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一定要避開這種釣位,誰去誰上當!分享3種真正藏魚的位置

时间过的真快,不知不觉夏季都过去了,不知道钓友们这个夏季收获如何,有没有钓到大鱼呢?如果没有钓到大货不要紧,还有时间,实际上我觉得秋季要比夏季更适合大鱼。特别是九十月份,大鲤鱼大草鱼大鳊鱼还有大翘嘴,都会疯狂开口,只要钓法得当,钓几条大鱼真

本文共計2730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11分鐘。

時間過的真快,不知不覺夏季都過去瞭,不知道釣友們這個夏季收獲如何,有沒有釣到大魚呢?

如果沒有釣到大貨不要緊,還有時間,實際上我覺得秋季要比夏季更適合大魚。特別是九十月份,大鯉魚大草魚大鯿魚還有大翹嘴,都會瘋狂開口,隻要釣法得當,釣幾條大魚真不難。

要想釣大魚,位置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單次垂釣時間短、做不瞭重窩的朋友,可以說屁股一旦坐正就已經成功瞭大半!

下面分享秋季選位技巧及註意事項,文章有點長,但幹貨滿滿,而且我會分享自己的真實經歷,肯定對大傢有幫助。

立秋以後,一定要避開這種釣位!

咱們都知道野釣大魚很難,需要長時間守釣,但你知道嗎,如果位置不行,你守一天也等不到它來!

說句實話,你們要是問我有沒有爆護的方法,我說不出來,但要是問哪些做法容易空軍,那我能說一晚上!我釣魚時間比較多,天熱瞭又比較喜歡釣大魚,要說守釣,沒幾個人比我更有耐心。

現在白天四十度的高溫,很多人壓根不出來釣魚(都選擇夜釣),要麼早上玩兩個小時,而我都是從天不亮開始守,一直守到傍晚,哪怕一口沒有,也能堅持。

而且我並不是隻守一天兩天,一個位置短則三五天,長則一個多月,試問一天釣到晚一口都沒有的地方,誰會去守一個多月?我就經常這樣做,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做測試。

寫這麼長一段話隻是為瞭告訴大傢,我說的東西都是經過多次驗證的,並非隨口胡說!

回歸正題,秋季釣大魚釣友們一定不要去釣那種特別深的地方,老釣手肯定知道,但新手缺乏經驗,總覺得深水藏大魚。除非你天天打窩,幾十斤上百斤的打,把窩子養起來,釣個半天一天的,就別去釣深水,一般超過4米就不太建議瞭。

特殊釣點除外,比如有些大型水庫壓根找不到淺水,起步就是三四米、四五米,這個沒辦法。還有些地方比較奇怪,深水出魚,淺水沒魚,這就靈活應對吧。

咱說的是一般情況下,你對釣點不是特別熟悉,又沒有釣友詢問魚情,就不建議釣很深,有個兩三米就夠瞭,尤其是夜釣,深水對半沒口的,哪怕釣草魚,也是淺水好。當然,你要是白天去抽鰱鳙、釣大翹嘴,那可以。

秋季野釣什麼樣的位置比較好

第一種就是深淺交界的地方,這種是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屬於萬能釣位,不管是江河還是湖庫,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可以選,不說爆護,起碼不會很差。

深淺交界的位置有2種情況,一種是陡坡或者稱之為“坎”,也就是前後或者左右水深相差特別大。可能你用4.5米的竿是2米水深,用5.4米就變成3米或者更深瞭,或者魚竿左邊拋是2米,往右拋就是3米,落差特別大。這種地方必然是魚道,鯉魚鯽魚草魚都可以釣。白天一般釣深,晚上則釣淺,當然也可以用雙桿或者打兩個窩,這樣更穩。

還有一種情況是緩坡,就是由淺慢慢變深的,沒有特別大的落差,這種釣位比上面那種差一點,因為你不知道魚到底在哪個深度。通常情況,我會建議釣2~3米,同樣是白天略深,晚上略淺。有時候晚上比較悶熱,你甚至可以釣一米多的深度,1.5、1.6米這樣的水深,完全可以釣到很大的魚,你釣個三四米反而沒啥口。

第二種釣位就是大型的進水口(流水區也一樣),這種位置除瞭冬季、初春,其他的大部分時間都會有魚,而且魚種非常豐富。這種活水區,哪怕深一點也沒事,底下最好是有結構,比如倒樹、亂石堆,那麼你就可以釣到一些掠食性魚,比如翹嘴、鱖魚、鱸魚、鯰魚等等,鯽魚鯉魚當然也有。因為活水溶氧量高、食物多、上下層的水溫溫差、小魚不容易起浮。

