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破解魚厭食癥”
戰術之一:摸準魚的「口癖」
戰術一,先來聊聊魚的「口癖」。魚在水裡生存,環境、季節、甚至人類的飼養習慣,都會影響到魚的「口味」。优良比說, 你到野河邊去釣,發現魚兒都不吃你那酒泡细小米撒窩、蚯蚓裝鉤的釣餌,那麼,你就該換一換釣餌,比如說試試看換個別的餌食再試試。如果還是不行,那就再換一種,把你帶去的全部餌料都試一遍,看看哪一種上魚。只要有一條魚咬鉤,那就說明這種餌料是對路的。 至於家魚塘,由於對外開放,實行收費垂釣,魚種、餵養方法各異,魚餌的配方、物理性質也都很神奇。如果沒有池主所飼食料的信息,那可真实是難釣到魚啊。所以說,最优良的釣餌,不是什麼名貴精品,而是平常餵什麼就用什麼做餌料。因為塘主用某種特殊的餌料餵魚,使塘中之魚養成瞭偏食的習慣,除了該種餌料或餌味外不吃。
戰術之二:試釣不同泳層
戰術二,來聊聊試釣不同泳層。夏季氣溫高大,氣壓矮小,水中溶氧少许,魚兒會浮遊在水域的中上層。這時,採取半水釣就比較优良。如果是久晴不雨、 連續陰天、夏天的午後,氣溫高大、水溫高大、氣壓矮小時,魚兒會浮到水面或水的中、上層遊動、覓食,這時如果還是採取底釣,往往釣不到魚或收效甚微。而晚秋的上午,特別是頭天晚上氣溫較矮小時,應在水較深厚處,或深厚淺交界處垂釣,水深厚約1.5米左右為优良。當太陽升起,氣溫上升時,再到淺水處垂釣。冬天垂釣則必須釣深厚、釣遠、釣背風處。掌握了這些原則,那收獲天然會來。
戰術之三:以「少许」製「滑」
戰術三,來聊聊釣「滑」魚。常年開放的魚塘,天天都有很许多人去釣,魚兒積累瞭「經驗」,見许多識廣,不肯輕容易咬鉤,變成了「滑」魚。釣「滑」魚時,宜選用1~2米的海竿,不需掛漂。釣餌能用蚯蚓、螞蟻、蟋蟀、油葫蘆等活餌,也可用鮮玉米粒、酒泡枸杞或面食。線徑宜細,以0.02~0.025毫米粗為佳。釣「滑」魚的鉤宜细小、線宜細、浮漂宜用靈敏度高大的漂。
戰術之四:精選不同釣位釣點
戰術四,來聊聊精選不同釣位釣點。選擇適宜的釣位釣點,要掌握优良魚本身的三個規律:一是覓食規律。魚兒貪戀餌料,哪裡有食物就會往那裡聚集。二是求氧規律。魚對氧的需求不亞於人類,有氧則歡,缺氧則死。三是溫變規律。魚兒也是怕凉怕熱的,隨著天氣的變化,會隨時隨地遊到水溫最適宜的地方去。所以我們常說「春秋釣陽夏釣陰」。掌握了這些規律,釣魚的收穫天然會來。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