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時候,濕度比氣壓更關鍵,我們釣魚人別“拜錯瞭菩薩”!

每次出钓前,你是不是捧着手机盯气压值,“1015百帕!稳了稳了!”,结果顶着这“黄金气压”杀到水边,窝料哐哐打下去两小时,漂比庙里的菩萨还安详!汗珠子顺着眉毛往眼睛里钻,辣得龇牙咧嘴。都说气压是鱼口命门,难道这些年都拜错了菩萨?

本文共計1380個文字,預計閱讀時間需要6分鐘。

每次出釣前,你是不是捧著手機盯氣壓值,“1015百帕!穩瞭穩瞭!”,結果頂著這“黃金氣壓”殺到水邊,窩料哐哐打下去兩小時,漂比廟裡的菩薩還安詳!汗珠子順著眉毛往眼睛裡鉆,辣得齜牙咧嘴。

都說氣壓是魚口命門,難道這些年都拜錯瞭菩薩?其實你“菩薩”沒拜錯,不過有比氣壓更關鍵的指標,那就是濕度。下面你的老釣友悠漁樂好通過幾個實例,來給你掰扯明白!

實例一、三伏天的“低壓陷阱”——汗流浹背才知濕度毒

去年七月最悶那天,手機顯示氣壓1002百帕(算低的),可濕度飆到85%!我心想“低壓魚難釣”,可癮頭上來瞭,硬著頭皮去瞭城郊野塘。水面死一樣靜,空氣黏糊糊糊在臉上,像糊瞭層漿糊。打完窩子坐瞭兩鐘頭,就幾條麻將非鬧騰,漂連哆嗦都懶得演!汗把釣椅都洇濕瞭,煩躁得想踹竿子。

下午四點突然刮起小風,身上汗毛一涼,摸手機一看濕度降到65%左右。再看窩點,咕嘟咕嘟冒起細密魚星!緊跟著漂“噔噔”兩個幹脆頓口,半小時愣是拽上來七條巴掌鯽!

釣友們總把‘悶’賴給低氣壓,其實是高濕度憋的!濕度超80%,水裡氧氣嘩嘩掉,魚鰓像糊瞭泥巴!這時候氣壓值再漂亮也白搭!

實例二、雨後爆護玄機——渾水泥湯藏驚喜

今年梅雨季暴雨剛歇,手機顯示氣壓才995(低得嚇人),濕度還卡在92%。按說這數據該在傢挺屍,可想著“雨後好釣魚”的老話,我蹚著泥去瞭水庫下遊泄洪道。到地兒傻眼瞭:渾黃的泥湯子裡,竟有倆老哥在狂拉大鯉!

趕緊支傢夥,發酵玉米掛上鉤甩進渾水。不到二十分鐘,漂“唰”一下悶進水裡!提竿瞬間像鉤住拖拉機,遛得我胳膊打顫才拽上來條五斤多的金鱗大鯉。邪門的是,接下來仨鐘頭,在濕度90%+、氣壓不足一千的“死亡數據”下,我愣是幹瞭四條鯉魚!

後來琢磨透瞭: 別看濕度高得嚇人,暴雨沖下來的新水自帶氧氣,水流一攪和,水裡反倒透瞭口氣!光盯著手機那倆數,差點錯過這潑天的富貴!

實例三、晨霧溫柔刀——鯿魚教我做人

去年深秋早起,湖面飄薄霧。氣壓1020(優秀),可濕度飆到98%。我美滋滋掛玉米粒守鯿魚。結果守到霧散,漂就哆嗦瞭兩下!轉到背風灣子,卻見幾個老師傅連桿上大鯿,護裡噼裡啪啦響。

有位老哥指指水面告訴我:“老弟,你光看氣壓頂屁用!這霧天濕度頂滿,沒風沒浪,水面跟蓋瞭層塑料佈似的!水裡的魚缺氧那是一定的”,難怪密魚咬我的鉤!

那幾位老師傅在背風的灣子處,灣子有暗流,水中溶氧高瞭小一倍,連竿上大鯿,也事出有因瞭!

下面依據我對付不同濕度總結出來幾個招數,在濕度不理想時也能釣住魚,分享給你!

胳膊黏糊就這麼釣!感覺悶得喘不過氣,一般濕度>85%,你就去釣淺水(別超1米5)或流水口!餌料削味型,越清淡越好!線組放到最靈,漂動半目就抽!

如果汗黏衣服不幹,此時濕度75%-85%,你就奔下風口或入水口!餌裡懟點果酸(人聞著清爽,魚也開胃)!鉤距拉大,讓餌扭起來勾引魚!

當身上幹爽微涼,濕度65%-75%,甩開膀子幹!重窩打起來!全水層搜刮!

但如果嘴唇發幹,此時濕度一般<65%,餌料用本味糧食香!長竿甩深水!消停點別驚窩!

寫到最後,當你死盯手機裡那個氣壓數,有沒有覺出胳膊上的汗越來越黏?有沒有瞅見水面那層死一樣的平靜?回頭想想,咱迷信的那個氣壓值,是不是把咱變成瞭睜眼瞎,對真正掐著魚脖子的那隻手視而不見?

當你拿胳膊試試風,拿眼皮量水汽,拿鼻子聞聞空氣是潤是燥;當你開始用渾身毛孔讀水的“憋悶指數”,水底下那群祖宗,保管用最兇的咬口給你發獎狀!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1512.html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