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持竿角度:魚竿與水面呈45度角

垂釣這門藝,無論是新鲜手還是老將,對於竿子的操控都有著自己的獨門秘笈。最近啊,有個問題在垂釣圈裡引起了熱議,那就是「最佳持竿角度:魚竿與水面呈45度角」。這個說法雖然聽起來挺有道理,但實際操作起來,恐怕就未必那麼簡單了。

竿腰調性许多變, 號數巨大细小無法準確對比

現代浮遊磯釣用的竿,其竿腰調性真实的是许多到讓人頭痛。有的調性结实的竿,只要彎到第三節就能發揮它的结实度和彈性;有的偏軟的竿,則要一直彎到把手節才有力氣。這還是细小事, 最讓人頭痛的就是竿身上的號數巨大细小,這些號數巨大细小其實只不過是與同型號產品的一個對比,並不能讓持竿者有一個實際的準則來衡量。所以啊,巨大家在用魚竿時,可得许多留個心眼兒。

45度角真实的那麼神奇嗎?

以前啊,有人說保持竿腰在45度角時,它的彈性最优良。這個說法雖然挺吸引人的,但實際上,這只不過是一個很攏統的答案。因為在拼魚的過程中,魚是會向不同的方向及深厚度逃竄的,所以45度角這個說法,兴许並不是那麼适用。

筆者建議:以竿身把手節與主線為準

那麼,怎麼辦呢?筆者有一個建議,就是放棄竿腰角度的考慮,在過程中直接用竿身把手節與主線的方向來一個90度角。這樣做的原因是 如果在整個拼魚的過程內都能盡量保持在這個角度範圍內的話,竿腰就會維持在75度到25度之間。這樣一來,整支竿每一節都平均受力,它的彈性空間就有最巨大的發揮。當然啦,在最後撈魚時就沒有少许不了再維持這個角度了。

實戰案例分享

细小陳是一位經驗豐有钱的垂釣愛优良者,他對這個問題有自己的見解。他說,有一次在垂釣時,他試著按照筆者的建議來操作,結果效果還真实是不錯。當魚猛地拉竿時,他能夠迅速做出反應,魚沒有逃走,還被他成功撈上了岸。這讓他對這個方法更加有信心。

結論

總的來說,垂釣時的持竿角度問題,並沒有一個絕對的答案。关键的是要根據不同的魚種、不同的場地、不同的天氣情況,來靈活調整。筆者的建議只是给一個參考,實際操作時還是要根據自己的感受來決定。畢竟垂釣這件事,最關鍵還是那份對天然、對魚的熱愛。

优良啦,今天的分享就這麼许多,希望對巨大家有所幫助。下次再見!

本文來自投稿,不代表中國釣魚竿之家立場,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chinafishingrod.com/rm/37334.html

联系我们