下的狀態是八字環觸底,子線整個橫躺,當然瞭,如果你的釣目過高,鉛墜也會慢慢觸底、然後呈現傾斜的狀態。下圖就是小跑鉛釣一兩目的狀態,如果再上推浮漂,鉛墜就會觸底、傾斜。
很多人說跑鉛很鈍,實際上小跑鉛並不鈍,因為他和調四釣二、調五釣三一樣都需要調過,鉛墜的重力和浮漂的牽引力是平衡的,多出來的隻有魚鉤和餌料那點重量。和正常調漂不同的地方在於小跑鉛子線整個躺底,這樣看似鈍瞭點,但可以通過縮短子線長度來提升靈敏度。
大跑鉛和小跑鉛的區別(二)
大跑鉛比小跑鉛簡單,不需要通過減鉛皮來調漂,你隻要保證你的鉛墜能把浮漂全部拉下水就行瞭。比如浮漂吃鉛1克,你用1克以上的鉛墜就行(一般會使用浮漂吃鉛量的二三倍),至於是2克還是3克得看魚情需要,但都屬於大跑鉛範疇。像上面的小跑鉛,如果想換成大跑鉛,你隨便再加塊鉛皮就行瞭。這塊鉛皮的重量不需要嚴格計算,隨便加。
大跑鉛主要是2種情況下使用,第一是不會調漂的新手,反正也不用管浮漂吃鉛多少,底下裹個大鉛皮讓鉤餌快速到底就完事瞭。
第二種是魚情需要,比如中上層的小魚太多瞭,想讓鉤餌快點到底避免小魚接口。比如釣點走水,我們想讓鉤餌老老實實在窩點不發生移動。
使用大跑鉛時線組在水下的狀態看上去和小跑鉛時差不多,也是子線橫躺,區別就是大跑鉛就算你釣個一目兩目,鉛墜也是傾斜狀態。
大跑鉛確實比小跑鉛鈍不少,但同樣可以縮短子線來提升一些靈敏度。另外大跑鉛有一個優點是小跑鉛沒有的,玩大跑鉛時隻要你裹的鉛比較大,就可以有被動刺魚的效果,意思是哪怕你提竿晚一點也沒關系,不會跑魚。
為什麼很多人說跑鉛的效果不好?
我個人覺得有些人是心理作用,因為他打心底就覺得跑鉛很鈍,以至於隻要沒口,都怪在調漂上面。可是你正常調漂也不能保證每次都有口的,自然水域本身就水廣魚稀,空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瞭,何須怪到調漂、釣法上。
其次無論是大跑鉛還是小跑鉛,我都是建議用大一點的鉤子、短一點的子線,這個真的是反復強調無數次瞭。釣鯽魚的話五六公分足矣,甚至可以再短一點!
因為我們的子線在水下是躺著的,要等魚吃餌後擡頭或者遊動離開才能產生漂相。所以子線長瞭盲區大,信號傳遞不及時,子線越短信號傳遞才越快越準確。
至於魚鉤,小鉤雖然好入口,但好入口也意味著更容易吐出,不如用大一點的鉤子,叫他吞進去就難以吐出。
不過有些地方確實不太適合跑鉛,比如底下石頭很多,這樣容易掛底而且容易掛掉主線。還有一種是底下淤泥特別厚或者有較多的水草、枯枝爛葉,這種情況下鉤餌有可能被掩埋,魚聞到味卻吃不到~
我在野釣中小跑鉛是經常用的,哪怕冬天、初春也用,隻要子線短一點,配合活餌,釣鯽魚效果很好。至於大跑鉛,隻有在走水、釣很大個體的魚時才用。不知道這樣說釣友們是否瞭解瞭大跑鉛和小跑鉛的區別呢?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6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