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釣魚別再盲目下竿!記住這5句口訣,不想爆護都難!
"饵料换了一遍又一遍,钓位换了一处又一处,为什么别人的鱼护满满当当,我的却总是空空如也?" 每到秋天,总能看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些钓友频频爆护,另一些却总是空军而归。难道真的只是运气问题?还是说,那些爆护的高手们,掌握
本文共計1364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餌料換瞭一遍又一遍,釣位換瞭一處又一處,為什麼別人的魚護滿滿當當,我的卻總是空空如也?\" 每到秋天,總能看到冰火兩重天的景象:一些釣友頻頻爆護,另一些卻總是空軍而歸。難道真的隻是運氣問題?還是說,那些爆護的高手們,掌握瞭什麼不為人知的\"秋季密碼\"?
下面,悠漁樂好就為大傢揭秘幾條老釣友絕不輕易外傳的秋季爆護口訣,看懂瞭這些,你也能成為別人眼中的\"秋釣高手\"!
一、 秋釣陽,秋釣蔭,關鍵是找對水深
很多人認為秋天就要一味地釣深水,其實這是最大的誤區。秋季魚類的活動範圍變化極大,必須根據時段靈活選擇。
上午\"釣陽\",經過一夜的降溫,清晨水溫較低。此時魚類會遊向被陽光直射的北岸或東岸淺水區取暖覓食。所以上午時段要選擇陽光能照射到的淺灘、水草邊,這裡水溫回升快,食物豐富,是魚兒的\"早餐食堂\"。
下午\"釣蔭\",到瞭中午和下午,經過太陽暴曬,淺水區水溫過高,魚類會感到不適,轉而遊向陰涼處。此時應選擇樹蔭下、橋洞下、建築物陰影處等涼爽水域。
深淺交界處無論什麼時段都是不可錯過的黃金釣點。這裡既是魚類在深淺之間巡遊的必經通道,也是它們遇到危險時快速撤退的安全通道。
二、 腥餌香餌,不如會扭動的活餌
秋季用餌的關鍵不是味道有多濃,而是能不能激發魚類的捕食本能。
活蚯蚓、紅蟲等活餌在水下的扭動,能強烈刺激魚類的視覺和觸覺,激發其攻擊欲望。這種動態誘魚效果是任何商品餌都無法比擬的。
如果進一步,將活蚯蚓或紅蟲掛鉤後,先在水中浸濕,然後在麝香米、酒米或者商品餌粉中滾一圈。這樣既能保持活餌的動態,又能通過霧化的粉餌持續誘魚,實現\"動態+味型\"的雙重誘惑。
三、 輕逗慢引,勝過死守幹等
秋季魚口有時輕滑,被動死守往往錯過很多吃口。\"逗釣\"是秋季必備技能: 每隔30-60秒,輕輕提起竿尖20-30厘米,再緩緩放下,讓餌料在水底有一個小幅度的躍起和自然飄落。這個動作能極大刺激魚類的食欲,很多吃口都發生在餌料下落的瞬間。
秋季魚類活性逐漸降低,就餌動作變得輕緩。要有足夠的耐心,放慢作釣節奏,給魚充足的發現餌料和就餌時間。
另外要抓小口放大口,不要一味追求大頓口或黑漂,秋季要特別註意那些細微的漂相,如輕微的下頓、上頂或晃動,這些都可能是魚在就餌的信號。
四、 秋風起,魚嘴挑,小鉤細線是王道
很多釣友秋季仍然使用夏季的粗線大鉤,結果錯過很多魚口。秋季魚口變輕,應該比夏季使用的線組細一個號。例如夏季用1.2號主線,秋季可改用1.0號或0.8號;子線從0.8號改為0.6號或0.4號。
使用的魚鉤小一號, 使用比夏季小1-2號的魚鉤,如4-5號袖鉤,便於魚類吸食入口。
讓浮漂靈一點,調釣要比夏季更靈敏一些,可以調高釣低,如調5目釣2目,便於捕捉輕微的吃口信號。
五、 一場秋雨一場寒,雨後出擊魚滿籃
秋季的天氣變化對魚情影響極大,掌握好出釣時機至關重要。降溫前一天: 魚類能感知天氣變化,在降溫前會瘋狂覓食儲備能量,此時出釣往往會有意外收獲。
在秋季的小雨天,水溫涼爽,溶氧充足,魚類活性高,食欲旺盛,是作釣的絕佳時機。
當選擇連續多日氣溫穩定的天氣出釣,魚類已經適應瞭當前水溫,開口情況會比較穩定。
寫到最後,這些口訣的背後,是對秋季自然規律和魚類習性的深刻理解。在這個秋天,當你真正開始讀懂秋天,理解魚類,你會發現,那沈甸甸的魚護,不過是你與自然達成默契後,一份水到渠成的禮物。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4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