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釣鯽魚,總是釣兩個就沒口?僅需一招就能把口重新續上

大家在用蚯蚓钓鲫鱼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发窝以后能连着上两三个鱼,然后没口了,继续等,有可能浮漂再也没动静,要么就是隔老半天上一个。冬春两季这种情况比较少,反而是夏秋季节很常见,很多钓友好奇这是为什么、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本文共計1569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大傢在用蚯蚓釣鯽魚的時候,經常會遇到一種情況,就是發窩以後能連著上兩三個魚,然後沒口瞭,繼續等,有可能浮漂再也沒動靜,要麼就是隔老半天上一個。

冬春兩季這種情況比較少,反而是夏秋季節很常見,很多釣友好奇這是為什麼、有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

其實原因特別簡單,除瞭資源實在差,有一種很大的可能就是窩子裡沒窩料瞭留不住魚,要想解決也不難,補窩就行,隻是需要註意補窩的時機和窩量。

下面給大傢展開講一講,首先要知道咱們釣鯽魚用的最多的窩料是酒米(這個效果最好),而酒米的主要作用是留魚,誘魚的效果當然也有,隻是不那麼突出而已。

用酒米打窩,鯽魚來的並不快(來魚快慢和資源、溫度、釣位以及你的酒米都有關系),先來的肯定是小魚,然後才是鯽魚。

天冷的時候鯽魚喜歡紮堆,要麼不來,一來往往是一群,來瞭以後也不容易走,能在窩子裡留很久。

即使你那地方資源差,魚都是零零散散的也無所謂,因為天冷小魚少,酒米消耗的並不快,就算鯽魚一條一條來,窩料一時也吃不完,照樣能聚起來,所以天冷鯽魚好釣,容易打連桿。

天熱就不一樣瞭,鯽魚不怎麼紮堆、而且不會在窩點停留很久,沒東西吃瞭就會走。更重要的是天然小魚多,酒米下去小魚馬上圍過來強,能不能堅持到鯽魚來都說不準。

有時候是酒米已經沒瞭,小魚散去大半,但窩子裡還有些氣味,所以姍姍來遲的二三條鯽魚還是會在窩子裡轉悠,這時我們用蚯蚓就能連續中幾條。

等把這幾條魚都釣上來,窩子裡窩料沒瞭、味道也散盡瞭,就隻能碰運氣,看有沒有倒黴的過路魚看到蚯蚓來上一口。

這裡插一句:天氣熱很多時候商品餌比蚯蚓好用,因為商品餌有霧化、味道大,可以邊誘邊釣,餌料散落的一些碎屑也能短時間留住魚(小雜魚特別多的地方就難說瞭)。

既然知道瞭原因,我們就好解決瞭,隻要及時補窩保證窩子裡一直有食物、能把進窩的魚留住即可。

補窩要分多種情況,比如你釣的這個地方沒什麼小魚鬧窩、也沒發現大魚進窩,同時鯽魚又沒釣幾個(或者根本沒釣到),那就不需要老想著補窩,耐心等著就行,最多也就補個一次還不能補多瞭。

若雜魚很多,或者你發現有大魚進窩,那不管這條大魚最後有沒有被釣起,我們都需要及時補窩子,而且作釣時間比較長的話補一次還不夠,每隔二三個小時最好就補一點,當然也得看你用什麼方式補。

還有一種情況是剛開始小魚鬧,釣著釣著小魚不怎麼鬧瞭,開始上鯽魚瞭,但釣瞭幾個後鯽魚口又開始變少、雜魚重新活絡起來,很明顯這是窩料被吃完的症兆,需要立刻補。

那怎麼補窩呢?小雜魚不多、水不深、魚竿不長的情況下我認為隨便什麼方法都可以用,不挑窩料,手拋一小把酒米、顆粒都行,也可以開點商品餌搓幾桿餌下去(用商品餌做窩我也喜歡加點酒米),隻不過窩料不宜太多。

小雜魚多、鯽魚少,水深竿又長,我們可以用蚯蚓蘸黏粉蘸酒米的方法去補窩,類似於搖三搖的方式(不掛蚯蚓,直接空鉤蘸米也可以釣)。考慮到有些人用不慣空鉤蘸米,才推薦蚯蚓蘸酒米的。每拋一桿都需要蘸酒米,拋竿頻率不用很快,就是說可以慢慢釣、每拋一桿多等等。不喜歡蚯蚓蘸酒米,直接手拋窩也沒啥問題,二三個小時補一次,最好摻一點點穀麥進去。

還有一種情況是小魚多、鯽魚也多,這個時候最好用商品餌+酒米開成散餌去補窩。商品餌要選擇比重大、片狀粗的,和酒米1:1混合,加一點點水(能攥成團即可)。你可以包在蚯蚓外面,也可以上鉤掛一個大點的餌,下鉤掛蚯蚓。隻要是鯽魚資源不錯的地方,別管小魚多不多,咱們的拋竿頻率都要快一點。

其實這個季節蚯蚓釣鯽魚的效果並不是特別好,正常我還是會以商品餌為主,實在沒口才會掛上蚯蚓試探試探,看能不能糗兩條魚。

蟲餌都是天冷、魚活性差的情況下使用才能發揮出最大效果,秋季要用最好是下幾場雨降溫明顯的時候(至少也要國慶後),當下九月份天還很熱,要用就選擇早晚期間。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3707.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