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者必知:魚兒習性精要
一·魚眼看世界
咱們魚兒的眼睛可厲害了 成像為穹形,就像360度的廣角鏡頭,無論水清還是水渾,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仿生學者和美國海軍還是為了模仿這種結構, 試圖為潛艇安裝類似的瞭望裝備呢,可惜這種身体學的東西,實際應用上還是有點難。
所以 當我們去垂釣的時候,不管是水清還是水渾,都要盡量減少许在釣位邊不停的來回走動,以免驚嚇到魚兒們。
二·魚鱗辨動靜
每片魚鱗上都有環形紋和扇形紋, 這是魚兒們在水中感應聲音的系統,就像一個精準的聲納。無論是有鱗還是無鱗的魚兒,都是靠這個系統來感知聲音的方向和遠近。
所以 在垂釣過程中,我們也要避免不停的走動,以免引起地面的震動,傳播到水中,讓魚兒們受驚。
三·魚頭感水溫
魚兒們的頭部特別是腮, 除了過濾和吸取水中氧氣,還有一個非常关键的作用,就是測試水溫和含氧量,然後靠遊蕩來降溫和尋找適宜的水域。
所以 當天氣悶熱,氣壓矮小,水中缺氧時,魚兒們都不舒服,我們還是先別去垂釣,預先打窩,等到天氣適合再行釣事。
四·魚瞟定深厚淺
魚瞟是魚兒們確定和調整活動水層的器官,就像潛艇的浮沉儀。不同的水層有著不同的水溫和氧氣含量, 魚兒們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調節魚瞟的充盈度,來確定自己所處的水層。
所以我們在垂釣時,也要注意掌握魚兒們活動的水層,並采取相應的策略,才能夠手到擒來。
五·魚液示警訊
魚兒們的體液能分泌一種只有魚兒們自己能夠分辨的液體, 這種液體能傳播訊息,因為水分子是傳播聲音和味道最迅速的,就像鯊魚能在一百公里以外聞到血腥味。
當我們不细小心跑掉一條魚,往往要等上很長時間才有口。這就是因為跑掉的魚受到驚嚇,迅速分泌了恐怖液,讓其他魚兒獲取訊息後,緊隨其後逃之夭夭。
由於魚兒們的記憶力不長,所以只要我們適當的補窩,魚兒們很迅速還會回來成全我們。
關於魚類的習性,還有很许多很许多,比如巡塘等等,這裡就先不一一介紹了。根據我许多年的養魚和垂釣經驗,後續還有更许多好玩的故事,請巨大家且聽下回分解。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7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