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的水域釣魚才舒服?曬得冒油VS舒坦到睡著的釣位差在哪?
顶着大太阳扛着装备,深一脚浅一脚踩过泥滩,好不容易在光秃秃的岸边支起钓椅。汗珠子顺着下巴砸进钓箱,后背衣服糊在肉上。漂还没调好,先被蚊子军团咬出满腿包!你瘫在钓箱上喘粗气:这哪是钓鱼?分明是野外生存挑战赛!
本文共計1265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頂著大太陽扛著裝備,深一腳淺一腳踩過泥灘,好不容易在光禿禿的岸邊支起釣椅。汗珠子順著下巴砸進釣箱,後背衣服糊在肉上。漂還沒調好,先被蚊子軍團咬出滿腿包!你癱在釣箱上喘粗氣:這哪是釣魚?分明是野外生存挑戰賽!
扭頭瞥見對岸蘆葦叢裡那位老哥,蹺著二郎腿在陰涼裡打盹,竿稍突然點動才懶洋洋提竿——一條金鱗大鯉應聲入護!你心裡咯噔一下:都是釣魚,憑啥他像度假,我像受刑?下面你的老釣友就給你嘮嘮怎樣的水域釣魚才舒服?曬得冒油VS舒坦到睡著的釣位差在哪?
一、水庫背風灣:40℃高溫裡的“空調房”
今年三伏天跟老周去水庫,我直奔開闊大壩,心想視野好遛魚爽。結果烈日直射腦門,水面反光刺得睜不開眼,汗流進眼睛火辣辣地疼。魚沒釣著,先灌瞭三瓶水!
老周卻貓在西邊山腳拐彎處,那兒有片被山體環抱的小水灣。我熱得受不瞭湊過去,剛拐進灣子就像踏進空調房!*山風貼著水面拂過,帶著水汽的涼風撲在臉上。老周笑呵呵遞過冰鎮啤酒:“這兒坐東朝西,下午曬不著。背後山擋著,風是旋著從水面刮過來的,帶著水汽涼快!”
更絕的是,他窩點魚星咕嘟直冒,下竿就中魚。而我大壩釣位的水面死寂一片!有位釣魚前輩說過:“人舒服的釣位魚才舒服!風浪大、陽光直射、水溫劇變的水域,魚早躲瞭!”** 這背風灣水溫穩定,溶氧充足,魚肯開口,人不受罪——這才是雙贏!
二、 野河洄水角:急流裡的“懶人沙發”
在湍急河道釣魚簡直是折磨!站水裡怕滑倒,坐岸邊竿被水流扯得亂晃,漂根本站不住。有次氣得想收竿,上遊拐彎處傳來笑聲。繞過去一看,幾個釣友坐在大柳樹下的洄水灣,水面漂著樹葉慢悠悠打轉。他們腳泡在淺水裡,竿架插在鬆軟的泥沙地上。
“試試?這兒水流打著旋兒回來,跟按摩似的!”,一哥們招呼我。學他們甩竿進洄水區,鉛墜“咚”地沈底,漂穩穩立住。腳浸在涼絲絲的水裡,背後柳枝擋著西曬,小風一吹——嚯!從打仗秒切換成度假模式!
更驚喜的是,洄水區聚集被沖下來的草籽小蟲,魚口不斷。那哥們嘬著煙道:“急流?讓魚折騰去!咱在緩沖區分魚糧,坐著收租不舒服麼?”
三、 老柳樹盤根下:蚊子都嫌棄的“風水寶地”
城裡公園湖,盛夏傍晚蚊子比魚多!噴半瓶驅蚊水照樣被叮得滿腿包。正抓狂呢,看湖老師傅鉆進湖邊一棵歪脖子老柳樹下。那地方樹根虯結凸出水面,底下全是爛泥落葉。我捏著鼻子湊近:“這兒能坐人?”他踩在盤根上如履平地:“爛泥?鋪塊板子的事兒!你看——”說著掀開腳邊野草,密密麻麻的蜘蛛網掛著蚊蟲屍體!
“柳樹味兒驅蚊,蜘蛛當保安,樹根當釣臺!”他得意地架竿。我學他鋪瞭塊泡沫板,腳不沾泥背靠樹幹。果然蚊子繞道走!斜陽穿過柳葉撒在水面,漂尖輕點提竿就中魚。這才叫釣魚:聞著草木味,聽著蟬鳴,而不是拍蚊子交響樂!
寫到最後,釣魚的舒坦,是人與水的共謀。*當你癱在滾燙的岸邊咒罵烈日,可曾想過魚也在燙腳的水裡罵娘?問問自己:我選釣位時,是隻盯著魚獲,還是連人帶魚一起伺候?
放下對“魚道”的執念。找處樹蔭讓脊背歇歇,尋個緩坡把腳泡進水裡,挑塊幹爽地擺開茶具。 當你先把自己安頓舒服瞭,水下的精靈自會以咬口相賀。畢竟,最持久的漁樂,永遠屬於會善待自己的釣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1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