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沒口,越加小藥越沒口!淺談小藥的正確打開方式
野钓没口的时候,一部分钓友会选择死守,该怎么钓就怎么钓,爱吃不吃;也有一部分钓友会各种折腾,其中最常见的2种做法分别是打窝和加小药。这两种做法我个人是非常不推荐的,可能还不如死守,因为很多时候不是窝子里没鱼,而是它不愿意开口。
本文共計1646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7分鐘。

野釣沒口的時候,一部分釣友會選擇死守,該怎麼釣就怎麼釣,愛吃不吃;也有一部分釣友會各種折騰,其中最常見的2種做法分別是打窩和加小藥。
這兩種做法我個人是非常不推薦的,可能還不如死守,因為很多時候不是窩子裡沒魚,而是它不願意開口。你耐心等一等,可能它偶爾還會給一兩口,或者時間點到瞭就會開口,但胡亂打窩或是加小藥可能直接就把它嚇跑瞭!
正確認識釣魚添加劑(小藥)
重點說一下小藥,這個東西很多人談之色變,認為純純的智商稅、騙人的。說句客觀的話,有這樣的想法隻能說大傢還不夠瞭解它,有很大一種可能是你們使用的方法不對,導致不僅沒有提升魚獲,反而起瞭反效果,所以就抵觸瞭。
咱們不要把小藥想的神秘太復雜,就把它當作炒菜用的各種調味料就行,起到的作用就是提升色香味,要食物變得更好吃。
這裡面有幾個問題大傢需要明白:
1、首先添加劑隻是輔助,要想魚愛吃,餌料本身就得好。拿燒菜舉例,如果菜不新鮮,或者你壓根就不愛吃這個菜,那麼調料加的再多也不行。
2、燒菜用的調料有很多種,每種都有不同的作用,有些是增香的、有些是提鮮的,小藥也是一樣,不同的種類有不同的作用。要想效果好,你要先瞭解這種小藥的特性,其次要明白魚需要什麼,對癥下藥才行。
3、小藥的搭配和用量很講究。千萬不要這個加一點那個加一點搞大雜燴,你平常燒菜也不可能把所有調料都加一遍的吧。另外就是要根據魚情去控製用量,如果不知道,寧可少加。
野釣沒口的時候,切勿亂用小藥
小藥的使用方法從大體上來講就是:肥水多加、瘦水少加;口生多加、口猾少加;小魚多加、大魚少加;還有就是魚多口好多加,魚少口差少加。
最後一條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魚少口差要少加呢?添加劑味道大,加進去不是能增加誘魚性、刺激他開口嗎?魚多口好為什麼反而要多加,這種情況下還需要加小藥嗎?
我解釋一下,咱們下竿前一般也不知道魚口到底怎麼樣,一般會先問一下身邊釣友今天魚情如何,釣友如果說今天魚比較活躍,開口蠻好,我們就可以多加點小藥,魚能來的快一點,甚至可以從別人窩子裡“搶魚”。
包括咱們去陌生的地方,如果你知道這地方魚資源還不錯,多加點小藥也能提升效率。因為魚多口好的前提下我們的要求肯定會提高,不會隻滿足釣到就好,往往想抓住機會多釣點,此時小藥就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可如果旁邊釣友說這裡魚很少,或者今天的魚情很差不愛開口,小藥就得少放,甚至不放。魚進窩的數量少或者無心吃餌時,我們的餌料味道要是很大,它們警惕性會很高,不敢吃!
小藥的促食性和誘魚性
不同種類的小藥作用不一樣,最常見的就是促食和誘魚兩大類。誘魚的小藥一般以各種香精為主,特點就是味道大,擴散的範圍大,市面上這類小藥占多數,所以這就是為什麼你們加的越多、越容易死窩的原因。
促食的小藥通常就是果酸、各種糖以及部分藥酒(比如阿魏),但這類小藥也有誘魚作用,隻是比起味道更大的香精,誘魚性稍弱。
補充:人工合成的甜味劑誘魚效果是蠻強的,比如安賽蜜、阿斯巴甜等等,這類甜味劑的甜度往往是蔗糖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誘魚效果肯定比蜂蜜白糖強很多,但缺點是更招小魚且容易死窩,要慎用。
另外果酸雖然促食效果不錯,但前提是得真果酸,市面上很多果酸是假的,是用香精勾兌的,所以它不具有促食性,反而是誘魚的,那麼用法就不一樣瞭。魚多、口好、釣生口魚多加點這種香精勾兌而成的果酸倒是可以錦上添花,但窩子裡有魚開口不好,你想促食,加瞭就不起效果甚至起反作用。
個人建議:如果你對某釣點的魚情不瞭解,不建議一開始就用小藥,自然水域本就不是一定要用,而且現在的商品餌裡面本身就已經有小藥瞭。
當魚情不好時,我們首先弄清楚原因,到底是窩子裡沒魚,還是因為天氣、釣位的原因導致窩子裡魚少、開口性差。
涉及到天氣、釣位問題,我建議是換個位置,改變一下釣法,如果是窩子裡進瞭魚卻不開口,也是優先改變釣法(可以換細線、可以嘗試釣窩邊)。實在想加點小藥,噴點丁香酒、阿魏酒或者滴幾滴果酸就可以瞭,量要從少到多慢慢調整。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2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