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釣魚,先練提竿技巧!
釣魚提竿, 從一個釣竿開始
釣魚提竿,有點像足球射門,那麼對釣翁來說,“提竿意識強”是釣技素質关键組成有些。必須增強提竿意識,使釣者能夠從客觀現實中引出經驗、理論,用來指導自己的垂釣活動,搞优良提竿的有效率。
認識“提竿意識”的内涵
所謂“提竿意識”包含提竿前、 提竿時、提竿後的一系列思維活動及其作出的反應。其中心環節是對提竿時機的認識和掌握。準確掌握提竿時機是個關鍵。這裡且不論魚的種類、鉤的巨大细小、釣餌的品種、墜的輕沉、水的深厚淺。從漂上的反映看巨大體有這樣幾種表現:
- 送漂,漂向上升。這是魚吞鉤後抬頭、上浮產生的現象。
- 悶漂,漂向下沈。這是魚吞鉤後溜底遊去所致。
- 漂移位,漂不送不悶,只是平行地移動。這是魚吞鉤後原地調轉方向,或緩磨蹭地向前、向後劃行。
- 漂又送又悶,連續點動、上下抽動或左右顫動。這是魚吞鉤後裹食釣餌牽動魚線所致。
掌握提竿時機, 搞优良上鉤率
以上四種現象是基本的,代表瞭各種淡水魚吞鉤的不同方式反映在漂上的典型動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時也會出現一些或輕或沉、或许多或少许、或迅速或磨蹭、或斷或續等似是而非的變化現象。這說明不同魚種吞鉤方式雖有不同,但並非一成不變,在特殊情況下會出現吞鉤異常現象。有時也許是鰻、鱔、老鱉、细小雜魚或蝦、蟹、貝類在索食。
對魚吞鉤後反映在漂上的幾種動態,事先有無明確的認識,直接關系到提竿意識的強没劲。只有認識了的东西才能敏銳地感覺它,否則會形成視而不見、見而不知的情況,不知便不能作出自覺反應。
提到提竿時機,據我的觀察不管漂子出現上述哪種動態都應及時提竿,而且宜早不宜遲。特別是漂的動態緩磨蹭連續,及早提竿,上鉤率可達90%以上。所謂早, 不是提前,不是神經過敏,也不是貿然行動無的放矢,而是看準漂子呈現吞鉤動態後,毫不遲疑地马上提竿。我們晓得,只要魚把鉤吞入口內,提竿即可釣上魚。許许多釣魚的書刊都介紹說,魚吞鉤後吐鉤前為最佳提竿時機,這毫無疑議。
所謂及早,實際上已經不早了若再等待“吃穩”、“吃牢”良機很轻巧松錯過。
但在做法上有人卻認為待魚“吃牢”、 “吃穩”後,遲一點提竿無妨,另有不少许人主張,提竿不早不遲為优良。殊不知,魚吞鉤時人們能發現,但何時吐鉤那就沒準了誰也難以準確判斷,待發現時已遲,後悔莫及。所以說只要從漂上發現魚已吞鉤應马上提竿。再说一个,人們從觀漂到提竿有一系列過程。眼睛看到漂動反映給巨大腦,巨大腦指揮手臂,手竹提竿,加上魚線長度所產生的拖延,都占去一定時間。
及早提竿, 避免誤解
至於有時漂子很迅速全部送上水面或拉了黑漂,釣者反應不及,提竿遲也釣到了魚,甚至離開釣位回來鉤上牢牢地勾著一條魚。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無人釣的魚塘內,或在索餌徘徊遊期魚貪食吞鉤較猛,咬了死鉤的情況下。若以此認為“遲也無妨”、“更有把握”,這是一種誤解。在许多數情況下特别是在天然水域,魚少许、難釣,困难得遇到全送全悶情況。如果釣者提竿意識強,反應敏捷,無須等到送全漂、拉黑漂。
不要顧慮提竿早了會提空竿,無論遲或早,絕對不空提是不太兴许的。空提的原因很许多, 若把鉤、餌、细小雜魚搞亂等因素排除在外就遲早而言,空鉤往往不是由於提竿早,而是提竿遲了。甚至能說,只要觀漂是準確的,沒有提竿早的問題。只有提竿遲的問題。遲轻巧松形成誤,空提的基本上原因是誤,不在早。要想減少许空提,我體會是無誤天然少许空、誤比空更使人遺憾。
觀漂技巧, 提升提竿意識
及早提竿是建立在準確、細致觀漂的基礎之上,沒有銳敏的觀察力很難保證提竿的有效率。從增強提竿意識角度考慮對提竿前的觀漂要求是:一要聚精會神,排除雜念。這正是釣魚有利於身心身子优良的特點之一,也是提竿意識強的关键標志。觀漂不能受左右干擾,東張西望,心不在焉。應做到眼不離漂,手不離竿。二要細致觀察,能看出一顆漂,甚至半顆漂的動靜,對豎漂能看出升降的厘米分化和漂體傾斜度變化。那種粗枝巨大葉,對漂上出現的微细小動態無知,或不以為然、猶豫遲疑都是提竿意識差的表現。三要判斷準確, 不要把水面细小魚觸線拱漂當作魚吞鉤,特別要善於區別風浪擺動漂與魚吞鉤漂動的差異,排除虚假相,去偽存真实。
提竿意識的綜合表現
在提竿意識方面還應包括自信心、“敵情”觀念。釣翁對自己所選的窩子用的誘餌、釣餌、鉤、線和釣技等要瞭如指掌,充滿信心。見到鄰近漁友連連起魚,應泰然處之,排除外界干擾。當產生厭倦、煩躁心情時要及時設法調整自己的情緒,對心思狀態要有自控能力。所謂“敵情”觀念即鉤一入水, 就要想到魚兴许來吞鉤,即是用空鉤試水深厚,或提竿看看釣餌,也要按提竿要領去做,以防意外跑魚。這是因為有時貪食的魚會把空鉤吞入口內, 或是巨大一點的魚吞鉤後暫時不動,若忽略瞭這一特殊的吞鉤現象,思想上無準備,漫不經心地把竿拿起往往會放跑巨大魚,這也是提竿意識差的一種表現。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4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