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釣友總結:水邊混,這8條“潛規則”不懂,活該被甩臉子!
你正聚精会神地盯着浮漂,旁边“哐当”一声,一位老哥毫不客气地在你三五米外支开了摊子,甩竿声噼里啪啦,唾沫横飞地打着电话。好好的心境,瞬间稀碎。更憋屈的是,你好不容易发窝开始上鱼,他那边“咣咣”几团大窝料砸下去,直接给你干停口了… 这水边,到
本文共計1772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8分鐘。

你正聚精會神地盯著浮漂,旁邊“哐當”一聲,一位老哥毫不客氣地在你三五米外支開瞭攤子,甩竿聲噼裡啪啦,唾沫橫飛地打著電話。好好的心境,瞬間稀碎。
更憋屈的是,你好不容易發窩開始上魚,他那邊“咣咣”幾團大窩料砸下去,直接給你幹停口瞭… 這水邊,到底有沒有個先來後到?有沒有點默契和規矩?
老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釣魚圈也不例外。有些規矩,紙上沒寫,嘴上不說,卻像一道道無形的線,區分著“真釣友”和“討人嫌”。下面悠漁樂好就給大傢嘮嘮這些水邊的“江湖守則”,看看你懂幾條?
一、先到先得,保持“安全距離”!
這是江湖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鐵律!先來的就是爺,後到的得講武德! 別人先占瞭位子,打瞭窩子,你後來,除非人傢主動邀請或者岸邊空地極大,否則最少保持至少兩個釣位(5-7米)以上的距離,尤其是下風口位置,更要自覺避讓。
冷不丁貼別人邊上坐下,那不是熱情,是砸場子、是挑釁!就跟吃飯拼桌似的,人傢正吃著呢,你一屁股坐人對面還把菜挪自己跟前,像話嗎?這點覺悟都沒有,就別怪人甩臉子。
二、保持安靜,別當“高音喇叭”!
釣魚求的就是個靜心。自己人小聲交流沒問題,但最煩那種扯著嗓門打電話、吹牛逼、外放刷短視頻的!聲音在水面傳得又遠又透,你這邊聊得嗨,方圓幾十米的魚可能都嚇得不敢進窩。
真正的釣友,都會自覺壓低音量,動作放輕,維護這片水邊的寧靜。這是對魚的尊重,也是對同行釣友最基本的尊重。
三、管好手和嘴,莫問“魚獲幾何”?
看到別人連桿上魚,心裡癢癢可以理解。但最忌諱的兩件事:一是直接提竿去人傢窩子裡“蹭釣”幾下;二是像個調查員似的追著問“用的啥餌?加啥小藥?釣多深?” 人傢辛苦找的釣位、研究的餌料,憑啥告訴你?
真想學,遞根煙,客氣點,謙虛請教,人傢心情好或許能指點一二。直接上手或盤問,非常惹人反感。還有,別人遛魚時,別拿著抄網就沖上去瞎幫忙,看好情況,等對方需要或開口時再出手,不然幫瞭倒忙更尷尬。
四、愛護環境,“打包”自己的垃圾!
這一點最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和公德心。你帶來的餌料袋、食品包裝袋、煙盒、礦泉水瓶、廢線組… 臨走時,必須全部打包帶走! 隨手扔在釣位上、踢到水裡,是最招人恨的行為!
你汙染的是環境,惡心的是後來的釣友,砸的是所有釣魚人的招牌。真正的釣友,不僅會帶走自己的垃圾,看到旁邊有遺留的垃圾,往往也會順手撿走。這才是對這片水域最起碼的敬畏和愛護。
五、小魚放流,索取有度!
除非有明確的目標魚需求(比如就愛炸點小白條下酒),或者水域生態過剩(如黑坑、養殖塘),否則遇到明顯未成年的小魚、懷籽的母魚,盡量隨手放流。
這不是道德綁架,而是為瞭以後還有魚可釣,是一種可持續的垂釣觀念。一頓吃不完,帶走也是浪費,何必趕盡殺絕?真正的樂趣在“釣”的過程,而非最後的“獲”。連竿的快樂是一時的,但一個健康的生態系統,能帶來長久的快樂。
六、安全第一,絕不“下水逞能”!
魚竿被拖跑瞭、掛底拉不出來,再好的竿子、再貴的線組,也絕對不要輕易下水去打撈! 水下情況復雜莫測,暗流、水草、淤泥、溫差都可能是致命的陷阱。
為幾十幾百塊的裝備冒生命危險,值嗎?每年因為撈魚竿發生的悲劇還少嗎?這點清醒必須有。旁邊釣友若遇此情況,也應善意勸阻。
七、借物有禮,有借有還!
忘帶配件很正常,向旁邊釣友借點鉛皮、餌料、子線啥的,是常事。但切記:有借有還,是基本禮貌。 用瞭人傢的東西,下次記得主動還一份新的。如果用的是對方珍貴的餌料,最好能分一點自己的好東西作為交換。別把別人的幫助當成理所當然,貪小便宜的人,在哪都不受歡迎。
八、平和心態,不紅眼不嘴炮!
自己沒口,別人狂拉,心裡酸溜溜正常,但別陰陽怪氣,更別使壞(比如往別人窩點附近扔石頭)。自己爆護瞭,也低調點,別大聲喧嘩炫耀,顧及一下旁邊“空軍”的感受。
釣魚本就是有得有失,享受過程,保持一顆平常心。水邊應該是放鬆減壓的地方,別把它變成攀比鬥氣的賽場。
這些不成文的規定,說到底,核心就兩個字:尊重。尊重先來的釣友,所以保持距離;尊重水裡的魚,所以放流小魚、愛護環境;尊重這片自然水域,所以帶走垃圾;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所以不蹭窩不盤問;尊重自己的生命,所以不下水逞能。
當你遵守這些規矩,你收獲的不僅僅是魚獲,更是其他釣友認同的目光和一份水邊的和諧。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