為啥有些釣友守著這種地方還釣不到呢?一種可能是這地方經常有人電魚網魚,捕魚的人肯定知道哪裡魚多,他們一搞,咱們肯定釣不到瞭。

還有2種可能是水流太小瞭,或者水太淺水底結構單一,這樣魚也不會多。活水有魚是因為食物、溶氧、水溫,水流很小的話,這三個條件達不到,就吸引不瞭很多魚。水特別淺,或者底下結構單一,魚沒有藏身的地方,也待不久。

第三種釣位是陡坎邊。有些地方沒有進出水口、也沒有流水區,至於深淺交界的地方,除非對釣點很熟悉,或者用魚竿一點點測試,否則也不容易找到,特別是水下坎,用魚竿一點點找都不容易找到,很多釣友也懶得找,晚上不方便、白天又太熱~

如果前兩種釣位都找不到,那你找岸邊的陡坎,就是你腳踩的地方,是斷崖式下去的,非常陡,近岸處就有二三米的水深,如果岸邊都是亂石就更好瞭。

這種地方魚都是貼著邊巡遊,你用5.4米以內的魚竿就可以瞭,晚上可以釣的更近。要是岸邊有大片的樹蔭,魚會更多。

選釣位一定要考慮遠近和深淺

選釣位一定要考慮遠近和深淺,切記!選個位置不難,除瞭水下坎需要花時間找,像出水口、岸上陡坎、包括什麼樺尖、灣子、樹蔭、橋墩等等,都是看一眼就能找到的,那為啥還有那麼多人空軍?

就是沒有考慮到遠近深淺的問題,比如有些釣友網上看瞭文章看瞭視頻,知道瞭樺尖是好釣位,然後第二天就去釣瞭,可到釣位以後就按照自己的習慣用個3.6、4.5米的竿,也不管水深,反正魚竿都選好瞭,深也釣淺也釣。

我和大傢分享2個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很有參考意義。

1、某年秋季(深秋),我和兩個朋友一起去收費的河道釣鯽魚,50塊錢一天。那地方我第一次去,但兩個朋友去過好幾次,位置是他們選的,三個人離的很近,間隔三四米的樣子。我們那幾個位置也差不多,水深多少忘記瞭,反正底下是緩坡,往外面就深一點。

剛開始大傢都用3.9米的竿,餌料線組也大差不差,然而釣瞭兩個小時一口都沒有。朋友說魚情有點反常,因為那地方鯽魚蠻多的,正常半小時就能發窩。

聽瞭朋友的分析,我立刻改變策略,換成瞭4.5米,結果釣瞭沒幾桿就中魚瞭。於是就建議朋友換長一點的竿,其中一個聽瞭建議,也換成4.5米,效果立竿見影,第一竿就中魚。

而另一個則不信,認為4.5米比3.9米長瞭沒多少,要是下面有魚,通過窩料、餌料的吸引,肯定能過來。他沒有換竿,而是打起瞭頻率,想通過餌料霧化去誘魚。可惜並沒有奏效,就是沒口,直到下午,他看我們一直上魚實在受不瞭瞭,才更換長竿,果不其然,也是下去就中魚!

2、同樣也是深秋,我記得是十一月份,當時在老傢這邊的大江裡釣鯉魚,選的位置是陡坎,岸邊就有2米多深,如果用3.6米的魚竿浮漂差不多能擼到頭。

我選瞭一個6.3米的竿,釣瞭大半天,一個口都沒看見。下午快收竿的時候,來瞭一個釣友,裝備特別簡單,就一桿一線一桶,連椅子都沒有。他就在我邊上五六米的地方,拿瞭個4.5米的竿子,而且還不是拋滿竿,就釣竿梢那個位置。

結果窩子打下去不到20分鐘,他就上魚瞭,第一個鯉魚上來的時候我隻覺得是運氣好,可是沒過1分鐘,第二個又上來瞭~

這下我不淡定瞭,就和他聊天,說:兄弟你真厲害,我守瞭大半天都沒口,你一來就上魚,要不是看到你打窩,我都以為你提前做瞭窩子的。

釣友笑著說,剛開始他也不知道,也是用長竿釣,後面也是看別人用短竿老上大魚才改變策略。本來3.6米就夠瞭,隻是魚竿太短中大魚遛起來不方便,才用的4.5米。

文章就寫到這裡,如果大傢看完覺得有幫助,希望能點個贊、點個關註支持一下,祝大傢天天爆護。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2663.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